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彬

作品数:47 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中医
  • 8篇卒中
  • 7篇中风
  • 6篇痰瘀
  • 6篇缺血
  • 6篇老年
  • 5篇血性
  • 5篇血压
  • 4篇心脑
  • 4篇痰瘀互结
  • 4篇老年人
  • 4篇高血压
  • 4篇发病
  • 3篇心脑同治
  • 3篇源流
  • 3篇源流考
  • 3篇哲学
  • 3篇哲学思想
  • 3篇中风病
  • 3篇通络

机构

  • 37篇山东中医药大...
  • 19篇山东中医药大...
  • 13篇淄博市中医医...
  • 2篇阆中市人民医...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47篇张彬
  • 13篇曹晓岚
  • 6篇陈泽涛
  • 4篇李晓光
  • 2篇侯宇峰
  • 2篇高燕
  • 2篇胡浩
  • 1篇于艳红
  • 1篇乔明琦
  • 1篇杜恩伟
  • 1篇薛玲
  • 1篇张惠云
  • 1篇毕德荣
  • 1篇王海苹
  • 1篇蒋绍军
  • 1篇贾蔷
  • 1篇于娟
  • 1篇杨晓华
  • 1篇段绮云
  • 1篇张冠群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心...
  • 4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光明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林改错》与中医神志病浅议被引量:6
2012年
《医林改错》是清代中医大家王清任所著。其书不拘古训,重视解剖,立法创方,在中医神志病证上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认为脑具有产生感觉和支配语言的功能,记忆功能,管理躯体运动等;其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神志病证至今影响久远。
胡浩程瑛张彬杨晓华
关键词:《医林改错》神志病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中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与靶点研究
中风病的病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这是中风病治疗方法变化的根源所在。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分析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分析,来论证热毒内郁是中风病发病的重要病机。
曹晓岚张彬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治疗发病机制清热解毒中药
炎性因子与进展性卒中发病机制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进展性卒中(PS)是一种包括多种原因(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深部小梗死、脑出血等)、多种病理机制参与的复杂状态。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未明了。该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25%,因其在起病6h以后病情仍逐渐加重。
毕德荣张彬胡浩韩梅玲曹晓岚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发病机制炎性因子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脑深部
进展性卒中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作为客观存在的临床现象,进展性卒中(SIP)尚缺乏符合逻辑学的、具有严格内涵和外延的、一致公认的科学定义,其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呈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并除外占位效应(血肿或水肿)所致,仅提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不完全的,应该以“症状和体征”为判断标准更为合理。②对于具有不同病因学、不同危险因素、不同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临床亚型的个体来说,要明确界定一个时间段来定义SIP是武断的。
张彬胡浩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炎症反应
论化瘀通络法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基本治疗方法
缺血性中风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化瘀通络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而具有防治中风病的确切疗效,对于...
张彬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化瘀通络法
文献传递
从循证医学看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我国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修订及其科学依据。
陈泽涛张彬
关键词:循证医学高血压病症防治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藏药干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作用机制探讨
2025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中藏药干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方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汇总药方并对方中使用药物进行频次、聚类、关联分析,选取核心组方;使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核心组方-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利用拓扑结构特征值筛选出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成分与靶点之间相互作用强度;采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讨组方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最终纳入131篇文献,筛选出73首方剂,涉及180味中药。在干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方剂中,红花、丹参、黄芪为高频使用药物,药性多温、平,药味多苦、甘,归经多为心经、脾经、肝经,功效多为补虚、活血化瘀;常用配伍是丹参与黄芪、红花与诃子、红花与木香;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组方为木香-红花-肉豆蔻-诃子-余甘子。核心处方的关键成分为山柰酚、槲皮素、诃子次酸、leucodelphinidin、lappadilactone等,核心靶点为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涉及信号通路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lappadilactone与TNF、诃子次酸与ALB、槲皮素与MMP9结合稳定。结论:中藏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干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数据参考。
张彬孙佑佳才太吉贾蔷贾蔷杜连平高燕赵渤年
关键词: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论痰为瘀之先被引量:6
2013年
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两种病理产物,痰、瘀同属阴津为病,二者均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引起疾病或导致疾病加重。同时,这两种致病因素以其胶着、黏滞之性而缠延难去,并易于或先或后相继产生而成为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历代对此多有论述。多数医家根据其性质、致病特点,认为痰瘀同源、痰瘀同病,且痰瘀可以同治。文章从文献、临床症状、舌苔脉象以及治疗原则、方剂等方面对痰、瘀进行论述,提出痰之产生在瘀之前,即痰为瘀之先。
张彬
关键词:痰瘀相关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病变,其运动症状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目前尚无可以根治的药物,随着西医的治疗的有限及其不良反应的显现,中医治疗成为一大热点,尤其是针灸治疗的优点越来越显现。文章综述近年针灸治疗帕金森的现状,为针灸治疗帕金森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
王迎丽张彬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灸治疗
浅谈老年病之心脑同治-论藏象体系心脑子系统之框架构建被引量:3
2009年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藏象学说将心与脑从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等方面联系起来。藏象学说是一个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用以解释人体内部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以阴阳学说为经纬,其间充斥五行学说的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这个巨系统中,其核心思想是辨证的与整体的观念。笔者认为心与脑作为两个重要的脏器,虽然分属不同的系统,但是,其功能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完全可以将二者纳入一个崭新的系统,那就是心脑子系统。这个系统中,心与脑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平行或者隶属关系来形容,二者之间有着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是藏象体系中重要的物质与功能子系统。而正是这些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构成了心脑同治的理论基础。
张彬曹晓岚
关键词:心脑同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