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卿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鼻病毒相关性重症肺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与风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人鼻病毒(HRV)相关性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重症HRV肺炎的临床特征及与重症HRV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中心的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001例鼻病毒阳性儿童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84例(58.3%)、女性417例(41.7%),年龄范围0.1~14.9岁、中位数3.42岁、平均(3.92±2.75)岁。依据临床指南将病例分为轻症肺炎组(855例,男性510例、女性345例)和重症肺炎组(146例,男性73例,女性73例)。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收集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数据。不同年龄组、诊断和肺炎严重程度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HRV肺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1001例鼻病毒(HRV)肺炎患儿中146例(14.6%)为重症肺炎,重症HRV肺炎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5.2岁vs.3.7岁,t=-6.050,P<0.01)。重症HRV肺炎秋冬季发生率较高(60.9%)。重症HRV肺炎与较高的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和肌酐水平相关(相关系数0.198、0.334、0.104、0.142,P<0.01),同时与较低的白蛋白水平相关(相关系数0.30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炎链球菌或肺炎支原体感染是重症HRV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11,95%置信区间(CI):1.066~2.435,P<0.05;OR=3.355,95%CI:2.062~5.458,P<0.01]。结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HRV感染率较高。重症HRV肺炎与LDH、CRP、中性粒细胞及肌酐水平升高,以及白蛋白水平降低相关。合并肺炎链球菌或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重症HRV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风险患儿需加强监测及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
- 张国卿张奕王亚军彭博朱春梅
- 关键词:儿童肺炎重症肺炎
- 评估PCT联合CRP、TNF-α对儿童腺病毒肺炎发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儿童腺病毒肺炎(AP)发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AP儿童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正常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根据AP儿童出院半年后是否发生BO将AP儿童分为BO组38例和非BO组62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儿童发展为BO的有关因素;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PCT联合CRP、TNF-α对儿童AP发展为BO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PCT、CR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642、13.742、32.982,P<0.05);与非BO组比较,BO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PCT、CRP、TNF-α水平及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有创机械通气、免疫球蛋白使用比例升高,白蛋白(AL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介于2.292~19.148之间,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PCT、CRP、TNF-α高水平是儿童AP发展为BO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237(1.354~3.695)、1.982(1.355~2.899)、1.876(1.236~2.84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PCT、CRP、TNF-α水平诊断儿童AP发展为BO的AUC分别为0.798、0.825、0.670,三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898,敏感度为86.5%,特异性为82.3%。结论PCT联合CRP、TNF-α对儿童AP发展为BO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能为临床上儿童AP发展为BO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 焦路燕张国卿王亚军
- 关键词: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腺病毒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合并脑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加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发生后做抗凝血酶Ⅲ检测,其水平明显下降。而发病前的凝血功能5项检测不能反映高凝状态。该患儿梗死面积广泛,合并枕骨大孔疝,最终死亡。结论应加强并深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凝血功能的监测,以早期识别,及时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 李娟娟刘嵘李君惠张蕾曹静张国卿师晓东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栓栓塞性疾病脑梗死易栓症
- 过敏性疾病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调查的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年1至3月期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657例年龄范围0~17岁过敏性疾病儿童为研究对象,中位数年龄6.6(4.7,9.9)岁,男443例(67.4%),女214例(32.6%)。收集患儿的人口学资料、疫苗接种情况、临床特点、治疗用药等数据,依据年龄、过敏性疾病类型、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组并比较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657例过敏性疾病儿童中有哮喘儿童568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627/657,95.4%),509例患儿(77.5%)以高热为主,446例(67.9%)为咳嗽,167例为乏力(25.4%),其中合并肺炎者10例(1.5%)。>6岁组出现咽痛22.0%(84/382)(χ^(2)=19.847,P<0.01)、乏力31.7%(121/382)(χ^(2)=23.831,P<0.01)、头痛34.6%(132/382)(χ^(2)=57.598,P<0.01)、肌肉关节疼痛16.0%(61/382)(χ^(2)=22.289,P<0.01)及呕吐11.0%(42/382)(χ^(2)=12.756,P<0.01)的比例最高;<3岁组流涕8.8%(5/57)(χ^(2)=8.411,P<0.01)、咳嗽45.6%(26/57)(χ^(2)=6.287,P<0.05)及咳痰7.0%(4/57)(χ^(2)=5.950,P<0.05)的发生率最低;3~6岁组咳嗽62.8%(137/218)(χ^(2)=6.287,P<0.05)发生率最高,合并喘息(10.1%,22/218)比例较高;>6岁组感染后咳嗽和(或)喘息症状缓解最快,68.8%(260/382)呼吸道症状病程<1周,3~6岁组和<3岁组分别为52.2%(114/218)和41.2%(22/57)(χ^(2)=23.166,P<0.01)。哮喘组咳嗽(59.7%vs 41.6%,χ^(2)=10.310,P<0.01)、喘息(8.5%vs 0.0%,χ^(2)=8.114,P<0.01)、咳痰(19.2%vs 7.9%,χ^(2)=10.310,P<0.01)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其咳嗽和(或)喘息对运动及睡眠产生严重影响者(16.1%vs 0.0%,χ^(2)=5.436,P<0.05)及病程>4周者(25.1%vs 3.7%,χ^(2)=6.244,P<0.05)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结论过敏性疾病患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后以发热和咳嗽症状最为常见。3岁以下儿童感染后呼吸道症状相对较少;3~6岁过敏儿童和支气管哮喘儿�
- 张国卿武华红沙莉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儿童过敏哮喘
- 高IgE综合征STAT3基因突变病例一例并文献复习
- 张国卿曹玲朱春梅王亚军
- 儿童常见抗病毒药物,你用对了吗
- 2025年
-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大多临床预后良好,但是部分患儿在病毒感染后可发展为重症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或)后遗症,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因此治疗的核心问题便是需要早期完善准确的呼吸道病毒学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合理安全地使用抗病毒药物。
- 张国卿
-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感染儿童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