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兴春

作品数:95 被引量:90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2篇矿床
  • 32篇金矿
  • 30篇斑岩
  • 30篇成矿
  • 21篇金矿床
  • 20篇水银洞
  • 19篇地质
  • 18篇地球化
  • 18篇地球化学
  • 18篇铜矿
  • 17篇斑岩铜
  • 15篇斑岩铜矿
  • 15篇包裹体
  • 14篇矿物
  • 13篇流体
  • 12篇滇西
  • 12篇滇西北
  • 12篇卡林型
  • 12篇卡林型金矿
  • 10篇铜矿床

机构

  • 95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贵州紫金矿业...
  • 9篇东华理工大学
  • 8篇黄金集团
  • 5篇贵州省地质矿...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四川省冶金地...
  • 2篇云南地矿局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苏州经贸职业...
  • 1篇西安地质学院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95篇张兴春
  • 38篇冷成彪
  • 26篇秦朝建
  • 25篇王守旭
  • 20篇夏勇
  • 18篇苏文超
  • 14篇陶琰
  • 9篇任涛
  • 8篇刘建中
  • 8篇张伟
  • 6篇钟宏
  • 5篇胡瑞忠
  • 5篇苟体忠
  • 4篇毕献武
  • 3篇刘川勤
  • 3篇王新松
  • 3篇刘显凡
  • 3篇陈衍景
  • 3篇周维德
  • 3篇朱维光

传媒

  • 18篇矿物学报
  • 8篇矿物岩石地球...
  • 7篇岩石学报
  • 6篇第四届全国成...
  • 5篇矿床地质
  • 4篇地质学报
  • 4篇贵州地质
  • 3篇地学前缘
  • 3篇黄金科学技术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地球化学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黄金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17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1998
  • 2篇1997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北中甸松诺含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0
2008年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中广泛发育印支期斑岩及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矿床。松诺(或称松诺力赞)复式岩体位于东斑岩带中部,由石英闪长玢岩、黑云石英二长斑岩、闪长玢岩和含矿石英二长斑岩组成,其南部为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北部为地苏嘎铜矿点。本文对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进行了岩相学和锆石SHRIMP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锆石颗粒自形较好且均发育规则的韵律环带,Th含量为180-854μg/g,U含量为270-709μg/g,Th/U比值为0.77-1.24,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获得了含矿石英二长斑岩的侵位年龄为220.9±3.5Ma(n=9,MSWD=1.6),这与中甸岛弧洋壳俯冲造山作用的时限(210-235Ma)相吻合。
冷成彪张兴春王守旭秦朝建苟体忠王外全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年龄
SHRIMP锆石年代学对西藏玉龙斑岩铜矿成矿年龄的制约被引量:35
2006年
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玉龙岩体侵入时限至少为2.6Ma,其中成矿前石英二长斑岩的年龄为43.6±0.8Ma,成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年龄为41.0Ma±1.0Ma,代表了两幕较大的岩浆活动。玉龙斑岩铜矿主体成矿年龄约为40Ma,长时限多期幕式岩浆侵入和成矿期物理化学条件的剧变,是形成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的主要原因。玉龙斑岩铜矿与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众多新生代斑岩铜矿一样,属于印度-亚欧大陆45Ma陆陆主体碰撞之后第一次大规模应力释放的产物。
郭利果刘玉平徐伟张兴春秦克章李铁胜石玉若
关键词:SHRIMP年龄锆石斑岩铜矿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中甸岛弧是我国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中义敦岛弧的组成部分,位于义敦岛弧的最南端(杨岳清等,2002)。近年研究发现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型和夕卡岩型铜矿的产地,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赵准,1995...
冷成彪张兴春王守旭秦朝建王外全
关键词:斑岩铜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微细浸染型金矿中原生矿石向氧化矿石转化机理探讨被引量:6
1997年
本文以黔西南和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例,讨论了该类型金矿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差异,并从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角度作了赋存原理分析,进而重点探讨了两类矿石中粘土矿物的表生淋滤转化的化学模式,为开展原生矿石的选冶工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显凡倪师军金景福卢秋霞张兴春
关键词:金矿床氧化矿石浸染型矿床
西准噶尔宏远钼矿床赋矿斑岩岩石成因及其成矿启示意义
2025年
西准噶尔地区是中亚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背景极为复杂,经历了俯冲增生、洋盆关闭、走滑以及逆冲推覆等一系列演化阶段。西准噶尔地区的宏远钼矿床是一个还原性斑岩钼矿床,伴生有铜、钨等金属元素。本文对宏远赋矿斑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石成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宏远赋矿斑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310.40±0.92Ma),具有高硅(SiO_(2)=72.43%~73.84%)、高碱(Na_(2)O+K_(2)O=7.48%~8.66%)、中等分异程度、准铝质到弱过铝质(A/CNK=0.92~1.09)以及钙碱性系列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对富集Rb、Th、U、K、Nd、Sm、Zr和Hf等元素,亏损Ba、Nb、Sr、P和Ti等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和明显的Eu负异常,与典型的弧岩浆特征类似,显示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的(^(176)Hf/^(177)Hf)i值具有较宽的变化范围,指示岩浆源区存在多组分混合,ε_(Hf)(t)大部分为正值,t_(DM2)(Hf)集中在0.77~1.44Ga之间,表明岩浆源区以新生地壳或幔源物质为主,但受到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此外,较高的εNd(t)值(+7.39~+7.88)、较低的(^(87)Sr/^(86)Sr)i值(0.7033~0.7038)、年轻的t_(DM2)(Nd)年龄(429~470Ma)以及较高的(^(207)Pb/^(204)Pb)i值、(^(208)Pb/^(204)Pb)i值和(^(206)Pb/^(204)Pb)i值,进一步指示岩浆源区以新生地壳或幔源物质为主,且受到俯冲洋壳沉积物的混染,并经历了俯冲带流体的交代作用。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显示,宏远斑岩形成于俯冲增生造山带的弧环境,对应于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这一特殊的构造背景为宏远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宏远矿床的特征介于Endako型与大别型之间,是一种在俯冲增生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换背景下形成的过渡类型钼矿床。宏远斑岩具有中等或偏低的氧逸度,钨含量远高于普通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岩体,与钼钨成矿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显示出良好的钨成矿潜力。因此,在后续的研究
任志冷成彪李凯旋王艳军陈加杰张兴春
关键词:岩石成因宏远西准噶尔
四川盐边富钾火山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
1989年
富钾火山岩或超钾岩(ultrapotassic ro-cks)是一类具有高的K_2O、MgO含量和不相容元素含量的超镁铁-镁铁质碱性火山岩。本文研究了盐边富钾火山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岩石来源、岩浆演化和岩石含矿性提出了初步看法。
张兴春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
贵州水银洞Sbt研究及区域找矿意义探讨被引量:37
2009年
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Ⅰa矿体的研究,提出Sbt的概念。研究发现:与Sbt有关的水银洞、老万场、豹子洞3个主要金矿床稀土元素特征,都表现为轻稀土含量大大高于重稀土、微弱右倾型,表明物质组分的一致性。初步得出,黔西南地区金矿是区域成矿作用的产物,矿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区内广布的Sbt为隐伏盲金矿床找寻的依据,通过开展深入工作,贵州西南部将会发现更多的盲金(锑)矿床。
刘建中夏勇邓一明苏文超张兴春邱林陈明陈发恩付芝康
关键词:水银洞金矿床间断面SBT
冈底斯中段尼木地区岗讲斑岩Cu-Mo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研究
尼木地区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目前已有厅宫、冲江和白容3个大、中型斑岩铜矿床。本文主要根据野外地质现象观察,结合室内研究资料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冷成彪张兴春周维德赵如意
关键词:矿床成因斑岩铜矿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云南中甸松诺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云南中甸岛弧是我国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中义敦岛弧的组成部分,中甸岛弧是我国重要的斑岩型和夕卡岩型铜矿的产地。本文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和显微测,分析了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机制。
秦朝建张兴春王守旭冷成彪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成矿机制
文献传递
云南中甸地区浪都高钾中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8
2011年
中甸地区浪都中酸性侵入岩在空间上与浪都夕卡岩型铜矿床共生,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这些侵入岩大多表现出高钾(K2O大于3%)的特征,在K2O-SiO2图上所有样品均落入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区域。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上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N/YbN=14.3~21.2)、铕弱负异常至无异常(δEu=0.77~1.00);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K、Rb、Sr、Ba等元素表现出正异常,而Nb、Ta和Ti等元素表现出负异常的特征。浪都侵入岩的87Sr/86Sr初始值为0.7044~0.7069,εNd(t)值为-2.8~-2.2。结合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本研究认为浪都岩浆来源于交代地幔,很可能受到了俯冲带流体交代和地壳物质混染的影响,表明浪都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与甘孜-理塘洋的俯冲有关。
任涛钟宏陈金法朱维光张兴春
关键词: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岩石成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