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er, UHPLC-HR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机器学习识别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进展过程中的房水代谢差异,以寻找DR进展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8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以及30名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对照人群。使用UHPLC-HRMS检测所有患者及对照人群房水中的代谢物丰度,结合机器学习筛选T2DM和DR进展相关代谢物标志物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健康人群对比1, 5-脱水山梨醇、硫酸十四烷基酯和N,N,N-三甲基-5-氨基戊酸在T2DM患者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均P<0.05);而N-乙酰色氨酸、亚油酰胺、油酰胺、棕榈酰胺、戊酸(游离脂肪酸(5:0))和琥珀酸与DR进展显著相关(均P<0.001)。代谢通路分析表明,“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的生物合成”和“半胱氨酸及蛋氨酸代谢”是T2DM差异代谢途径。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显示,差异代谢产物对T2DM和DR进展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1.3%和74%。结论:代谢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有效揭示了T2DM及与DR进展相关的代谢特征,亚油酰胺和油酰胺有望成为DR进展的生物标志物,为DR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目的观察冰片与苯扎氯铵合用对兔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200μg·m L-1冰片与不同浓度的苯扎氯铵(2,4μg·m L-1)联合作用于兔角膜上皮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上皮细胞的活性;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Real time 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Caspase3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冰片与苯扎氯铵合用可明显增强苯扎氯铵对兔角膜上皮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P<0.01);增强苯扎氯铵的促凋亡作用(P<0.01);促进角膜上皮细胞Fas、caspase3的m RNA表达(P<0.01)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冰片与苯扎氯铵合用,可增强苯扎氯铵的细胞毒性,促进兔角膜上皮细胞的凋亡及Fas、caspase3 m RNA和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冰片对兔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以浓度分别为100、200、400μg/m L的冰片作用于兔角膜上皮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 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冰片均可抑制兔角膜上皮细胞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冰片组可增加兔角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增强Caspase-3 m RNA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冰片能抑制兔角膜上皮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与增强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m RNA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