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遵栋
- 作品数:276 被引量:3,493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2018-201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39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中国2018-201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全国麻疹/风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中国2018-2019年风疹发病数据,描述性分析风疹发病特征。结果中国2018年、2019年分别报告风疹3930例(0.28/10万)、32539例(2.33/10万)。2018年10-19岁、20-29岁病例分别占45.12%、29.87%,2019年分别占68.98%、18.79%。2018年10-19岁、≥20岁病例中无或不详风疹免疫史分别占91.67%、98.49%,2019年分别占93.77%、98.41%。结论中国2018-2019年风疹发病水平持续上升,无风疹免疫史的10-29岁人群发病风险高;建议开展中学生风疹补充免疫工作。
- 李媛秋马超郝利新王富珍温宁杨宏唐林安志杰尹遵栋
-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
- 特殊健康状态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特殊健康状态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高,该人群的COVID-19疫苗接种是全球性挑战。本文对特殊健康状态人群接种COVID-19疫苗保护效果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主要国家关于特殊健康状态人群的COVID-19疫苗接种推荐意见,为做好中国特殊健康状态人群COVID-19疫苗接种提供参考。
- 黄勇李军宏李军宏宋渝丹王亚敏王亚敏马超
- 关键词:预防接种安全性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要点解析被引量:40
- 2021年
-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需要并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2019-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基础上,整合相关疫苗和疾病防控最新证据,组织对该文件进行了修订。经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审议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1年2月印发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本文对该新版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修订情况进行了解析。
- 马超安志杰曾玫曾玫王富珍李艺星郝利新温宁张国民余文周李克莉曹雷郑徽姜玉武李军宏王亚敏王华庆尹遵栋
- 关键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儿童
- 为西藏自治区人民筑起无脊髓灰质炎之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援助西藏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毒及其潜在感染性材料登记清册工作被引量:1
- 2020年
- Ⅱ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及其潜在感染性材料登记清册工作是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的重要措施,为帮助西藏自治区完成该项工作,2019年9-10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调研组并选派援藏专家赴现场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如期完成了西藏自治区Ⅳ型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及其潜在感染性材料的登记清册工作,为西藏自治区人民筑起无脊灰之墙。
- 熊英红梅王琴索朗德吉张勇王东艳温宁樊春祥尹遵栋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 中国2004~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7
- 2007年
-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06年乙脑网络直报疫情信息。结果 2006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有所上升,略高于2004年、2005年,三年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河南、云南、重庆等省(直辖市);主要集中于〈15岁儿童,但≥40岁病例所占比例有所上升;部分地区出现发病年龄后移的趋势,≥40岁病例构成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与2004年、2005年相比,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均有所上升,但仍以小年龄组增加幅度较大。2006年≥40岁病例占总死亡病例构成和病死率明显高于2004年、2005年。结论 乙脑的预防控制策略是采取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开展乙脑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监测和相关生态学研究,探讨乙脑发病年龄变化、病死率增高等的原因。
- 李艺星尹遵栋李军宏宁夏王旭霞李黎梁晓峰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
- 中国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重点监测省及国家级监测点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结果,评价流脑监测现状,为预防控制流脑爆发、流行及探索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点监测省及监测点上报的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脑实验室检测资料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资料,对2006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国2006年流脑报告发病率<0.2/10万,重点监测省中以安徽省发病数较多(261例);监测重点省<15岁儿童平均发病率为0.45/10万,儿童、学生报告病例数分别占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总数的25.35%和41.31%。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占44.83%,C群Nm占41.38%;健康人群中检出A群Nm占17.76%,B群Nm占48.68%,C群Nm占17.11%;健康人群A群Nm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8.36%,C群为58.67%。结论流脑流行菌群仍以A群Nm为主,C群Nm检出增多;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Nm为主,C群N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A群。应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加强流脑监测,防止流脑爆发、流行。
- 李军宏宁夏李艺星邵祝军徐丽尹遵栋李黎梁晓峰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
- 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菌群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88
- 2007年
- 目的 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菌群的变迁趋势。方法 对中国1956~2006年分离的1819株流脑菌株的血清群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1956~2002年的922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69.20%,B群占27.55%,C群占0.97%,其它群2.28%。2003~2006年的897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35.90%,B群占29.21%,C群占23.97%,其它群占10.92%。C群流脑病人来源菌株比例由0.88%上升至48.67%,A群流脑病例菌株比例由80.4%下降至50.44%。健康人群鼻咽部携带C群流脑菌株比例由1.07%上升至20.41%,A群由58.33%下降至33.80%。结论 中国流脑病人及健康人群携带菌株中,C群流脑菌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流脑流行菌群正在发生从A群到C群的变化。
- 邵祝军徐丽高源李马超李艺星尹遵栋梁晓峰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群
- 海外重大传染病疫情紧急应对援外创新模式建立与应用
- 尹遵栋施国庆王晓春殷文武安志杰姜海徐杰郑灿军姚建义涂文校李建东孙校金熊衍文范洪
- 2014年西非发生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后,由中国疾控中心牵头的4批次共50余人的专家团队紧急赶赴塞拉利昂执行公共卫生援助任务。面对塞拉利昂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传染病防控能力薄弱、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等情况,如何帮助当地实现埃...
- 关键词: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 社交媒体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分析儿童家长通过社交媒体获取预防接种相关信息对其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中国6个省份12个区县的36个预防接种门诊选择0-3岁儿童家长,开展预防接种信息获取途径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分析社交媒体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结果在3359名纳入分析的儿童家长中,17.24%通过社交媒体获取预防接种相关信息。单因素分析显示,通过社交媒体相比其他途径获取预防接种信息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疫苗重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同率、预防接种信息需求以及对从预防接种门诊获得信息和医生接种建议的信任度更高,更能按要求在预防接种后现场留观30min,但更担心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交媒体仅对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影响。结论社交媒体已成为儿童家长获取预防接种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并影响其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
- 曹曼叶丽红张娟余文周尹遵栋刘远立冯子健曹雷叶家楷吴静曹玺强舒溢辰王海涛王向林
- 关键词:社交媒体预防接种知识儿童家长
- 风疹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后0~15岁人群发病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 2025年
- 目的通过对中国0~15岁人群风疹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将含风疹成分疫苗(rubella containing vaccine,RC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风疹防控工作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中国2004—2023年0~15岁人群风疹发病信息和同期人口数据,使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风疹报告发病率的影响。结果2004—2023年我国报告0~15岁风疹病例370851例,占全人群报告病例数的63.42%(370851/584758)。发病率从2004年的6.12/10万上升至2008年28.38/10万,随后波动下降至2023年0.12/10万的最低水平。用APC模型分析年龄效应,结果显示,发病率从0岁组的23.22/10万下降至15岁组的0.55/10万;分析时期效应,结果显示,相对发病风险在2008年达到高峰后(RR=6.04,95%CI:4.80~7.61),逐渐下降至2023年最低水平(RR=0.03,95%CI:0.01~0.13),但2011年和2019年有回升;分析队列效应,结果显示,从最早出生的队列(1989年,RR=21.32,95%CI:7.40~61.43)到最近的出生队列(2023年,RR=0.08,95%CI:0.01~1.22)相对发病风险持续下降。结论2004—2023年中国0~15岁人群风疹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疫苗接种对我国风疹防控工作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现阶段风疹处于1/100万以下极低水平流行。未来仍需保持儿童常规RCV的高接种率,同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填补易感人群的免疫空白,持续推动消除风疹进程.
- 刘斯宇许侠刘倩倩唐林王晓琪黄澳迪李玖洪修乐欣杨宏温宁Lance E.Rodewald王富珍尹遵栋
- 关键词:风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