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炜炜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治疗
- 2000年
- 下泪点内侧睑裂伤常伴有下泪小管断裂,如不及时修复吻合,可能造成术后流泪。而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是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我们自1997年2月~1999年2月,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84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孙慧明尹炜炜
- 关键词:下泪小管断裂手术治疗外伤性下鼻道泪道冲洗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RP患者22例44眼给予mNGF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三种视觉电生理指标(EOG、F-ERG、P-VEP)改变。结果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例中心视力提高、视野改善。暗适应F-ERG呈熄灭型的眼数减少(P<0.05),非熄灭型者波幅升高、潜时缩短。用棋盘格翻转法刺激全视野,可记录到P-VEP波形的眼数增加(P<0.05),P100振幅升高(P<0.05)、潜时缩短。EOG曲线变得起伏,A rden比值和G liem比值升高(P<0.05)。治疗过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P有效、可行。
- 尹炜炜王刚宫妍刘晓芳黄新英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鼠神经生长因子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血管瘤致双眼盲目一例被引量:2
- 2006年
- 尹炜炜赵培泉
- 联合用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评估
- 2011年
- 目的 评估复方樟柳碱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疗效。方法将60例R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3组,分别给予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A组)、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B组)、二者联合应用(C组),以各组视力(V)、视野平均缺损度(MD)、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Ab)为统计学指标,并设定有效标准计算各组有效率,比较c组与A组、B组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各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均可见V提高、MD下降、Ab升高,C组各指标较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效率大于A、B两组有效率之和。结论神经生长因子与改善脉络膜循环方案联合应用治疗RP能够增强疗效。
- 王刚姜松梅宫妍李美荣尹炜炜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评估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疗效.方法 对RP患者22例44眼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三种视觉电生理指标(EOG、F-ERG、P-VEP)改变.结果 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例中心视力提高、视野改善.暗适应F-ERG呈熄灭型的眼数减少(P<0.05),非熄灭型者波幅升高、潜时缩短.用棋盘格翻转法刺激全视野,可记录到P-VEP波形的眼数增加(P<0.05),P100振幅升高(P<0.01)、潜时缩短.EOG曲线变得起伏,Arden比值和Gliem比值升高(P<0.05).结论 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P是有效的.
- 王刚尹炜炜赵阳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观察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中,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5,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与研究组(n=51,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矫正后视力水平及多焦视网膜电生理检查P1波振幅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泪液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P1波潜伏期低于对照组,眼底出血、渗漏和累积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中,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黄斑水肿,减轻视网膜炎症刺激,改善视力水平,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 尹炜炜
- 关键词:地塞米松
- MI60人工晶体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及视力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究MI60人工晶体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及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眼科收治的60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46眼)和对照组(30例,42眼)。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使用MI60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患者使用MA60MA人工晶状体。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前房深度(4.82±0.45)mm,高于对照组(4.31±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差值(1.88±0.15)mm,高于对照组(1.42±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6个月眼压分别为(15.21±3.06)mmHg、(14.87±3.31)mmHg,与对照组(15.45±2.88)mmHg、(15.06±3.18)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BCVA<4.5、4.6~4.7、>4.7发生率分别为10.87%、54.35%、34.78%,与对照组7.14%、61.90%、30.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采用MI60人工晶状体与MA60MA人工晶状体对视力水平改善程度较为一致,但MI60人工晶状体可维持更深的前房深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尹炜炜张所涛
-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最佳矫正视力
-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6例58眼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8年
- 黄新英隋忠贤宋作涛尹炜炜闫桂刚
- 关键词:白内障外伤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型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 2001年
- 翼状胬肉的治疗多少年来一直是眼科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难题之一、以往的手术方法较多,但其复发率较高,而且术后短时间内即可复发。有人报道胬肉术后的复发率高达50%~70%。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方法,防止复发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近年来采取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隋忠贤姜松梅尹炜炜
-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眼角膜结膜上皮
- 难治性青光眼内外双通道引流术临床研究
- 黄新英孙惠明姚为京刘爱萍宫妍尹炜炜
-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难治性青光眼病情复杂致盲率更高。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国内外资料报道,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手术成功率小于50%,其中尤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最低,仅为11%-33%。传统手术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青光眼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