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滨
- 作品数:156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航天器两脉冲相对悬停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航天器两脉冲相对悬停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建立相对运动的解析动力学模型和状态转移矩阵;在求解两脉冲相对悬停轨迹的时先给定第一次脉冲和第二次脉冲在相对系下的位置,给定两脉冲悬停的周期从而确定...
- 乔栋韩宏伟尚海滨杜燕茹高艾
- 考虑逃逸与俘获过程的行星际小推力轨道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提出一种包含逃逸和俘获阶段的行星际小推力全程轨道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步式设计思想,针对地球逃逸、日心转移和目标星俘获三段轨道的转移特点,分别采用加权组合控制律和混合法进行顺序设计,并基于拼接条件在地球和目标星引力影响球处完成不同轨道段间的拼接.该方法降低了多引力场穿越轨道动力学的强非线性,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良好的收敛性.以地球-火星转移为例对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用于行星际小推力转移任务的全程轨道设计.
- 尚海滨崔平远乔栋
- 关键词:行星际小推力
- 载人小行星探测目标选择与轨道优化设计被引量:4
- 2014年
- 针对2020-2040年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研究了探测目标选择与轨道优化设计问题。首先,针对已编目的近地小行星,综合考虑绝对星等、燃料消耗等多方面因素与约束,给出了适合载人探测任务的候选小行星序列;然后,构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轨道的设计模型,采用参数优化算法对探测轨道进行了设计;进一步,为了获得最优探测轨道,利用主矢量原理对探测轨道进行了优化。该研究可为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尚海滨崔平远熊旭武小宇
-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小行星探测
- 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双星系统轨道保持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星系统的轨道保持方法,涉及一种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跟踪控制实现双星系统轨道保持的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如下:利用简化双体动力学模型设计标称轨道,然后在精确的双体动力学方程下以标称轨道的...
- 乔栋李翔宇韩宏伟杜燕茹胡勃钦尚海滨
- 文献传递
- 基于最优状态反馈的小推力转移轨道制导策略被引量:6
- 2007年
- 针对小推力变轨技术研究中的难点之一——飞行器的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状态反馈的自主制导策略。首先利用传统Gauss型运动方程,推导出三个轨道根数增大最快的独立控制律;然后根据当前根数与目标值的偏差量对独立控制律进行加权组合;最后为高效可靠地获得最优制导律,采用一种遗传算法和逐次二次规划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对权重进行了优化。该制导算法设计简单,无须预存参考轨道,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制导,并且具有燃料消耗次优的特点。仿真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尚海滨崔平远栾恩杰
- 关键词:小推力自主制导
- 一种深空探测器自主姿态机动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深空探测器自主姿态机动控制方法,涉及自主姿态机动控制方法,属于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以ORRT算法作为路径规划方法,对姿态空间的一致分布节点进行随机采样,然后进行权衡择优扩展路径,以贪婪扩展方式在...
- 徐瑞武长青崔平远朱圣英尚海滨
- 文献传递
- 基于B平面参数的行星际小推力轨道制导策略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行星际小推力转移轨道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B平面参数的预测制导方法.在对推力控制量进行分段参数化基础上,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获得标称转移轨道;然后将分段控制函数系数作为制导参数,以B平面参数为目标约束,通过线性化处理建立目标B平面参数与离散制导参数间的映射关系.基于微分校正思想,采用分段逐次修正策略实现了制导参数的修正.以火星探测任务为例,基于蒙特卡洛仿真对本文方法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相比轨道参数方法,利用B平面参数方法的轨道修正次数更少,且制导精度高.
- 尚海滨金婷王帅黄翔宇
- 关键词:小推力预测制导蒙特卡洛仿真
- 基于参数联合优化的近地小行星天基协同监测构型设计
- 2025年
- 近地小行星天基监测是弥补地基监测缺陷的有效手段。针对利用多类型轨道的协同监测构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耦合参数联合优化的设计方法,重点解决了监测模拟仿真过于耗时、优化问题维度不确定两方面难题。首先,为加速监测模拟仿真中大规模小行星的轨道递推计算,基于Koopman算子推导了小行星轨道递推的近似解析解。然后,构建了扫描策略的近似模型,采用全局粗扫描与局部精细扫描,降低了监测模拟仿真中轨道递推计算次数。最后,提出预留充分规模解空间并设定激活算子的冗余规划技术,解决了望远镜数量变化导致决策变量维度不定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多类型轨道协同监测构型的优化设计,发展的轨道解析递推和简化扫描模型可将监测模拟仿真时间由22 h降至10 s左右。此外,研究表明相比单类型轨道协同监测,多类型轨道异构协同监测能够显著提高小行星发现率。
- 喻志桐尚海滨赵梓辰胡馨然
-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
- 一种星际转移轨道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际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三体系统动平衡点附近周期轨道到小天体的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首先基于探测器所在三体系统动平衡点附近的周期轨道,假设初始时刻探测器的状态x<Sub>0</...
- 崔平远乔栋尚海滨王亚敏朱圣英
- 文献传递
- 基于不变流形的行星际固定轨道间低能量转移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不变流形的行星际固定轨道间低能量转移设计方法,特别适用于流形接近的相邻行星轨道间的转移,属于航天器轨道机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给出一种脉冲消耗评估方法,为选择合适的不变流形给出了判断标准;然后通过计算不...
- 崔平远尚海滨乔栋吴伟仁王帅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