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银珑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检出率及解剖形态的锥形束CT检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以及根管系统和髓室底的解剖特点。方法:利用按照纳入标准取得的180例患者的CBCT图像资料,观察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的发生率(包括个体发生率、牙齿发生率)及左右对称率。然后筛选出具有四根管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据牙根数目不同分为三根型组和两根型组,每组随机抽取25例样本,利用Kodak Dental 6.12.10软件对图像进行重建,对两组的根管系统进行分型,观察根管口水平的髓室横断面,测量2组根管口水平近颊至近舌、近颊至远颊、远舌至远颊、远舌至近舌根管口的距离。结果: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的牙齿发生率和个体发生率分别为45.1%(119/264牙)和43.3%(78/180人)。男性组左右相关系数为0.635,女性组为0.574。近中根以2-2-2型根管为主,在三根型组发生率为68.0%(17/25),两根型组为76.0%(19/25);1-1-1型根管常见于三根型的远颊根、远舌根,发生率均为100.0%(25/25)。两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根比较常见的为2-2-2型和2-2-1型,发生率依次是32.0%(8/25)、28.0%(7/25)。远颊与远舌根管口的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9,P<0.001)。结论:CBCT成像可以反映下颌第一恒磨牙四根管的解剖形态,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参考。
- 孙银珑楚金普闫波徐力姜文辉
- 关键词:锥形束CT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形态
- 釉原蛋白与牙釉质生物矿化被引量:5
- 2013年
- 细胞外基质蛋白控制着牙釉质晶体的发生、成长和机化。釉原蛋白(amelogenin)就是其中重要的牙釉质基质蛋白之一,大约占釉质基质的90%。釉原蛋白通过自组装、蛋白酶解处理和晶体成核与成长的调控过程,调控着牙釉质的生物矿化。主要就釉原蛋白的结构及其在牙釉质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作一综述,同时也对目前体外合成牙釉质类材料的方法作简单的描述。
- 楚金普郭靖孙银珑
- 关键词:釉原蛋白牙釉质生物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