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楠 作品数:28 被引量:201 H指数:9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2010-2020年草地土壤氮循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2021年 氮素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限制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氮循环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将草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尤其是氮的投入对于草地生产力的高低至关重要。但是,土壤氮素的损失会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活。因此,研究草地土壤氮循环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0-2020年草地土壤氮循环方面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国内外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提高文章质量。此外,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因子(植物、微生物)、人类活动(放牧、火烧、开垦、刈割等)和非生物因子(大气氮沉降、增温与CO2浓度升高、降水)对草地土壤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对未来亟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提出要注重全球变化因子耦合作用下,对草地土壤氮循环区域尺度上的长期研究,完善氮循环模型,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赵仪 孙盛楠 严学兵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氮循环 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 文献计量分析 生物肥料在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其土地面积广阔,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是土壤盐碱化会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物肥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通过有益菌群与植物、土壤形成正反馈关系,在提高地力、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利用生物肥料改良盐碱地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但由于生物肥料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改良效果不一,并且缺乏对其改良盐碱地作用机理的系统总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肥料的开发和应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从生物肥料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植物-土壤反馈理论角度分析植物、微生物与土壤三者的关系,阐明生物肥料在土壤盐碱改良中的作用机理,为研发和推广适用于盐碱地改良的生物肥料提供参考。 陈璐云 赵仪 朱玲 王佳敏 柴润东 严学兵 孙盛楠关键词:生物肥料 盐碱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改良 紫茎泽兰与本地近缘种林泽兰的竞争效应 2025年 【目的】评价本地近缘种林泽兰对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为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比较紫茎泽兰与本地近缘种林泽兰在单种和混种条件下植物的生物量、根系特征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紫茎泽兰与林泽兰的竞争效应。【结果】混种模式中的紫茎泽兰与林泽兰与单种模式相比,株高、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单种相比,混种下的紫茎泽兰根长降低了66.0%,林泽兰根长降低了42.4%;紫茎泽兰平均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分别降低了66.0%、38.7%、97%、96.0%;林泽兰平均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分别降低了42.4%、7.6%、2.0%、52.2%。此外,混种模式下林泽兰根际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紫茎泽兰根际土壤全氮含量(P<0.05),非根际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紫茎泽兰单种模式下的非根际土壤(P<0.05)。竞争效应参数(RYT<1,RY A<1,RY E<1,CB A<0)表明紫茎泽兰与林泽兰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效应,紫茎泽兰与林泽兰2个种群间的竞争强于紫茎泽兰种群内的竞争,林泽兰的竞争能力强于紫茎泽兰。【结论】林泽兰对紫茎泽兰有较强的竞争效应,内在机制与林泽兰对土壤碳氮资源富集度更高有关。 韩梦阳 陈璐云 于尤昕 王佳敏 徐刚 孙盛楠 杨国庆关键词:紫茎泽兰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草地保护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0年 草原丝绸之路跨越欧亚草原主体区域,是"一带一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草地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契机。近年来,我国政府愈来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高校在培养草地保护专业人才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由于学科发展不均衡、师资建设不完善、实习渠道单一等原因,在草地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应该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努力实践探索,加强学科和师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草地保护专业人才的人文情怀和生态文明素养,为我国培养大批怀揣绿色情怀、具备专业技术的草地保护复合型人才。 孙盛楠 邬彩霞关键词:高等教育 草地保护 添加硝态氮、铵态氮对紫花苜蓿苗期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不施氮肥)、单施硝态氮、单施铵态氮和硝态氮∶铵态氮按1∶1混合处理组,研究4种处理下紫花苜蓿苗期饲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氮处理都提高了紫花苜蓿幼苗的株高、地上生物量以及粗蛋白(CP)含量,但是降低了紫花苜蓿幼苗的茎叶比、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当硝态氮铵态氮等量配施时,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粗蛋白(CP)含量都高于其他两种施氮处理,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都低于其他两种施氮处理。相对饲用价值(RFV)评定方法表明,硝态氮∶铵态氮按1∶1混合处理时RFV值最高,单施硝态氮更有利于促进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以及营养物质的积累。 王子杰 朱玲 刘文涛 赵仪 刘大泉 孙盛楠关键词:硝态氮 铵态氮 主成分分析 不同形态氮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tNRT1.3表达及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9年 为了探讨豆科牧草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形态氮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tNRT1.3表达和氮吸收的影响。试验设有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处理(对照组,Con)、施铵态氮(NH 4 Cl—T1)、硝态氮(NaNO 3—T2)和混合氮(铵态氮、硝态氮1︰1混合—T3),各形态氮肥施加总量为按纯氮250 mg(每1 kg土)。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提高了紫花苜蓿中的氮含量,施加各种氮肥均提高了紫花苜蓿根中MtNRT1.3基因的表达量,且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呈正相关性(P<0.01)。相比于铵态氮肥,施加硝态氮肥不但可增加植株中硝态氮含量,而且能提高植株铵态氮含量;相比于单施硝态氮和铵态氮肥,混合氮肥对提高植株氮含量效果最好;施加硝态氮肥更有利于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累积。因此,对紫花苜蓿施加氮肥应重视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增加硝态氮的比例更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 王玉强 沈宇 钱进 刘文涛 赵国琦 孙盛楠29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15 2023年 为筛选适宜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种植的耐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本研究选用29份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培养法,设置5个盐浓度梯度,研究盐胁迫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根长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NaCl处理对紫花苜蓿发芽率、发芽势、胚芽胚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紫花苜蓿萌发期的各个指标的平均值进行排名,结合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秋眠级和丰产性,筛选出了适合在江苏沿海滩涂盐渍化土壤上种植的5个品种,分别为‘皇冠’‘阿罗拉’‘赛迪7’‘莎莎’‘劲能5020’。本研究为沿海滩涂利用紫花苜蓿进行土壤改良提供依据。 王佳敏 柴润东 陈璐云 冯渝茜 朱梦杳 马宏忠 孙盛楠 严学兵关键词:秋眠级 沿海滩涂 萌发期 我国沿海滩涂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2024年 沿海滩涂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其生态生产力价值是沿海“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长期以来沿海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率低下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沿海滩涂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不同改良方式主导的滩涂盐碱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评估滩涂盐碱地的生态生产力价值,分析滩涂盐碱地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新时期我国沿海滩涂盐碱地的改良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孙盛楠 严学兵 尹飞虎关键词:盐碱地 草田轮作 土地资源 水淹对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苗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盆栽模拟水淹处理试验方法,探究不同水淹处理对4个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苗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对其耐涝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全淹处理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大于表土水淹,适度的表土水淹促进植物的生长,... 张卫红 孙盛楠 刘大林关键词:水淹 紫花苜蓿 苗期 生物学特性 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中酶活性及微生物量氮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氮对不同水平氮磷添加的响应,本试验选取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设置三个梯度的增氮(N0:0,N1:105 mg·L-1和N2:210 mg·L-1)和增磷(P0:0,P1:100mmol·L-1和... 王玉强 孙盛楠 陈鸣晖 沈宇 任翔 赵国琦关键词:紫花苜蓿 土壤酶 微生物量氮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