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清海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宗教
  • 2篇多元论
  • 2篇知识论
  • 2篇主义
  • 2篇宗教对话
  • 1篇大学校史
  • 1篇道德经
  • 1篇道观
  • 1篇新书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学理
  • 1篇学派
  • 1篇学说
  • 1篇学校史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脉络
  • 1篇耶稣
  • 1篇耶稣基督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7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16篇孙清海
  • 1篇谭洪进

传媒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世界哲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哲学分析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人文天下
  • 1篇基督宗教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岭南大学校史上中外校长办学理念的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一所大学的发展极其重要。岭南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最初是由一批美国传教士所建立的,其坚持以传教为主的办学理念,但忽略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影响。而钟荣光校长掌舵岭大后,因势利导地调整办学理念为"以实用教育为主",且多次赴海外筹款,最终把岭大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大学。通过对岭南大学校史上中外校长办学理念的对比,更有利于我们看清校长对于大学发展所起到的灵魂性的主导作用。
孙清海
关键词:办学理念传教士
本质概念:从实在论到偶态论被引量:4
2014年
"本质"是西方思想史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关于这个概念的讨论主要有三个视角:实在论、唯名论和当代的偶态论。在这三个角度中呈现的本质概念,尽管有内在的关系,但它们所表达的关注点及其意义都相当不同。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这个概念的历时性演变和发展脉络,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本质"一词具有认识论上的深刻意义。我们需要充分重视视角转换中的本质概念的界定。
孙清海
关键词:实在论唯名论
普兰丁格宗教哲学思想的述评性研究
本论文旨在对美国当代著名分析哲学家阿尔文·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1932-)以“保证”为特征的宗教哲学思想进行述评性研究。以“述”为主,以“评”为辅,述评结合,力求客观、真实而全面地展示普兰丁格敏感的...
孙清海
关键词:宗教哲学知识论
普兰丁格偶态存在论的“本质观”及其思想史渊源
2014年
普兰丁格的偶态存在论致力于从可能世界出发谈论现实世界,认为现实世界仅是诸多可能世界的其中一种,是"获得"的世界。这样,一个个体可以存在于很多可能世界,故可以有很多本质,如个体性本质、世界索引的本质和微不足道的本质。本文致力于考察这种"本质观"针对的问题、具体的内容和产生背景,并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了"本质"概念的发展脉络,旨在"抛砖引玉",让学界对"偶态存在论"投以更多的哲学关注。
孙清海
“多元”与“排他”:生存视角下宗教对话的可能性问题
在宗教对话理论中,"多元论"和"排他论"是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本文旨在从人的宗教生存的角度对约翰·希克和普兰丁格的宗教对话理论进行分析,指出二者的区别在于所寻求的宗教对话之可能性"平台"的不同:希克的"多元论"旨在寻求一...
孙清海
关键词:宗教对话多元论
从普兰丁格的“保证”思想看基础主义和联贯主义被引量:1
2014年
基础主义注重基本信念的出发点地位,而联贯主义认为基本信念是相互联系的,不需要出发点。美国哲学家普兰丁格对知识论的这两大派别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认为二者背后隐含着"证据主义"的身影,故此基础主义作为论证出发点是可以接受的,但需要重新界定;而联贯主义抹杀了出发点,应予以抛弃。他如此区别对待,是为了建立起自己独特风格的以"保证"为核心的知识论大厦,而避免以证据主义为特征的"辩护说"。他的这一思想应引起学术界的哲学关注。
孙清海
关键词:基础主义
普兰丁格对邦杰整体联贯主义的批判
2015年
"辩护"在传统知识论中是一个核心概念。以邦杰为代表的整体联贯主义者认为,一个信念的辩护取决于它所在的整个信念体系的联贯。而普兰丁格则认为,整体联贯主义必须预设元信念的辩护,即"元辩护"问题,故而是不能接受的。为此,普兰丁格从认知原则、义务论立场和元辩护问题等多个方面对邦杰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力主用"保证"来代替"辩护"。通过这场争辩,我们可以对知识论中的"辩护困境"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
孙清海
关键词:辩护
对“福音微博”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2014年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福音'开始盛行,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微博'时代的开启,'微博'又成了基督徒传福音的'禾场',于是'福音微博'成为新兴的时髦的术语~②。基督教这种'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具有其自身的教理和动因:一方面,基督徒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要遵守耶稣基督的教导,广传福音。而'传',不仅是指要把福音传扬出去,让更多人了解。
孙清海
关键词:福音基督徒传播学互联网耶稣基督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转变对BET的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即“理据”),才能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而“理据”从根本上讲应落脚于哲学思想。针对当前商务英语教学改革遭遇的“瓶颈”困境,英国著名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可以作为我们进行BET教改的哲学依据:从“逻辑图像”到“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由静转动,恰恰可以成为我们BET改革的“他山之石”,对BET教改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谭洪进孙清海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
论普兰丁格的“保证”思想——兼论“保证”对“盖梯尔问题”的解决被引量:2
2015年
知识论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的定义。但"知识就是被辩护的真信念"这个经典定义却遭到了"盖梯尔问题"的打击。普兰丁格致力于知识论大厦的推倒重建,建立起了以"保证"为核心的知识论体系,他认为这有助于解决"盖梯尔问题"。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启发,但也存在其偏颇之处。
孙清海
关键词:知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