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涛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1篇导联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检...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图检查
  • 1篇心电图异常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测预后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患...

机构

  • 4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孙涛
  • 1篇黄捍群
  • 1篇尹海兵
  • 1篇吴名凤
  • 1篇陆俊国
  • 1篇陶勇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诊断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及其对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对照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0.05)。观察组患者对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准确率较高。
孙涛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7 d内心电图异常情况分为异常组(n=32)和非异常组(n=88)。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24 h QT间期变异性(24 h QTV)、24 h正常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时间(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变化;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后出现心电图异常共32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伴T波改变13例,ST-T改变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QT间期延长4例,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5例。异常组与非异常组在性别、年龄、肝动脉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栓塞、使用化疗药物、术后呕吐、术后第3天血尿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肿瘤直径、肝功能分级、碘油用量、术后体温、术后第3天血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肿瘤直径≥10 cm、肝功能分级为A级、碘油用量≥10 mL、术后体温≥38℃及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下降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4 h QTV、SDNN、SDANN-index、SDNN-index及心电图综合参数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AUC分别为0.682、0.651、0.632、0.752、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直径、肝功能分级、碘油用量、术后体温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产生影响,且在TACE治疗前后行心电图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情况。
丁天嘉孙涛吴名凤尹海兵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心电图异常预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引起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通过查阅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应用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观察对愈后的影响,探讨实施预防措施。结果 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年龄(60.23±20.29)岁、白蛋白水平(31.67±2.29)g/L、误吸30.00%、应用糖皮质激素45.00%、抗酸剂60.00%、预防应用抗生素50.00%、呼吸机应用时间(14.23±4.56)d高于按照1:1选择的20例同期重症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3.22±16.56)岁、10.00%、15.00%、25.00%、20.00%、(7.38±2.13)d;白蛋白水平(31.67±2.29)g/L低于按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33.78±2.32)g/L(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呼吸机撤机困难25.00%、住院时间(37.78±11.56)d、死亡20.00%高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7.5.00%、(23.89±6.48)d、0.00%(P<0.05)。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较多,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孙涛陆俊国黄捍群陶勇
关键词: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和血清sST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碎裂QRS波群形成的logistics分析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分析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和血清sST2与预后的关系及碎裂QRS波群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疾病进展程度分为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心力衰竭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中sST2及心电图QRS波时限;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fQRS形成的因素。结果:冠心病组患者QRS波时限和sST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心力衰竭组患者QRS波时限和sST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力衰竭组患者QRS波时限和sST2水平最高,心绞痛组最低;QRS波时限和sST2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疾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P<0.05);fQRS组患者总胆固醇高于、病变支数多余及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非fQRS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QR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高密度脂蛋白低表达是影响fQRS形成的独立性威胁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清sST2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以及Gensini积分水平是影响患者出现fQRS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冰孙涛
关键词:冠心病QRS波时限碎裂QRS波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