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正宝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自然科学基金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大学科
  • 1篇大学科研
  • 1篇地理
  • 1篇学科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图像
  • 1篇用户
  • 1篇时序性
  • 1篇数据分析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探测器
  • 1篇图像
  • 1篇图像挖掘
  • 1篇图像重建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碳排放

机构

  • 8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科技厅

作者

  • 8篇孙正宝
  • 2篇赵飞
  • 2篇邓红英
  • 2篇刘蕊
  • 1篇易琦
  • 1篇冯涛
  • 1篇曾洪云
  • 1篇张洋
  • 1篇岳昆
  • 1篇陈丽晖
  • 1篇武浩
  • 1篇李文莲
  • 1篇张娜
  • 1篇李亮
  • 1篇冯辉
  • 1篇王飞
  • 1篇杨峰
  • 1篇毕红

传媒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Google Earth与ArcGIS的勐海县橡胶林覆盖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Google Earth(GE)平台的出现和推广使GIS应用更为普遍,然而,对土地覆盖的研究多局限于将该平台作为对传统遥感数据源分析结果的精度检验,或制图方面的信息显示。通过西双版纳勐海县橡胶林案例,以云雾干扰小的2011年和2013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基础,参考2010~2014年期间相同地点其它年份影像,尝试基于GE与GIS的橡胶判识和分析方法。结果显示:2011年勐海的橡胶林种植面积为17 746.89 hm^2,到2013年,快速扩大到24 864.71 hm^2,扩大了7 117.82 hm^2,猛增了28.6%;种植海拔小幅上升,最高海拔从1 720 m,提高到1 760 m;种植地坡度基本不变,2011年为0.6~22.1°,2013年为0.6~22.1°。该结果与统计数据19 291.53 hm^2比较,误差8%。相关的TM数据方法所获得的2010年版纳橡胶幼林(〈10年)占总胶林51.06%,进一步证实和解释了橡胶林猛增的判识结果。由此得到结论:对于具有较完整高分辨率影像的区域,尤其解译对象特征显著的覆盖研究,基于GE的判识和分析方法具有高效、准确、节约成本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索。
孙正宝张娜陈丽晖
关键词:GOOGLEEARTHARCGIS橡胶林
基于贝叶斯网的评价数据分析和动态行为建模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Web2.0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应用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在线评价数据不断产生,使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建模成为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用户评价数据和评价行为的动态性,提出以带有隐变量的贝叶斯网作为各属性间依赖关系及其不确定性表示的基本框架,构建既能刻画用户评价数据中各属性间相互依赖的不确定性、也能描述用户行为动态性的评价行为模型.首先,以贝叶斯信息标准(BIC)分值作为模型与数据拟合度的度量标准,提出基于打分搜索方法来构建各时间片的隐变量模型,并给出基于期望最大(EM)算法的隐变量取值填充方法;其次,基于条件互信息和时序的不可逆性,提出了相邻时间片间隐变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建立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动态用户行为建模方法的高效性及有效性.
王飞岳昆孙正宝武浩冯辉
关键词:时序性贝叶斯网
矩阵分解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近年来,采用矩阵分解方法对高维、异构、海量的遥感图像数据进行挖掘与重建的研究工作被不断报道.回顾了2000年以来国内外矩阵分解方法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矩阵分解方法及其重要改进与应用研究进展;基于矩阵分解的数据重建与特征挖掘方法研究态势;矩阵分解方法在遥感图像重建领域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近20年来相关研究总体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研究重点从传统矩阵分解方法转向高光谱图像分析、图像重建、低秩高效分解方法以及稀疏特征挖掘等方面,稀疏矩阵分解、概率矩阵分解、非负矩阵分解的研究工作占比逐年递增,其中,地理、遥感、生态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为活跃;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具有良好的图像特征挖掘能力,有望实现卫星遥感图像在低秩水平下地表信息的完整重建,利用矩阵分解方法从遥感图像特征并重建图像数据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潜力.
杨羽彤易琦孙正宝邹承权
关键词:矩阵分解遥感图像图像挖掘图像重建
2013—2022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
2025年
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然而,省域尺度的农业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尚未完全明晰。本文系统研究了2013—2022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旨在为制定低碳农业政策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检验、标准差椭圆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结合2013—2022年统计资料,对云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强度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从2013年的1241.34万t增加到2016年的1310.95万t,随后逐年降至2022年的1050.20万t,与2016年相比,累计降幅达19.9%。农业碳排放强度则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0.406 t∙万元^(-1)降至2022年的0.159 t∙万元^(-1),降幅60.8%。2)云南省农业碳排放呈东部高、西北低的格局,曲靖、昆明和红河是主要的高排放区域,而怒江和迪庆等西北部地区农业碳排放量较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则表现为中部低、四周高的特征,丽江和红河的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3)氮肥、农膜、复合肥和农药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农业产值[解释程度(q)=0.88]、乡村人口(q=0.72)和GDP(q=0.69)是驱动农业碳排放空间异质性的关键因素。4)云南省农业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农业产值和乡村人口每增加1%,相邻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分别增加0.009%和0.013%;而本地GDP增长对相邻地区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每增长1%可使相邻地区农业碳排放减少0.001%。本研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云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省域尺度的碳排放研究框架。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农业碳排放空间异质性及其成因的研究,也为云南省制定低碳农业政策提供了科�
张云柏孙正宝冯玥雯袁术峰张洋魏廷平李玲美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
人工智能判别模型的解释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判别模型的解释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将分类样本集合中的每个特征输入人工智能黑盒模型中,得到输出结果;基于输出结果计算人工智能黑盒模型对于分类样本集合中的每个特征的局部梯度值、决策边界...
刘蕊冯涛赵飞孙正宝
文献传递
2009-2013年云南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分析
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自设立发展至今,在中国科学界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被科研人员誉为'春天的种子'、'起飞的翅膀'、'远航的动力'[1],是'科学家成长的摇篮'[2]。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云南省的总体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相对要低于内地沿海发达省份,在基础研究经费靠行政拨款的计划经济年代,云南各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用于基础研究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不能像发达省份那样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后。
邓红英毕红杨峰李文莲孙正宝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GIS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探析被引量:3
2022年
我国高校GIS专业人才培养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思维方面均显不足。为提升GIS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GIS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针对GIS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制度;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平台,营造专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融合策略。
曾洪云刘蕊孙正宝赵飞
关键词:GIS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推云南大学科研发展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云南大学科研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云南大学科研成果产出起到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同时也体现出云南大学不仅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的增长,更加重视获得资助后成果的产出数量及质量。
邓红英孙正宝李亮
关键词:科学基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