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临床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及培养要求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以普通村民、医学生、临床医生等不同群体为走访调查对象,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探究不同人群对培养医学生胜任力的差异性要求,提炼出不同人群对医学生胜任力的基本要求,并按照关注度高低依次列出医学生八大胜任力,据此对策性提出医学生胜任力培养措施、方向和标准,以此为今后医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提出实证性的参考建议。
- 周小华柯鹏辉
- 关键词:胜任力医学生
- 习近平论毛泽东历史地位的思维范式
- 2017年
- 正确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问题集中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构建的科学思维范式。习近平论述毛泽东历史地位问题时,正确地运用了静态与动态、两点论与重点论、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辩证思维范式,科学地建构了特定历史阶段与整体历史阶段、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中国历史视野与世界历史视野辩证统一的历史思维范式。坚持习近平构建的思维范式,可以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确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永远铭记毛泽东历史功绩。
- 周小华储著源
- 关键词:毛泽东辩证思维历史思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素分析及启示
- 2017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包括五个基本体系在内的各种法治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整体、互推互进的有机要素系统。除基本体系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目标、法治原则和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六大构成要素。六大要素各司其责、互为整体,全面协调推动法治体系形成、发展和运行。
- 周小华储著源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管理之关系研究述评
- 2011年
- 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管理的逻辑关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功能研究、高校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对近十年学术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述评,并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未来研究走向。
- 周小华王润玲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高校辅导员
- 论门诊医患话语博弈与平衡被引量:4
- 2017年
- 门诊医患话语博弈是指在患者门诊就医期间,医患之间围绕患者病情病因诊断与沟通,医者极力维护和保障自身话语权威,患者力争索取更多的话语机会以深入了解自身病情病因而形成医患话语沟通、交流、对抗和冲突。其间会经历预设话题之内的和谐话语博弈、不和谐话语博弈和预设话题之外的话语博弈三个阶段、三大形态。地方方言和风俗习惯、专业知识和主流医患用语、道德个性和心理承受力、医院硬件建设等因素会对门诊医患话语博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处理门诊医患话语博弈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医患语话权,这就要依靠国家、社会和大众积极参与打造各方共同认可的主流医患文化和医患话语体系,在法定话语权规约下,指导和规范医患话语沟通和交流,同时加强医患心理疏导和就诊条件建设,从而规避、预防、缓解和解决医患话语冲突。
- 周小华储著源
- 关键词:医患关系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2017年
-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近些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领域及党和国家的其他工作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和"失语、失踪、失声"的不正常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及党和国家的其他各项工作,以人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 周小华储著源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端正学风主观主义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生培育路径优化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在全球的兴起,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成为最迫切的需求。根据人们对医疗要求的转变和我国对临床医学人才能力的要求,分析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和目前医学培养模式的不足,针对性提出了医学生培育路径优化方案,是正确解决医学生培育路径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 周小华柯鹏辉
- 关键词:医学生岗位胜任力
- 习近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 2016年
-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其思想的一条重要主线。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必须立足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自觉传承和着力创新中华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历史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两者关系的核心思维方法,全面提炼中华文化思想道德精髓、培育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传统文化诠释中国梦、继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系列文化精品、推广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加大国际文化交流是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现实路径。民族复兴在于文化复兴,文化复兴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 周小华储著源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
- 城镇化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定位与适应探析
- 2012年
- 国家、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顺利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角色适应。政治角色方面,要多渠道、多途径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角色方面,要积极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文化角色方面,创新文化发展视角,搭建农民工文化舞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添砖加瓦;社会角色方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建角色方面,勇敢向党组织靠拢,作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储著源周小华
- 关键词: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定位角色适应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数智化叙事特质、样态与图景
- 2025年
- 推进叙事数智化、构建数智化叙事是新时代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话语和体系的新课题、新要求、新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数智化叙事催生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语言和话语、场域和图景、路向和技术,激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集成性的时空效应、量能效应和聚合效应,形成了形神统一、虚实结合、人机协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阶性的叙事方法。基于数智化叙事结构、发生、演化和展开的逻辑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数智化叙事样态大致包括数字叙事和智能叙事、精准叙事和适度叙事、抽象叙事和具象叙事、符号叙事和会意叙事、写实叙事和虚拟叙事等。基于数智化叙事支持和实践视角,需要从架构“介质网”、建设“数据库”、创新“技术链”、打造“中转站”、构建“共同体”方面绘就和展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数智化叙事图景。
- 周小华储著源
- 关键词:特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