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秋艳

作品数:28 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门头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腹泻
  • 6篇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病原
  • 4篇病原菌
  • 3篇荧光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病例
  • 3篇病原谱
  • 3篇肠道病原菌
  • 2篇电泳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原体
  • 2篇源性疾病
  • 2篇载量

机构

  • 24篇北京市门头沟...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24篇吕秋艳
  • 11篇赵香菊
  • 10篇王志越
  • 9篇刘海涛
  • 7篇张博文
  • 6篇苏健
  • 5篇宋景红
  • 5篇李龙建
  • 5篇刘海涛
  • 4篇庄国良
  • 2篇曲梅
  • 2篇刘玉珍
  • 2篇刘英
  • 2篇王晨旭
  • 1篇徐艳广
  • 1篇李勇
  • 1篇付慧英
  • 1篇曹殿起
  • 1篇叶纯

传媒

  • 7篇首都公共卫生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较多重荧光PCR方法与血清凝集方法对沙门菌分型鉴定的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通过应用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对沙门菌进行分型,比较与传统血清凝集分型情况的差异,探讨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在沙门菌分型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2021年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病例中检出的82株沙门菌进行传统血清鉴定分型及多重荧光PCR分型,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结果82株沙门菌中用血清凝集方法可以区分81株,分为14个血清型;多重荧光PCR试剂盒成功鉴定74株,分为11个血清型,鉴定表中包含其中的78株沙门菌,符合率为94.87%。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常见型别沙门菌检出率100%。结论沙门菌血清型分子鉴定用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对常见型别沙门菌鉴定符合率高,但罕见血清型的鉴定还是要依靠传统方法进行判定,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可互为补充以精准、快速确定感染来源。
吕秋艳曲梅刘海涛张博文苏健赵香菊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
2013年—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细菌性痢疾临床诊断病例病原谱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13年—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临床诊断病例感染病原谱,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2020年门头沟区肠道门诊菌痢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标本,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弯曲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共6种常见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分型、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139份粪便标本检出志贺菌3株,其他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弯曲菌36.36%(12/3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9.73%(11/37)、沙门菌27.03%(10/37)及副溶血性弧菌2.7%(1/37),未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弯曲菌属中空肠弯曲菌检出率高于结肠弯曲菌。沙门菌包括肠炎、都柏林、乙型副伤寒等共5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结论2013年—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菌痢临床诊断病例志贺菌检出率低,感染病原体呈多样性。
赵香菊刘海涛张博文吕秋艳苏健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志贺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7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2013-2017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猩红热病例分布特征,为猩红热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7年猩红热发病率分别为22. 95/10万、46. 15/10万、38. 53/10万、20. 45/10万、38. 59/10万;发病率居前3位地区依次为永定镇、龙泉镇和大峪街道;病例集中在6~、5~和7~岁年龄组;以学生、幼托儿童发病为主;流行曲线呈双峰型分布,集中在4~6月和11月~次年1月。病原学检测结果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为28. 81%。结论北京市门头沟区每年流行季节应加强永定、龙泉、大峪街道学生、幼托儿童的猩红热防控,并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李龙建徐艳广刘英吕秋艳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链球菌
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0年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散发监测病例、聚集性疫情样本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回顾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检测,GⅡ组阳性样本使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阳性扩增产物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片段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收集126件样本,诺如病毒检出率为34.13%(43/126),其中GⅠ组检出率为1.59%(2/126),GⅡ组检出率为32.54%(41/126)。聚合酶区和衣壳区测得基因型包括:GⅡ.2[P16]、GⅡ.6[P7]、GⅡ.4[P16]和GⅡ.3[P12]。引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诺如病毒基因型为GⅡ.2[P16]、GⅡ.6[P7]和GⅡ.3[P12]。2015-2020年散发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呈每2~3年出现一个高峰的现象,不同年份间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5,P=0.038),且每年检出的诺如病毒均以GⅡ型为主。结论2015-2020年门头沟区散发监测病例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呈每2~3年出现一个高峰的现象,且每年检出的诺如病毒均以GⅡ型为主。2020年诺如病毒GⅡ型流行基因型呈多样性。
赵香菊吕秋艳张博文苏健
关键词:诺如病毒系统进化树基因型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定量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探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病毒的型别,探索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病毒载量进行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体外扩增法对81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提取的RNA进行检测。结果28例手足口病患者体内CoxA16病毒载量〉10^3 copies·ml-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构建的标准曲线显示,样本阈值环数(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10g10)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8,相关性良好。4例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EV71型病毒载量〉10^3 copies·ml-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标准曲线显示,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6,相关性较好。结论门头沟区手足口病病原谱以CoxA16型为主,34.6%的手足口病患儿CoxA16型病毒载量〉10^3 copies·ml-1,4.9%的患儿EV71型〉10^3 copies·ml-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咽拭子标本中CoxA16、EV71核酸定量检测比较简便快速、结果直观、稳定性强,为进一步探讨患者体内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景红庄国良王志越刘海涛吕秋艳叶纯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载量
2013-2017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病原谱情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2017年,选择门头沟区就诊人数最多的2家医院,采集未用抗生素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病例资料进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采集1 672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检出270株致病菌,总体阳性率为16.15%。其中DEC 121株(7.24%),副溶血弧菌65株(3.89%),沙门菌58株(3.47%),志贺菌3株(0.18%)。检出的DEC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比30.36%,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占比(8.50%)最高。另外,病原菌的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5-8月检出率最高。从患者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患者粪便的病原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5,P>0.05)。结论 DEC在门头沟区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应加强肠道病原菌的监测工作,尤其要密切关注腹泻患者粪便病原谱的变化,以指导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
吕秋艳李龙建刘海涛褚添赵香菊
关键词:腹泻肠道病原菌病原谱
2013-2017年门头沟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病原菌的分类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7年发生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处理15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检测205件标本,包括患者粪便标本21份、涂抹标本65份、呕吐物标本8份、剩余食品标本111份,其中患者粪便标本检出率最高为66.67%(14/21)。从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时间来看,第二季度发生率最高(9起)。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3:K6为主,大多数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SEA)和SEE混合型为主;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低。结论门头沟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病原菌以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为主,且大多数菌株携带致病性毒力基因。
吕秋艳褚添刘海涛赵香菊
关键词:毒力基因副溶血性弧菌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门头沟区手足口病病原体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 明确门头沟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手足口病患儿病毒感染类型,并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 A16)病毒载量进行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RT-PCR荧光探针体外扩增法对103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抽提的RNA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58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EV71的病毒载量>103copies/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其标准曲线显示,样本阈值环数(threshold cycle,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000,相关性较好.32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Cox A16的病毒载量>103copies/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其标准曲线显示,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7,相关性较好.结论 门头沟区56.3%手足口病患儿EV71病毒载量>103copies/mL,31.1%患儿Cox A16病毒载量>103copies/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咽拭子标本中的EV71、Cox A16 RNA定量检测较方便快捷,为进一步研究病毒载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刘海涛庄国良王志越吕秋艳宋景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载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2008~200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被引量:6
2011年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尤其是生活饮用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卫生还要求饮用安全。为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对2008~2009年采集的894份生活饮用水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善水质的方法,
吕秋艳王志越刘玉珍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发的食物中毒
2012年
目的查明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时控制疫情蔓延。方法对事发现场和患者分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样本。结果从凉菜墩、两位患者的大便中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结论本事件是由于食品用具受到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污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
宋景红庄国良王志越吕秋艳刘海涛
关键词:胃肠道感染流行病学食物中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