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涤宇
- 作品数:60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在简化模型和复杂现实之间 对弗雷·奥托聚落形态研究思路的再思考被引量:5
- 2013年
- 1引言
弗雷·奥托(FreiOtto)是德国著名建筑师及结构工程师,也是1972年慕尼黑奥林匹克竞技场的设计者之一,而其新作《占据与连接:对人居场所领域和范围的思考》一书尝试通过不同的途径,切入聚落形态这一具有悠久研究历史的话题。
- 刘涤宇
- 关键词:聚落形态奥林匹克设计者竞技场
- 《上元灯彩图》所绘晚明南京的城市景观意象分析
- 2025年
- 聚焦《上元灯彩图》所绘明南京城市景观,综合考察图像所绘城市景观与所载观念情感,探索一条以图证史的“形-意”复合路径。将图绘内容视为画师和赞助人共同认可的城市景观意象,运用场景分析法并聚焦场景的固定性特征,首先经由图-文、图-图互证进行了信息辨伪、史料批判。由此一则确定了图中相对可靠的建筑特征形态和城市景观要素,进而揭示了其演变机制与可能动因。二则,将图中的非写实因素视为所绘建成环境传达意义的线索,发现几乎所有可异元素和特殊画法都指向该城市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传达了地方场所感知。最终在察得晚明南京微观形态可能特征的同时,揭示了图像主观信息之于传统人居环境意义研究的价值,并具拓展应用的前景。最后分析了本文得失。
- 王坤刘涤宇
- 博弈于拼贴肌理之间 上海棋院的设计选择被引量:2
- 2017年
- 上海棋院项目的周边环境呈现出一种拼贴肌理,而其设计出发点在于对这种周边形式、尺度、生活形态都差异巨大的城市肌理拼贴出的环境的回应。文章回顾了上海棋院周边街区肌理的演变历史,并探讨了演变背后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海棋院建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实现了与周边街区肌理的呼应,并顺势解决其他建筑问题的基本设计思路。
- 刘涤宇
- 忆当年·忆设计
- 2016年
- (选自嗯微问答第197期)您还记得当年最有感触的一个设计吗?这次设计缘何让您印象深刻?是一种启发,抑或是一种变化?是一次不同的经历,抑或是带您走进建筑殿堂的一次深刻历程?当时有没有关键的人和事(老师或者什么事情)带给您观念上、学习上的转变?当我们在毕业后的实践项目中'千锤百炼'之后,回头来看,您现在又如何评价当年稚嫩的想法、理念的雏形,以及设计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的设计理念产生过哪些变化?和当年的那个设计历程之间是否依然还有相关?
- 毛华松魏浩波刘涤宇余斡寒魏皓严唐克扬
- 关键词:老师
- 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三题
- 2011年
- 文章聚焦于与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相关的三个主题,即作为"再表述"的展示形式、与观众的互动和一些有趣的误读,以及对2011成都双年展三大主题展策展思路的比较。从不同侧面对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进行回顾和思考。
- 刘涤宇
- 关键词:互动误读
- 令人愉悦的界面 浅析九间堂二期和66号楼所体现的“一种现代中式”被引量:2
- 2015年
- 文章认为当下建筑实践领域的"现代中式"呈现为多种多样、不确定的复数形式,在此背景下,作者聚焦俞挺团队设计的九间堂二期和66号楼,浅析其中所体现的"一种现代中式"。文章强调设计受到江南园林传统和西方极少主义的双重影响,并以感官愉悦为出发点,着力于界面的厚度与层次的个性特征。在这个思路下,作者探讨了作品中界面与建筑结构和布局等全局性要素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建筑师其他方面的探索。
- 刘涤宇
- 关键词:极少主义模数
- 从历史图像到建筑信息——以1930—1950年代两位学者以敦煌壁画为素材的建筑史研究成果为例被引量:11
- 2014年
- 通过重读1930-1950年代中国学者梁思成和西方学者布林以敦煌壁画为素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重新审视从历史图像到建筑信息这个环节的关键问题,包括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评估历史图像素材使用的局限与潜力,以及历史图像的细节辨识与空间尺度还原的问题。
- 刘涤宇
- 关键词:建筑信息中国建筑史
- 凸显日常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五原路工作室的思考
- 2016年
- 文章对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五原路工作室改造项目与原建筑进行对比,认为改建设计的关键在于从原建筑生硬的戏剧化追求转向对日常性的关注,并通过日常的陌生化、陌生事物的日常化及对比的手段使日常的特定要素得以凸显,通过与日常使用和感知联系密切的细部处理进一步强化其设计意图。
- 刘涤宇
- 关键词:日常性戏剧化陌生化
- 我国城乡历史空间保护与适应性再生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常青张鹏罗小未华耘王红军沈黎张昕魏枢陈捷董一平陈曦刘涤宇齐莹刘伟郑君彧
-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农耕时代保留和延续下来的城乡风土聚落(风土街区和历史村镇)及其建筑,和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的近代城镇老街区及其建筑,它们在规模和数量上构成了中国城乡历史空间的两大主要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
- 关键词: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 2009建筑中国 年度焦点人物点评——聚光灯边缘,或之外
- 2010年
- 在经历了2008年的悲喜交集之后,2009年,我们的关注转向聚光灯边缘,或之外。
- 刘涤宇
- 关键词:聚光灯建筑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