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明
- 作品数:42 被引量:176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清代天水道教洞窟与道士活动
- 2023年
- 清代随着天水道教力量的不断增强,道士进入佛教石窟寺,在仙人崖石窟、华盖寺石窟、大像山石窟及木梯寺石窟等佛教石窟寺中营建道教洞窟,营建活动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佛教石窟寺僧人对道教洞窟的营建秉持着一种包容接纳的态度,而道士除营建道教洞窟外,也积极维护和修缮佛教洞窟,这表明天水佛道二教并未因道教向佛教空间的不断渗透对立,而是在双方共同推动下形成了融汇共生的关系。
- 牛利利刘永明
- 关键词:清代
- 敦煌本道教《十戒经》考论被引量:3
- 2016年
- 在敦煌道教文献中留存有一组《十戒经》,是反映唐代敦煌乃至全国道教活动繁兴状况的重要资料。在这组文献中,《十戒经》连抄在《五千文》之后,并各自附有传授盟文。由于这一经戒传授针对的是在家的初级信仰者清信弟子,于是成为道教通往社会的一座重要桥梁,从而有利于道教的传播,并对社会基层的宗教信仰乃至道德教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 刘永明
- 关键词:道教文献敦煌本考论社会基层道教活动道德教化
- 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道教向具注历日的渗透被引量:9
- 2005年
- 敦煌历日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历注中拥有丰富的道教内容;而在900年以后,道教内容又有大幅度的增加。本文在整理、统计、归纳敦煌具注历日中宗教方术内容和辨析其是否属于道教范围的基础上,考察认为,道教对具注历日的渗透反映了吐蕃占领时期和归义军时期敦煌道教的世俗化发展;敦煌具注历日是道教走向民众的桥梁;道教向历日的渗透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敦煌道教历史、敦煌民俗文化,认识道教作为本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及诸多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刘永明
- 关键词:道教世俗化历日归义军时期
- 从敦煌遗书看道教的医药学贡献——以《辅行诀》和《本草经集注》为核心被引量:3
- 2009年
- 中国传统医学与道家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和道教对传统医学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一点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明确的。但具体的情况十分复杂,需要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以敦煌遗书中所发现的两种医药学抄卷为核心,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并祈方家指正。
- 刘永明
- 关键词:敦煌遗书医药学道教中国传统医学集注
- “黄帝问道广成子”对道家和道教的影响——兼议陇东与道家道教文化被引量:2
- 2008年
- 《庄子·在宥篇》篇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一段内容,其中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道家对道的认识及道家特殊的认知方式;展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这些内容对道家向道教的演变和道教的修炼之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陇东崆峒山乃道教名山,与之相关的道家道教文化资源丰厚,历史上将"黄帝问道广成子"定位在崆峒山,应是事出有因的文化创造。
- 刘永明赵玉山
- 关键词:庄子道教思想
- 《老子中经》形成于汉代考被引量:21
- 2006年
- 《老子中经》对早期道教修炼术的发展影响很大,但因其形成时代不明确而未引起当代道教研究的重视。本文首先考察了《老子中经》与《玉历经》的关系,然后主要从主张元气、自然的哲学思想,崇尚太一、中黄的宗教信仰,重视丹田、太一紫房的修炼方法,所见官制称谓之特征等四个方面考察了《老子中经》的形成时代,确认其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并认为《老子中经》是东汉道书《玉历经》的一个传本。
- 刘永明
- 关键词:东汉道教存思
- 古代敦煌地区的东岳泰山信仰及其与道教和佛教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考察了晚唐五代至宋初敦煌地区流行的东岳泰山信仰,首先通过《发病书》中泰山信仰及其与道教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普通民众层面的泰山信仰。其次通过对佛教发愿文、写经题记中泰山府君信仰的分析,反映了广大佛教信仰者层面的泰山信仰,并揭示了其中的佛道融合情状。文章认为,中土根深蒂固的泰山信仰是佛教在中土传播中必须面对和接受的重要内容,也是接引佛教地狱信仰,并在相融合中促进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这种传统信仰在敦煌地区的扎根和传衍,对于维系边疆地区汉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文化向心力,并以宗教文化特有的渗透力促进民族融合和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 刘永明
- 关键词:信仰道教
-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道教文献与斋醮法事活动被引量:3
- 2015年
- 文章首先在王卡关于敦煌归义军时期道教文献之辨析和判定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敦煌道经写卷和其他道教文献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并作时代辨析,同时补充了几件为王卡未收录的道教文献。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归义军时期的斋醮法事活动进行了考察,以便对归义军时期的道教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 刘永明
- 关键词:归义军时期道教道教文献
- 吐蕃时期敦煌道教及相关信仰习俗探析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9世纪前期的几份敦煌具注历日、《康再荣建宅文》、P.2729v《太史杂占历》等文书的考察分析,认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汉民族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延续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信仰习俗。从信仰角度来看,传统的建宅发愿行为乃至传统的占卜术数及相关的信仰习俗依然存在,遭受吐蕃压制的道教也融含于这样的信仰习俗之中。《太史杂占历》出自熟知或亲历西北唐蕃战事的道教术士之手,而这种涉及两国交战、带有反抗吐蕃侵略和统治色彩的道教占卜及法术活动,则以隐蔽形式流传着。
- 刘永明
- 关键词:道教
- 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文书为核心被引量:5
- 2004年
- 本文首先考述了P 2 859《五兆要诀略》和《逆刺占》的内容及其形成 ,认为敦煌本《五兆要诀略》和《逆刺占》是出自归义军时期敦煌文士或者是阴阳师之手 ,系辑录拼凑相关内容并加入敦煌民俗内容而形成的地方性占卜书 ;并通过文书中所反映的鬼神崇拜和相应的宗教内容考察了敦煌占卜与道教的密切关系。
- 刘永明
- 关键词:占卜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