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政 作品数:46 被引量:252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南阳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滤过对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科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42例患者随机分成滤过组和常规组。常规治疗包括持续胃肠减压,补液,抗休克,抗生素,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外分泌,营养支持,胃管内给予元胡柴芍承气汤,控制血糖,急性肺损伤给予激素治疗,ARDS早期行呼吸末正压(PEPP)通气等。滤过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持续24h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结果 (1)滤过组治疗24h及7d后,白细胞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及肌酐(Cr)均明显改善(P<0.05),而C-反应蛋白(CRP)治疗7d降低明显(P<0.05)。常规组治疗24h以上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7d才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24h后ALT、BUN、Cr明显改善(P<0.05)。(2)两组之间无论在24h后或7d后,滤过组均较常规治疗组TNF-α、IL-1水平下降明显(P<0.05)。(3)治疗7d后常规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滤过组治疗7d后亦明显下降(P<0.05),较常规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SAP患者应用CVVH治疗,可有效减轻或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改善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刘晓政 樊宏伟关键词:持续血液滤过 重症胰腺炎 炎症反应综合征 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5.8%。结论: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可以做出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定性、定位诊断;可作为胆系梗阻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赵先群 刘晓政关键词:胆管梗阻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老年患者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医院感染的疗效,寻找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73例老年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禁食、抗休克、扩充血容量、止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3.0g静脉滴注,至出血停止后7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6%与47.2%,且治疗组发生各种感染率及混合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8.4%和13.5%,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5.6%和27.8%,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可明显降低老年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肯定。 尚品杰 柳静 张向东 刘晓政 夏永欣关键词:抗菌药物 老年患者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医院感染 消心痛联合心得安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5年 刘晓政 范亚硕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 消心痛 心得安 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5.8%。结论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可以做出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定性、定位诊断;可作为胆系梗阻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刘晓政 赵书坤关键词:胆管梗阻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血清YKL-40、RSK4、cyclinD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5年 目的探究血清YKL-40、RSK4、cyclinD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结肠癌及结肠良性疾病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YKL-40、RSK4、cyclin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YKL-40、RSK4、cyclinD1的阳性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YKL-40、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及YKL-40、cyclin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P<0.05);RSK4 mRNA表达水平及RSK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结肠癌组织中,YKL-40、cyclinD1呈高表达,RSK4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变化可作为结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依据。 田春阳 刘晓政 夏永欣 张萌关键词:YKL-40 CYCLIND1 结肠癌 摩罗丹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摩罗丹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采用摩罗丹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和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患者的Hp根除率和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86.05%)高于对照组(67.44%);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69.77%)。结论:采用摩罗丹与铋剂四联疗法相结合的方案治疗伴有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有效调节其胃肠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尚品杰 夏永欣 刘晓政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症反应 食管癌中Cd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分析食管癌中Cdh1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2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其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组织中Cdh1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Cdh1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Cdh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性别等无相关性(P>0.05),Cdh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浸润程度密切相关(P<0.05);Cdh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直接性的关系(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dh1蛋白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和浸润程度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罗冲 张向东 刘晓政 夏永欣关键词:食管癌 临床病理特征 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四联疗法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四联疗法治疗应激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消化科及ICU收治的72例发生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的危重症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四联疗法(兰尼、洁维乐、麦滋林联合思连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液pH变化、咖啡样物或鲜血停止时间、隐血试验阴转时间、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8.89%vs 16.67%;91.67%vs 61.1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出现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7 d胃液pH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5.13±0.72 vs 1.39±0.71;3.69±0.70 vs 1.37±0.6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7 d胃液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5.13±0.72 vs 3.69±0.7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咖啡样物或鲜血停止时间及隐血试验阴转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15 h±2.73 hvs 21.75 h±6.41 h;18.85h±1.48 h vs 56.74 h±2.17 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腹胀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3 d±0.62 d vs 1.97 d±0.60 d;21.75d±6.41 d vs 28.13 d±9.42 d;11420.33元±4900.55元vs 17705.69元±8378.89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四联疗法治疗应激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能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病程、降低治疗费用,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夏永欣 尚品杰 刘晓政 张向东 许欣关键词:应激性溃疡 奥美拉唑 谷氨酰胺 疗效 阿托伐他汀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0.1、1、10、10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处理SW480细胞24h、48h和72h,MTT检测细胞活力。10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处理细胞48h,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Westernblotting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和Twist及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随着阿托伐他汀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对SW480细胞活力抑制越明显,各浓度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实验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β-catenin、Twist、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机制可能与抑制EMT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田春阳 刘晓政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结肠癌 迁移 E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