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2018年
- 油气资源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石油因素越来越明显。据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增至65%~70%,能源短缺将直接影响未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老油田产量下降的速度非常快,研究新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和技术,进一步开发动用大量的地下剩余油资源,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该技术下一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 白昕赵江山刘晓赵栋马涛
-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采收率增产
- 义和庄北部缓坡带沙二段油气成藏规律
- 2019年
- 河口地区义和庄凸起北部缓坡带是一个典型复式油气聚集带,东接四扣洼陷、北接大王北洼陷、郭局子洼陷,沙三段生油岩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成藏条件优越,油气潜力大。本文针对主力含油层系沙二段,在前期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描述的基础上,结合试油、试采及分析化验资料,逐步开展生、储、盖、圈、运、保的耦合关系分析和主控因素研究,总结油气成藏规律,指导后续的滚动勘探开发工作。
- 刘晓许国梓张敬丁立苹徐磊
- 关键词:油气成藏规律沙二段储层特征
- 单原子改性氮化碳光催化制氢研究进展
- 2024年
- 富含地球元素碳和氮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结构稳定、价格低廉,在光解水析氢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金属单原子为提高g-C_(3)N_(4)析氢反应活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总结了单原子修饰g-C_(3)N_(4)的改性策略,并扼要分析单原子在g-C_(3)N_(4)基光催化剂析氢反应中的作用方式。
- 韩卓王冠超岩征张卫东张卫东刘晓
- 关键词:单原子光解水制氢
- 改性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菌群在油田废弃钻井泥浆处理中的应用
- 2025年
- 废弃钻井泥浆是油田作业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若处理不当可能威胁周围环境。用改性生物炭作为载体,负载复配后的高效降解微生物菌群。改性生物炭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多孔特性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微生物负载。在为期63天的修复过程中,NaOH-EP@Bacteria对废弃泥浆中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及氨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09%,65.86%,83.27%。酶活性测定与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组相比,NaOH-EP@Bacteria在修复土壤中表现出更高的微生物种类丰度和活性,这对增强微生物耐受力及提高有机质降解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本研究遵循以废治废原则,为利用废弃小麦秸秆制备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用以修复废弃钻井泥浆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为解决油田废弃钻井泥浆污染开辟了新的途径。
- 赵金刚刘晓靳凯顾真齐梁家琦翁俊杰刘芳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土壤修复
- 油田井口加热炉烟尘排放超标原因分析及治理方法被引量:1
- 2021年
- 针对井口加热炉燃用套管气出现的烟尘排放超标问题,从燃烧方式及燃料组成方面分析发现,加热炉所采用的扩散式燃烧,火焰面燃料侧缺少氧气,燃料产生热分解生成炭黑颗粒;另外,套管气含有大量的重碳烷烃,其稳定性差、分解温度低,加剧了热分解反应。因此,控制套管气质量和改变燃烧方式是治理烟尘排放超标的基本途径。但是井口加装轻烃回收装置,分离出套管气中的重碳烷烃,成本高不可行。最终,基于预混燃烧理论,设计了双调风预混燃烧装置,现场实施结果表明,不仅烟尘排放降低了87.8%,而且NOx排放降低了58.6%、热效率提升了8.2%。实践证明,预混燃烧是治理井口加热炉烟尘排放超标的有效方法。
- 周宏斌周磊宋春燕袁新刘晓秦朔张伟
- 关键词:烟尘排放套管气扩散燃烧预混燃烧
-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流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
-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发育一套以流纹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薄片观察和主量、微量元素研究发现,后期热液蚀变、区域埋深及低温水合作用对流纹岩的Si、K、Rb等元素含量产生一定影响;流纹岩明显富集Rb、Th、U、Pb等强不...
- 孟凡超刘嘉麒李明刘晓印长海陆加敏崔岩
- 关键词:松辽盆地营城组流纹岩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钻井废弃泥浆制备的路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钻井废弃泥浆制备的路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泥浆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制备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组分:石油焦渣6~20%、纳米高岭土1%、磨细粉煤灰10~15%、磨细钢渣粉0~...
- 宋春燕刘晓袁新孟照瑜李墨谢雪莹王芫芫张亚琦郭瑞卿李莉
- 油田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2023年
- 为降低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研究了K^(+)、Na^(+)、Ca^(2+)、Mg^(2+)、Fe^(2+)、Fe^(3+)、S^(2-)离子溶液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二价阳离子的影响比一价阳离子的影响大,阳离子中Fe^(2+)的影响最大,阴离子中S^(2-)的影响最大。随着阳离子K^(+)、Na^(+)、Ca^(2+)、Mg^(2+)浓度增加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当K^(+)、Na^(+)、Ca^(2+)、Mg^(2+)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40,1 000,60,50 mg/L时对母液黏度稳定性影响最大,此时1 500 mg/L聚合物溶液黏度降到110 mP·s。因此,对于油田选用配聚用水时,需要严格控制Fe^(2+)和S^(2-)的出现并保证K^(+)、Na^(+)、Ca^(2+)、Mg^(2+)质量浓度分别小于40,1 000,60,50 mg/L。
- 孙恩呈李乾牛余海刘晓刘晓
- 关键词:影响因素黏度油田
- 弘扬清正廉洁之风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被引量:1
- 2005年
- 刘晓
-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建设制度管理工作作风
- 油气运移路径与圈闭有效性评价
- 2020年
- 2019年河口采油厂探井下套管率75%,勘探成效显著,但其中不乏一些失利井,对成藏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对3口失利井罗斜175井、罗斜362井、沾134-斜10井分析,从油气运移路径和圈闭有效性的角度分析其没有成藏的原因,得出三个结论,首先源储对接是油气运移的有效路径;第二,圈闭构造等值线与油源断层垂直不利于油气向该圈闭运移;第三,油气运移具有方向性,其波及范围有限。
- 许国梓刘晓丁立苹张敬唐硕
- 关键词:油气运移圈闭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