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发伤
  • 2篇胸部
  • 2篇创伤
  • 2篇创伤评分
  • 1篇动脉
  • 1篇胸部创伤
  • 1篇胸部损伤
  • 1篇胸段
  • 1篇胸段食管
  • 1篇胸段食管癌
  • 1篇胸腹
  • 1篇胸腹多发伤
  • 1篇胸腹联合
  • 1篇胸腹联合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严重度评估
  • 1篇三尖瓣
  • 1篇三尖瓣成形
  • 1篇三尖瓣成形术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文峰
  • 4篇占新庆
  • 3篇李可可
  • 3篇宋庆青
  • 2篇张荣良
  • 1篇李可志
  • 1篇杨锋
  • 1篇杨启明

传媒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胸腹联合伤与胸腹多发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胸腹联合伤(TACI)和胸腹多发伤(TAMI)的临床特点和伤情,以指导创伤的救治。方法167例胸腹腔脏器同时损伤的患者,根据膈肌是否损伤,分为TACI组和TAMI组,比较两组的损伤情况和临床特点,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进行创伤严重度评估。结果全组死亡16例,总死亡率为9.6%。其中TACI组,死亡5例(14.3%),TAMI组11例(8.3%)。胸腹联合伤组与胸腹多发伤组间生理评分RTS、解剖评分中胸部A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部AIS胸腹联合伤组高,GCS胸腹联合伤组高,ISS胸腹多发伤组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I和TAMI在临床进程、伤情轻重及治疗结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李可可宋庆青刘文峰占新庆杨启明
关键词: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多发伤联合伤创伤评分
胸部创伤损伤严重度评估及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死亡原因及损伤严重度评估,以提高胸部创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7例胸部创伤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有无合并伤(分为单纯胸伤组、多发伤组)以及是否有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分为闭合伤组、开放伤组)分组进行修正创伤评分(RTS)、简明损伤定级(AI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计算生存概率(Ps),比较不同组间的损伤严重程度,分析死亡的高危险因素。结果闭合伤组488例,其中死亡21例,死亡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0例,急性呼吸衰竭6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4例,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开放伤组199例,其中死亡9例,死亡原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9例。创伤评分各指标在生存组、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t=4.648,P=0.000,RTS:t=4.382,P=0.000,胸AIS:t=2.296,P=0.027,ISS:t=4.871,P=0.000;Ps:t=4.254,P=0.000);单纯胸伤组与多发伤组胸A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3,P=34.567),但RTS(t=2.553,P=0.032),ISS(t=10.776,P=0.000),Ps(t=3.868,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闭合伤生存组、开放伤生存组间,虽然RTS(t=3.161,P=0.007),ISS(t=4.11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7,P=97.453),而在闭合伤死亡组、开放伤死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S:t=4.016,P=0.001;RTS:t=3.168,P=0.006;胸AIS:t=2.303,P=0.043;ISS:t=4.218,P=0.002;Ps:t=4.624,P=0.001)。创伤死亡率随创伤评分增高而增高,全组ISS值在20~25时,死亡率为10.7%,在ISS值相同时,开放伤组死亡率较闭合伤组高。结论胸部创伤应用创伤评分有助于判断损伤严重度,指导临床救治;闭合伤死亡原因较开放伤复杂;严重创伤、多发伤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死亡原因。
李可可宋庆青刘文峰占新庆张荣良
关键词:胸部创伤创伤评分多发伤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5月在我院行全胸腔镜下和传统开胸术的老年性NSCLC患者共79例,施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41例,...
刘文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下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10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彩色超声加CT对下颈部进行探查,有选择地分为三野淋巴结清扫(三野组)31例,二野淋巴结清扫(二野组)77例。结果三野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9%(13/31),高于二野组的18.2%(14/77)(P〈0.05);胸上段食管癌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47.6%(10/21),高于胸中段的21.3%(13/61)及胸中、下段的19.5%(17,87)(P〈0.05);胸上段食管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占57.1%(1221),高于胸中段的23.0%(14/61)及胸中、下段的21.8%(19187)(P〈0.05);三野组3年生存率46.2%(6/13),二野组42.9%(15/35)(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下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区域性转移为主;术前应用彩色超声加CT判断下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方法是可行的;胸上段食管癌主张行三野淋巴结清扫,胸中、下段食管癌则视彩色超声加CT对下颈部的探查结果,有选择地行三野淋巴结清扫。
宋庆青刘文峰李可志占新庆张荣良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X线计算机
三尖瓣成形术前评估及术中选择被引量:2
2011年
三尖瓣成形术(tricuspid annuloplasty,TAP)是治疗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最常见的方法,但鉴于三尖瓣病变的多样性和影响三尖瓣成形效果的多因素性,三尖瓣成形术的选择临床上存在各种争议[1]。
刘文峰占新庆李可可杨锋
关键词: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