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药
  • 2篇风险评估
  • 2篇安全性评价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前脑缺...
  • 1篇亚健康
  • 1篇验案
  • 1篇验案一则
  • 1篇药动学
  • 1篇有害物
  • 1篇源性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再生
  • 1篇内伤
  • 1篇七情
  • 1篇七情内伤
  • 1篇前脑
  • 1篇前脑缺血
  • 1篇情志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刘慧
  • 2篇李遇伯
  • 1篇庄朋伟
  • 1篇张艳军
  • 1篇王畅
  • 1篇冯英
  • 1篇许妍妍
  • 1篇王静
  • 1篇王林林

传媒

  • 3篇中草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的残留现状及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23年
中药在保障人民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在种植、加工、运输、储藏等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外源性有害物的污染并且在其中残留,对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风险评估作为科学控制有害物残留风险的有效手段,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环境等领域中化合物的安全性评价,因此对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的风险评估为中心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中药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氧化硫等外源性有害物的残留现状、检测手段以及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窦亚洁刘慧李晓萌苏布达许妍妍李遇伯
关键词:中药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
温胆汤加味治疗亚健康验案一则被引量:2
2009年
总结并介绍秦玉龙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治疗亚健康以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观点出发,临床上突出脾胃调理,深刻发掘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重要功能,采用中医治疗疑、难、杂、顽证的常用方温胆汤加减使用以清胆和胃、健脾利湿,达到治疗亚健康的目的。
刘慧
关键词:验案
汪机辨治情志病的特色被引量:4
2009年
现代研究证明,疾病几乎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情志病成为医学界关注所在。情志病是因七情而致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一类疾病,祖国医学对其认识源远流长,汪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石山医案》中对情志疾病的形成有着独特理解,以《内经》情志疾病的论述为基础,运用五行生克制化阐述情志致病规律,使情志相胜法得到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刘慧
关键词:汪机七情内伤
黄芪甲苷对短暂性前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35
2009年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短暂性前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神经发生和分化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4、2 mg/kg),每组10只。短暂性前脑缺血后黄芪甲苷ip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p给予生理盐水,1次/d,ip BrdU 10 mg/kg,2次/d,标记增殖细胞。各组分别于第7、14天后取脑组织,冰冻切片,行BrdU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海马区域增殖的细胞,BrdU与MAP-2,GFAP等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海马区域干细胞来源的成熟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取海马组织,RealTime RT-PCR法检测基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高、低剂量,作用7 d后,可增加海马DG和CA1区BrdU阳性细胞数量和海马CA1区BrdU/GFAP阳性细胞数量;作用14 d后,可显著增加海马DG区BrdU/MAP-2双阳性细胞数量。其中,黄芪甲苷低剂量(2 mg/kg)作用7 d后可显著上调NGF mRNA表达。结论黄芪甲苷能够促进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很可能与其上调NGF mRNA表达有关。
王畅张艳军冯英庄朋伟王静刘慧王林林
关键词:神经再生神经干细胞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用于中药风险评估的思考及认识被引量:9
2022年
中药含有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其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估是控制中药质量、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科学手段。通过具体剖析中药毒害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问题,以解决关键性问题为切入点,总结国内外风险评估相关文献,提出了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的实用性,重点阐述其在风险评估研究中用于组织内剂量预测、跨物种种间剂量外推、不同暴露途径及剂量药动学预测以及不同生命阶段或疾病人群药动学预测的功能优势和局限性,探讨PBPK模型在中药毒害物风险评估研究中的潜在利用价值,以期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和限量标准制定提供技术参考及新策略。
苏布达李晓萌刘慧杨珅珅魏金霞李遇伯
关键词: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