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惠
- 作品数:30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婴儿捂热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nuclearfactor,NF)-kB活化状态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在婴儿捂热综合征(infantmuggysyndrome,IM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IMS患儿及3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kB活化率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和IL-10血清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其中46例IMS患儿及32例对照组儿童NF—KB阳性率,并分析以上指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例IMS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NF—KB活化率[(11.042±6.792)%VS(4.528±1.378)%]及46例IMS患儿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的NF—kB阳性率[(28.780±13.820)%VS(7.078±5.395)%]均明显升高(P均〈0.01)。IMS患儿血清IL-17、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TNF-α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S合并MODS患儿NF—KB活化率[(14.591±7.626)%VS(8.576±4.851)%I、NF-kB阳性率1(36.087±12.056)%VS(23.590±11.263)%]及IL-17、IL-6、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合并MODS者(P〈0.0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kB活化及血清IL-17、IL-6水平对IMS患儿的缺氧性炎症损伤起重要作用。NF—kB高度活化及IL-17、IL-6、TNF-α高度活化与IMS患儿发生MODS有关。血清IL-10水平增高未能阻止IMS患儿的缺氧性炎症损伤。
- 邹峥刘小惠段君凯敖建云柯江维刘志强吴卫萍
- 关键词:捂热综合征婴儿核因子-KB
- 乌司他丁在川崎病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川崎病(KD)中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80例KD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阿司匹林基础上加2g/kg I...
- 刘小惠邹峥
- 关键词:乌司他丁川崎病
- 2015年~2017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 了解江西省川崎病( KD)住院患儿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实验室指标异常与KD并冠状动脉损害及丙球耐药的关系。方法 制定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
- 刘小惠邹峥王智蔡素芬彭宇李琳
- 关键词:川崎病流行病学研究
-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肺间质病变3例
- 目的提高对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并肺间质病变(ILD)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分析3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3例患儿高分辨肺CT均提示ILD...
- 邹峥刘小惠
- 关键词: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呼吸道症状
- 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柯江维陈强张玉兰刘小惠
- 实验室常见指标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比较川崎病(KD)急性期和感染性发热患儿的实验室指标,探讨实验室常见指标对K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150例KD患儿(KD组)及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对照组)的血常规、生化等常见临床检测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D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OR值对独立危险因素赋值建立评分模型,对预测结果及评分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KD的诊断价值。结果KD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312×10^9/L、ESR≥30.2 mm/h、NLR≥3.22和PLR≥82.00是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和0.912,高于PLT和ESR的0.672和0.686。通过对PLT≥312×10^9/L和ESR≥30.2 mm/h赋值1分,NLR≥3.22和PLR≥82.00赋值2分,建立评分模型,以总分4分为截断值,其鉴别KD和感染性发热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和81.3%。结论新评分模型对于鉴别诊断KD和感染性发热具有良好的效果。
- 彭宇段炤王智康辉蒋曼李琳邹峥刘小惠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发热健康状况指标
- 川崎病细胞因子变化及干预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2、转化因子-β(TGF-β1)在川崎病(KD)治疗前后的血清水平,了解这3种细胞因子与川崎病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7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在药物治疗前和治疗2~4周及8~12周进行血清IL-1β、IL-12、TGF-β1水平检测,与20例正常小儿的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结果川崎病患儿在药物治疗前,其血清IL-1β和IL-12水平皆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2~4周及8~12周,这2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选注降低,同时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上升和临床表现改善或消失。结论在发病初期,血清IL-1β和IL-12水平升高,对川崎病起致炎作用,在疾病恢复期血清TGF-β1水平升高起抗炎作用。
- 刘小惠邹峥徐琨邓宇虹王智
- 关键词:川崎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预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tide)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和抗核周因子抗体(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联合检测在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JIA患儿与40例健康患儿进行3项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患儿的3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JIA组患儿中抗CCP、AKA、APF的敏感性分别为55.73%、39.34%、26.23%,抗CCP抗体的敏感性高于AKA和A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在JIA患儿中的敏感性虽不及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但对JIA的诊断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JIA的诊断更有价值。
- 刘小惠陈月刘建国蔡素芬邓宇虹
-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
- 目的:通过检测IL-1β、IL-12、TGF-β1在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治疗前的血清水平和其在相关药物治疗后的血清水平变化,以了解这三种细胞因子与小儿幼年特发性关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
-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华学明刘小惠
-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活动期治疗前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2015年~2017年江西省儿童 医院住院患儿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 了解江西省川崎病(KD)住院患儿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实验室指标异常与KD并冠状动脉损害及丙球耐药的关系。方法 制定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
- 刘小惠邹峥王智蔡素芬彭宇李琳
- 关键词:川崎病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