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容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高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面罩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面罩固定带,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固定带本体,固定带本体相对应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固定条,固定条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三通槽,第三通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软齿条,两个软齿条之间均设有活动... 陈晓丽 刘容丽文献传递 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40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即分别应用PGE1治疗(PGE1组,20例)和PGE1 加高压氧(联合组,20例)治疗,观察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左右心射血分数(LVEF、RVEF)的变化,为手术时机提供抉择依据。术后护理包括合理应用呼吸机,充分镇静,保证有效供氧,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高压危象。结果两组术前,治疗前后SaO2、mPAP、LVEF、RVEF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较PGE1组mPAP显著降低(P<0.01),SaO2、LVEF、RVEF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SaO2、mPAP值等项目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 例手术顺利,术后无1例死亡。结论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准备,能赢得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成功率。 张志兰 肖玉芳 李锦 刘容丽 邓理萍关键词:重度肺动脉高压 PGE1 先心病 高压氧 肺高压危象 术后呼吸机 巨大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影响巨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患者预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 分析 86例巨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心胸比 >0 .7,术前心功能Ⅲ级 5 6例 ,Ⅳ级 3 0例 ,二尖瓣置换(MVR) +三尖瓣成形术 (TVR) 3 9例 ,MVR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TVR 47例 ,根据心脏大小分为四型 ,并根据不同心脏类型特点实施相应性护理。结果 本组发生低心排 3 2例、心律失常 44例、肺部感染 2 0例、呼吸衰竭 8例、肾功能障碍 6例、肝功能障碍 3例、脑栓塞 3例、廷迟性心包填塞 2例。手术早期死亡 5例 ,死于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Ⅲ型心脏术后早期低心排发生率高(P <0 .0 1) ,Ⅳ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P <0 .0 1)。结论 巨大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以小左室(Ⅲ型 )和大左室 (Ⅳ型 )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 ,低心排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应针对不同型心脏实施规范监护。通过严密监测神志、生命体征、CVP、尿量变化 ,加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 ,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 ,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加强营养及肺部护理 ,抗凝适当 。 张志兰 刘容丽 李锦关键词:并发症 低心排 发生率 心律失常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监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救治成功率、再次入院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观察组的再次入院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刘容丽 邓小超 朱燕梅 张春燕 龚兰娟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 重症监护 生活质量 双心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双心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并首次收治入CCU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CCU顺序患者分为两组,先于CCU治疗的患者3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而后入院于CCU治疗的33例患者采取双心护理模式干预设置为试验组。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优良率、心功能改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中,采取以双心护理模式下进行相关的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心功能,提升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效果理想。 刘容丽 邓小超 郭明春 陈晓丽 陈文君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 一种五孔硅胶导线收纳袋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五孔硅胶导线收纳袋,包括收纳袋本体,收纳袋本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收纳袋本体任一侧的周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条形槽;圆盘,圆盘固定于收纳袋本体内的任一侧袋壁上并与其呈同轴线放置,圆... 陈晓丽 刘容丽 吴燕 李春波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对预防护士针刺伤的作用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全院护士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对预防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干预。方法 2012年每季度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汇总全院护士针刺伤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比较每季度发生的人群分布特点、发生的根本原因、发生的时间段,然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全院护士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后,2012年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下降,与201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全院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能有效减少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杨钊群 张良智 苏冰莲 谢月霞 刘容丽关键词:护士针刺伤 分层次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工作压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护士职业疲惫感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ICU的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10月—2024年4月采用常规管理设为管理前,2024年5—10月采用分层次管理设为管理后,对比分层次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职业倦怠感及工作压力。结果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工作压力感评分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护士的情绪疲倦感、工作冷漠感、个人工作无成就感评分为(24.51±4.83)分、(13.65±3.26)分、(28.18±4.09)分,低于管理前的(32.02±5.52)分、(18.04±3.75)分、(35.57±4.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76,5.588,7.584;P均<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ICU护理质量,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 蒋丽婵 刘容丽 陈晓丽 吴燕 莫荣浩 巫冬梅 麦苗 梁裕关键词:护理质量 职业倦怠感 工作压力 测温导尿管在心脏重症患者体温监测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测温导尿管在心脏重症患者体温监测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心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测温导尿管、玻璃体温计腋窝测温、红外耳温计测温。比较三类检查方式不同时间的体温检测结果,同时比较三类检查方式应用期间的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结果:三类检查方式在入科时、次日晨起、中午及晚上体温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温导尿管对首次发热检出时间优于玻璃体温计腋窝测温、红外耳温计测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温导尿管及玻璃体温计腋窝测温的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均优于红外耳温计测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温导尿管在心脏重症患者体温监测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均较好,因此在心脏重症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刘容丽 龚兰娟 邓小超 朱燕梅 张春燕关键词:体温监测 护理依从性 换瓣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无抗凝剂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换瓣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无抗凝剂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28例心脏直视换瓣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患者实施无抗凝剂CVVH治疗138例次,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滤器和管道的血凝情况、采用定时冲洗管路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治疗138例次,滤器寿命3.5~24 h,多数为10~13 h,连续治疗者每天更换1~2套滤器及管路;1例在连续4次治疗中机械反复出现低压动脉报警,造成滤及管路在3.5~7 h凝血而更换滤器及管路,2例病人出现皮下出血点,1例病人出现血便.结论 对换瓣术后ARF的患者进行CVVH无抗凝剂治疗,结合相应护理措施,能使治疗能顺利完成,减小患者出血并发症. 汤红莲 苏冰莲 杨永英 刘容丽 莫小红关键词:无抗凝剂 换瓣手术 CV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