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娣
作品数:
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刘鹏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语言文字
主题
2篇
翻译
1篇
动态性
1篇
语境
1篇
语境关系
1篇
顺应论
1篇
主题变迁
1篇
外宣
1篇
外宣翻译
1篇
文化杂合
1篇
文学
1篇
文学翻译
1篇
西方文学
1篇
后殖民翻译
1篇
后殖民翻译理...
1篇
翻译理论
机构
2篇
三峡大学
作者
2篇
刘娣
1篇
刘鹏
传媒
1篇
海外英语
1篇
湖北经济学院...
年份
2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选择与顺应:20世纪下叶西方文学的翻译主题变迁
2012年
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翻译高潮,该文试图在一种语用学理论——顺应论框架下解读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西方文学翻译的主题变迁。并着重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西方文学主题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关系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中意识凸显程度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揭示出西方文学翻译的主题变迁的发展规律。从顺应论这一新视角来剖析中国翻译史中的主题变迁,其对翻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翻译实践有着潜在的影响。
刘娣
关键词:
顺应论
语境关系
动态性
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看外宣翻译中的文化杂合现象
被引量:1
2012年
在现代信息社会,外宣翻译在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调解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冲突,翻译中遵循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指导,适度进行文化杂合既能促进文化的交融,也有助于弱势文化的优化和对强势文化的抵抗。
刘娣
刘鹏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
外宣翻译
文化杂合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