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城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广东构建突破性创新体系的战略研究(上)——基于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视角
- 2014年
- 突破性创新体系是掌握突破性创新技术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 林平凡刘城高怡冰
-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区域核心竞争力新兴产业
- 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日本、韩国经验对广东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广东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对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韩两国政府在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结合广东实际,要培育广东本土跨国公司,广东应在政府主导、产业支撑、扶持重点企业、资金保障、完善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系统化的培育体系,从而提升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使广东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 刘城
- 关键词:跨国公司
-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产业突破性创新是重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在探讨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的结果,突破性创新主体运用突破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改变原有产业技术发展轨道,促进区域产业核心技术链形成、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地位跃迁,由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化升级。
- 林平凡刘城
-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核心竟争力
- 以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被引量:4
- 2011年
- 广东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全省区域经济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幸福广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广东专业镇新一轮的发展,关键在于以创新为突破口,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强化专业镇的产业特长,放大专业优势,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 林平凡刘城
- 关键词:破口经济优化
- 广东与沿海若干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2
- 2014年
-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DEA数据包络法,对广东与苏、浙、鲁三省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广东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其他三省,沿海四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均有待提高;广东必须通过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网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等来增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 林平凡刘城严若谷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区
- 如何加快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 2015年
- 2014年以来,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下,我国中小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拓展发展领域,加快产业融合,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对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振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 刘城
-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求进产业融合
- 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强广东核心竞争力
- 2014年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广大的“一镇一品”为特点的传统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广东各个国家高新区基于园区基础和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这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广东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要素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也日益显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广东经济固有弊端集中凸显,同时伴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
- 林平凡刘城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广东经济核心竞争力传统产业集群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发展
- 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机理与路径
- 2025年
- 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后发国家克服市场失灵、系统失灵与制度失灵,从技术追赶迈向技术超越的必由之路。基于切克兰德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文章将国家创新体系解构为战略体系、过程体系与能力体系,并以此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本质上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优化,其中,战略体系功能是以“四个面向”为主攻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体系功能是处理好“三类关系”、建设“平衡式”治理系统;能力体系功能是推动形成“三类能力”,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在此过程中,需注重健全制度供需适配机制、政府市场协同发力机制、多元主体融合机制,克服“三重失灵”困境,进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十五五”时期,中国要进一步探索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创新,坚持系统思维,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形成“使命牵引—数智赋能—体系协同—开放竞合”的优选路径,为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提供中国方案。
- 郭跃文李源陈志明刘城
-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 构建港口优势 加快广东临海产业集群发展
- 2014年
- 一、广东港口发展态势 广东省港口不仅是广东,而且也是我国华南、西南等广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交往的门户.广东基本形成科学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的港口布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 林平凡刘城
- 关键词:港口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港口发展
-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培育——以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核心载体是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培育核心载体需要以构建创新驱动核心动力为目标,从加强创新要素保障、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提高产业创新驱动能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强化更高级别、更深层次的自主创新发展基础,不断激发核心载体创新潜能。以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为例,在分析其打造核心载体的基础条件及面临挑战基础上,提出构建更有创新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完善开放式创新驱动体系,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形成惠州创新引领区、先导区和示范区,成为带动惠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主引擎。
- 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