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癔球症91例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癔球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82例癔球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1例,两组均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等抑酸、促动力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癔球症症状评分量表(GETS)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病人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变化;并采用胃肠动力学测定仪进行食管上括约肌运动功能;采血测定治疗前后神经肽Y、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脑肠肽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癔球症病人GETS评分与食管上括约肌运动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12周,两组GETS表、SAS表、SDS表、PSQ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6.36±2.11)分、(46.63±5.14)分、(44.52±4.15)分、(4.71±0.65)分]高于对照组[(9.26±3.05)分、(49.06±3.75)分、(48.14±3.97)分、(5.23±0.78)分](P<0.05);治疗12周,两组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降低(P<0.05),观察组静息压(52.25±10.65)mmHg,低于对照组(57.85±9.63)mmHg(P<0.05);治疗12周,两组神经肽Y上升,P物质及CGRP均降低(P<0.05),观察组P物质及CGRP[(665.14±98.52)ng/L、(181.15±23.63)ng/L]低于对照组[(750.63±49.87)ng/L、(210.89±16.25)ng/L],神经肽Y高于对照组[(780.25±30.06)ng/L比(706.25±50.14)ng/L](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8.79%比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癔球症病人GETS评分与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癔球症病人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病人睡眠质量,降低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调节脑肠肽轴平衡,安全有效,治疗价
- 崔征侯鹏飞刘伟
- 关键词:行为疗法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癔球症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萎缩性胃炎病变转归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对萎缩性胃炎黏膜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均经胃镜和临床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并确定有Hp感染的状态;其中Hp根治组45例和Hp感染组38例,分别于入选时和随后1、4年行胃镜随访,在同一部位取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判断是否逆转.结果 根治Hp 1年后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均无明显逆转,4年后Hp根治组较Hp感染组肠上皮化生逆转率显著提高[42.22%(19/45)比7.89%(3/38),x^2=17.28,P<0.01],4年后Hp根治组肠上皮化生逆转率较1年后[15.56%(7/45)]显著提高(x^2=7.78,P<0.01),萎缩性胃炎病变无明显改变.结论 根除Hp后随时间推移对肠上皮化生有逆转作用,对萎缩性胃炎无逆转作用,有Hp感染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应及早根除Hp治疗.
- 焦连华刘伟王振宁卢小敏杜秋菊徐志林马军
- 关键词:螺杆菌胃炎萎缩性肠上皮化生
- 胃黏膜病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转归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对胃黏膜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均经胃镜和临床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并确定有Hp感染的状态。患者分两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组慢性胃炎42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5例,未行Hp治疗组慢性胃炎41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38例;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1年行胃镜随访,在同一部位取活检,根据病理结果的不同分为好转和无好转。结果 治疗Hp 1年后慢性胃炎根治组逆转率54.52%(23/42),未根治组19.51%(8/41),组间比较有非常明显差异(χ2=11.06,P<0.01);Hp根治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变逆转率15.56%(7/45),未根治组10.53%(4/3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根除Hp 1年后慢性胃炎病变有明显好转,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变无明显影响。
- 焦连华张锦春刘伟侯鹏飞杜秋菊马军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记录两组近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前ALT、AST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 d观察组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53.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感染、高热、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死亡率分别为2.3%与7.0%,对照组分别为14.0%和27.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肝动脉化疗栓塞,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对肝脏损害较轻,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侯鹏飞陈永忠刘伟焦连华杨军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超声原发性肝癌肝功能
- 序贯疗法与传统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序贯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方法将201例上消化道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和两种经典清除幽门螺杆菌方案,共3组,治疗4周后复检Hp,3种方法均为阴性为根除。结果序贯疗法和其他两种方案Hp根除率分别为92.7%、75.0%和73.4%;序贯疗法Hp根除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案(C组与A、B组比较,P均<0.01),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序贯疗法根除Hp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更适合临床应用。
- 焦连华侯鹏飞刘伟张锦春杜秋菊马军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
- 甲烷氢呼气试验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单中心研究
- 2023年
- 研究甲烷氢呼气试验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总结2018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米粉作为底物进行甲烷氢呼气试验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继续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统计最终确诊为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等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例数,统计学分析检测指标在无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以及轻度、中度、重度等不同程度障碍之间的差异性,确定我院行甲烷氢呼气试验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84例患者中57例检测结果异常,其中22例为胰腺外分泌功能轻度底下,28例为中度低下,7例为重度低下,该57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为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等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共54例,其中慢性胰腺炎13例,胰腺癌41例;另27例检测结果正常的患者未能确诊为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分析无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以及轻度、中度、重度等不同程度障碍之间患者的H2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烷氢呼气试验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为64.29%(54/84),特异性为94.74%(54/57),该检测方法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经济、无创、方便、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鸣超侯鹏飞刘伟袁艳艳
- 关键词:胰腺疾病单中心研究
- 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优势评价
- 2022年
- 分析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优势,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对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到2021年,选择70名因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将70名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35人,分别是接受保守治疗或是延期进行内镜治疗,联合静脉营养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实验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恢复正常的时间,总胆红素恢复正常的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腹痛缓解恢复正常的时间,总胆红素恢复正常的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实验组均较对照组的时间更短,效果更理想,以上的5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采取早期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能缩短患者腹痛缓解恢复正常的时间,总胆红素恢复正常的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使用推广。
- 刘伟侯鹏飞杨爱峰
-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 内镜下硬化治疗与经皮经肝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治疗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介入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比较和对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组和内镜下硬化治疗两组,治疗后内镜随访1年,了解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有效率、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介入组和内镜下硬化组止血成功率分别是87.09%(27/31)和95.35%(41/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介入组;再出血率为35.48%(11/31)和7.69%(3/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介入组;内镜下硬化治疗组随访内镜下观察有效率、消失率显著高于药物和介入治疗组。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疗效和介入治疗均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内镜下硬化治疗远期效果优于介入治疗。
- 焦连华刘伟王振宁杨军杨思福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硬化治疗
-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10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总结患者的患病特征,并分析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对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结果 100例患者中,浑身乏力61例,占比高,为61.0%,其余依次为纳差、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皮肤黄染、皮肤瘙痒。分析不同因素对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可见给药途径和药物肿瘤是主要影响因素,以口服用药、中草药致肝损害的比例最高,分别占62.0%、45.0%,显著高于其他途径、其他类别的药物。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中药口服。
- 王振宁卢晓敏刘伟
- 关键词: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影响因素
- 柴胡疏肝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老年消化性溃疡(PU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PUD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2.1±0.7)分,联合用药组患者为(2.2±0.6)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1.3±0.5)分,联合用药组患者评分为(0.8±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电子胃镜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联合用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联合用药组患者为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5.53%;观察组复发率为8.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PUD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 刘伟
- 关键词:奥美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