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32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7篇肿瘤
  • 7篇胶质
  • 6篇畸形
  • 6篇胶质瘤
  • 5篇蛋白
  • 5篇椎管
  • 4篇韧带
  • 4篇韧带骨化
  • 4篇纵韧带
  • 4篇后纵韧带
  • 4篇后纵韧带骨化
  • 4篇环枕畸形
  • 3篇蛋白酶
  • 3篇人脑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水肿
  • 3篇椎体
  • 3篇小脑
  • 3篇小脑扁桃体

机构

  • 32篇天津市环湖医...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32篇刘伟
  • 7篇只达石
  • 6篇孙志明
  • 4篇王长坤
  • 3篇翟鹏飞
  • 2篇阎晓斌
  • 2篇杨帆
  • 2篇曹德晨
  • 1篇周建
  • 1篇姚鑫
  • 1篇罗兰兰
  • 1篇赵华
  • 1篇吕杰
  • 1篇张琳瑛
  • 1篇王惠萍
  • 1篇闫学江
  • 1篇陈惠
  • 1篇王红光
  • 1篇杜春发
  • 1篇张昕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
刘伟孙志明
DR双能量减影诊断不同形态肋骨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DR双能量减影诊断不同形态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治疗的疑为肋骨骨折患者87例(123处),入选者均接受常规DR、DR双能量减影检查,观察常规DR、DR双能量减影检出情况。结果:疑为肋骨骨折的87例患者经CT、临床随访确诊骨折82例,共计103处;常规DR、DR双能量减影在完全性、不完全性肋骨骨折中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常规DR相比,DR双能量减影在裂隙状、皱榴状肋骨骨折检出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T、临床随访确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较常规DR相比,DR双能量减影诊断敏感性、准确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双能量减影利于检出不同形态肋骨骨折,诊断效能较高,利于提升肋骨骨折检出率。
阎晓斌解中福刘伟
关键词:肋骨骨折DR双能量减影
颈枕后路减压、固定和植骨融合治疗环枕畸形
刘伟孙志明
X线检查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X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属光子的一种。近年来,X线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现阶段医学上用于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检查可清晰显示受检查部位的具体病变情况,了解病症所在,有助于及时发现疾病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此外,X线片还可作为客观记录患者病情而长期保存,以便于需要时候对病情进行研究,或在下一次复诊时对病情进行对比,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从X线发展、特性及在医学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更好地认识X线在临床中的应用。
阎晓斌刘伟吕杰
关键词:X线病因疾病诊断
垂体腺瘤的治疗
2005年
Mary Lee Vance刘伟闫学江
关键词:垂体腺瘤垂体功能普通内科垂体肿瘤手术前催乳素
显微技术在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治疗的应用
目的: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发生在脊柱后纵韧带中的异位骨化压迫脊髓和神经根而导致其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是日本...
刘伟孙志明
关键词:显微技术后纵韧带骨化
尼卡地平和威猛联合逆转C6/VM-26耐药并诱导凋亡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为了阐明钙离子拮抗剂尼卡地平与表鬼臼毒噻吩糖甙(威猛VM26)联合作用逆转C6/VM26耐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方法建立威猛对鼠胶质瘤C6细胞株对VM26的耐药模型,钙离子拮抗剂尼卡地平与威猛的协同作用,通过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抑制率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结果尼卡地平与威猛协同作用时,使威猛对C6/VM26的抑制率从33.45%提高到70.25%,与威猛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并使C6/VM26耐药细胞株产生了凋亡。结论尼卡地平与化疗药物竞争地结合肿瘤细胞膜上的p170糖蛋白,使化疗药物从细胞内泵出减少,细胞内药物积聚增多,增加了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逆转了耐药。同时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少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数,使大量细胞在该时相堆积,因而不能完成DNA的复制和修复,细胞走向了凋亡。
刘伟只达石
关键词:尼卡地平凋亡
多模态影像引导的复合手术治疗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引导的复合手术治疗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8年7月至2023年8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复合手术的25例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均于术前完善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A或DSA、CT灌注成像(CTP)或灌注成像(PWI)、高分辨率MRI,并在复合手术室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实现血管再通,手术成功率为100%(25/25)。术后第1天25例患者行头部CT检查,1例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7 d内,24例患者行CTP或PWI检查,脑灌注较术前均有所改善;25例患者行头部MRI检查,4例存在脑梗死;24例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或TCD检查,颈内动脉均血流通畅。出院时、术后6个月和1年平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3.36、2.72和2.72分,平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76、0.60和0.60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5/25);平均随访24.88个月,同侧颈内动脉再狭窄率为16%(4/25),均未发生同侧颈内动脉再闭塞。结论 多模态影像引导的复合手术技术可行,且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为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张海红白雪亮高恺明刘伟王红光
关键词:颈动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椎体次全切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刘伟
MMP-2、MMP-9在人脑胶质瘤及其浸润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阐述MMP-2、MMP-9与胶质瘤的浸润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胶质瘤和胶质瘤浸润组织中的MMP-2、MMP-9蛋白及MMP-2 mRNA、MMP-9 mRNA的表达。结果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在Ⅰ、Ⅱ、Ⅲ和Ⅳ级胶质瘤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26±1.47、9.51±0.96、14.58±1.42、20.56±1.56和7.90±0.50、14.46±0.75、23.54±1.32、28.07±0.81。MMP-2 mRNA和MMP-9 mRNA在Ⅰ~Ⅱ级胶质瘤浸润组织与Ⅲ~Ⅳ级胶质瘤浸润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70±0.95、8.20±0.43和2.30±0.14、10.32±0.6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与MMP-2、MMP-9表达呈正相关,随着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力越强,肿瘤的浸润性也越强。在胶质瘤治疗的过程中,即使肿瘤组织自身被切除,浸润组织则是胶质瘤复发的根源。
刘伟王长坤只达石
关键词:胶质瘤浸润性MMP-2MMP-9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