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骏

作品数:27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创伤
  • 9篇急诊
  • 7篇救治
  • 6篇多发伤
  • 5篇严重创伤
  • 5篇伤患者
  • 5篇外科
  • 4篇引流
  • 4篇抢救
  • 4篇疗效
  • 4篇负压
  • 3篇多发伤患者
  • 3篇严重多发
  • 3篇严重多发伤
  • 3篇引流技术
  • 3篇入院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创伤
  • 3篇肾绞痛
  • 3篇评分

机构

  • 27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27篇冯骏
  • 25篇王伟雄
  • 15篇刘坚义
  • 5篇徐凡
  • 5篇罗汕
  • 3篇张弋
  • 3篇姚志挺
  • 2篇姚晓军
  • 2篇杨进顺
  • 2篇沈波
  • 2篇陈晓辉
  • 2篇汪普宁
  • 1篇陈德基
  • 1篇黄文铎
  • 1篇方丹青
  • 1篇胡以则
  • 1篇黄亮
  • 1篇吕浩然
  • 1篇罗讪
  • 1篇黄振新

传媒

  • 3篇新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2005急诊...
  • 1篇2007北京...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腹部多发伤的早期救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178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做回顾分析。结果178例全部经手术治疗,死亡15例(8.4%)。其中因失血过多,术后35h内死亡10例;术后2周以上死于MODS5例。以腹内出血为主的失血性休克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其内脏损伤个数、腹内出血量、休克程度和休克持续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早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快速有效的止血,避免漏诊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王伟雄刘坚义冯骏
关键词:腹部损伤严重多发伤急救
不同年龄段严重创伤患者的特点与救治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严重创伤的临床特征和救治结果,以提高严重创伤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1997年10月至2004年10月7年间共救治严重创伤患者2069例,分为儿童组(<13岁)106例,少年组(13~18岁)128例,青壮年组(18~40岁)1518例,中年组(40~60岁)215例,老年组(>60岁) 102例。入选病例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标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ISSl≥16。结果各组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男性严重创伤比例显著高于儿童组和少年组(P<0.01)。交通伤是首要致伤原因,儿童组、少年组和中年组高于青壮年和老年组(P<0.01);第二位致伤原因坠落伤在儿童组,械斗与工伤在少年组、青壮年组和中年组,跌伤在老年组中显著增高(P<0.01)。儿童组和老年组以颅脑损伤为主;而少年组、青壮年组和中年组在四肢和(或)脊柱的损伤中显著增高(P<0.05)。老年组腹部损伤显著减少(P<0.01)。总病死率为11.9%(246/2 069),老年组创伤<24 h病死率(20.6%,21/102)较≥24 h病死率(7.8%,8/102)显著增高(P<0.01)。各组的急诊滞留时间,在抢救脱险病例和死亡病例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年龄组严重创伤患者在性别构成、致伤原因和致伤部位的发病率及其特点是不同的,老年患者在遭受严重创伤后死亡率明显增高;观念上要重视“黄金1小时”,“白金10分钟”,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早期实施手术抢救;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
王伟雄刘坚义冯骏陈晓辉胡以则
关键词: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救治
城市急诊科老年人严重创伤的抢救治疗探讨
本文对102例老年性严重创伤员进行了回顾分析,并早期实施确定性抢救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中,从伤员构成、创伤严重程度、创伤原因和类型、抢救原则和方法及死亡结果几方面分析探讨了流行病学显示、老年人严重创伤以救治要点、实验...
王伟雄冯骏刘坚义
关键词:抢救治疗
文献传递
间苯三酚联合氯诺昔康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方法根据用药组成的不同,选择8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氯诺昔康8mg静脉注射,继以间苯三酚120mg加入50g/L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B组则先用曲马多100mg肌注,继以山莨菪碱10mg加入50g/L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分别观察其30min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氯诺昔康治疗急性胆、肾绞痛具有起效快速、作用确切、副作用小、无成瘾性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汕沈波黄亮冯骏王伟雄
关键词:间苯三酚氯诺昔康肾绞痛
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较大急性肛周深部脓肿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评价传统切开引流术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急性肛周深部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肛周脓肿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治疗(A)组和VSD治疗(B)组。结果VSD组的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后遗症率低(P<0.05),治疗时间更短(P<0.01),治愈率更高(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肛门失禁、肛管直肠狭窄及肛门变形等后遗症。结论VSD治疗急性肛周深部脓肿完好地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功能及肛周正常组织,一次性治愈率高,疗程短,减少了患者每次换药和二次手术的痛苦,并发症少。
王伟雄冯骏汪普宁
关键词:肛周深部脓肿
手部肌腱及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神经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261例手部肌腱、神经损伤临床资料。其中,肌腱修复225例,神经修复36例。结果手部的功能良好,肌腱活动正常,感觉良好。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8·1%。结论手部肌腱、神经损伤后早期高质量的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康复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
刘坚义杨进顺姚晓军王伟雄冯骏徐凡姚志挺罗讪
关键词:创伤急诊显微外科
高压氧综合治疗严重软组织创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999—2002年严重软组织损 伤加用高压氧(HBO)治疗35例,随机选择单纯常规外科治疗3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HBO组伤口愈合时间缩 短(P<0.05)。结论:HBO综合治疗可提高严重软组织损伤疗效。
冯骏黄振新刘坚义方丹青
关键词:软组织创伤高压氧
浅谈急诊外科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目的加强急诊外科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时期急诊医学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方法剖析当前形势下急诊外科实习生在临床思维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可有效促进实习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初步形成较为科学严...
罗汕冯骏徐凡王伟雄
关键词:临床思维急诊外科
文献传递
入院SIRS评分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入院SIRS评分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883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入院SIRS和ISS评分,分析多发伤病死率与SIRS评分的关系,评价SIRS评分与多发伤患者病死率、入ICU率、休克率、住院时间长短等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多发伤的休克率、入住ICU率、平均住院天数和病死率均随着SIRS分值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P<0.01);多发伤后SIRS发生率为37.15%,SIRS组患者与非SIRS组比较病死率明显增加。结论入院SIRS评分操作简单,有独立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价值。
王伟雄刘坚义冯骏
关键词:多发伤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创伤严重度评分
严重多发伤误漏诊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分析多发伤误漏诊的原因及临床后果,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2-12~2005-11我院收治的83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漏诊组(78例)和无漏诊组(753例)进行比较。入选病例符合多发伤诊断标准,并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标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ISS≥16分。结果831例患者中有78例(9.38%)漏诊。与无漏诊组比较,漏诊组患者的创伤评分较高、住院时间较长(P<0.05)。漏诊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低,休克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P<0.05)。在造成78例漏诊的原因中,53.8%(42/78)与医师评估有关,这是可以避免的因素;46.2%(36/78)与患者伤情有关。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应进行重复、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应有的辅助检查,保持高度警惕性,大多数漏诊是可以避免的。
王伟雄刘坚义冯骏
关键词:多发伤漏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