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武
- 作品数:3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中国科技转型之路(1974—1987)——中国科学院与中国丙纶攻关
- 2025年
- 丙纶,作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化纤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化纤高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从1974—1987年,我国历经应用基础研究和2次联合攻关,成功实现丙纶工业化生产,使之成为我国五大化纤中唯一完全自主研发的品种。丙纶研发不仅成为我国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典范,也是该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转型的缩影。在此工程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通过深入纺丝物理研究、首创降温母粒技术、研制新型树脂及开发稳定纺丝工艺,为丙纶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以化学所的工作为核心,通过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挖掘,系统考察了化学所纺丝物理研究及其参与丙纶攻关的全过程,客观分析了各单位所扮演的角色与互动关系,并探讨20世纪70—80年代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与攻关工作的转型面貌和特征,以及中国科学院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借鉴。
- 韩昊关晓武
- 关键词:丙纶降温母粒
- 桂平博物馆馆藏东汉双耳铜甑铸造工艺及其保护修复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器物的铸造工艺、合金成分以及锈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器物为整体铸造成形,器物铸造时使用了轮制技术、刮板造型工艺以及铸后刻纹的工艺,箅部范块制作过程是用器身模翻制器身范后脱模,将器身模的圈足部分切下,然后在圈足泥模上刻出箅部型腔。在此基础上,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力求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手段与现代修复理念相结合,通过除锈、修补等保护修复措施后,不但提高了器物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可以展陈,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要求。
- 黄献源刘彦琪朱丽彬卢影关晓武吴世磊
- 关键词:东汉
- 国民政府时期的汽车制造与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对国民政府时期汽车制造与研究的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曾进行过汽车和车用发动机的仿制与研究工作;一些官僚资本家、民族资本家曾开办过汽车制造厂,仿制、组装过汽车;国民政府曾制订过很好的发展汽车的计划,并积极付诸实践;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学校开设了汽车工程课,以培养相应的工程技术人才.但囿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与条件,这些努力并未能在我国真正建立起汽车工业.
- 关晓武
- 关键词:国民政府汽车制造机械史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调查
- 2021年
- 通过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的实地调查,较为翔实、全面地整理了其从原料、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到产品的制造过程;结合口述史资料和文献资料,初步理清了内蒙古地区用车的历史脉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艺传承的谱系。
- 李兵赛吉拉胡关晓武
- 关键词:车辆蒙古族
- 中国20世纪50年代镍铬合金的代用研究
- 2007年
- 考察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对镍铬合金代用的研究,总结了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此次代用研究所反映的引进技术的社会化工作,较之此后的许多引进技术的社会化活动更有成效.
- 关晓武
- 关键词:技术引进镍铬合金社会化
- 历史深处有回声——《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评介
- 2009年
- 关晓武
- 关键词:《奇器图说》校注回声中国学者力学知识
- 宁夏姚河塬遗址出土马车木材鉴定与相关问题
- 2025年
- 本文通过对姚河塬遗址出土的9件西周早期马车木材样品的鉴定,认为这些木材属于青檀、锥木和榆木等。在马车制作选材上,了解到西周早期马车不同构件采用了不同类别的树种,尤其是受力较重的核心构件车轴和辐条均采用了强度、硬度和韧性较高的青檀树种,可能当时工匠已经注意到马车构件与不同木材之间的物理力学特性。同时,青檀与《诗经》中对周人“檀车”的记载相吻合,为深入探究姚河塬遗址马车技术来源、礼制文化及其与周原遗址、丰镐遗址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 张万辉魏晓莲关晓武马强
- 汉代编钟制作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组合应用、应用等级规定和礼仪之外的应用等方面揭示汉代钟乐面貌,为探讨礼乐文明在汉代的演进变化打下基础.
- 关晓武
- 关键词:青铜编钟汉代技术史考古学
- 中华青铜编钟的发展脉络研究
- 关晓武
-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青铜器的分铸法
- 2024年
- 关于商周青铜器的分铸法,已经有较多研究,而汉代青铜器制作技术的研究则并不充分。广西合浦汉墓群出土青铜器众多,鼎为其中较常见的器物类型。我们通过观察其中两件西汉早期鼎的工艺现象,并辅以X光成像、DR成像和CT断层扫描等检测方法,确定两件器物使用了分铸技术,进而对铸工的技术选择与造型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 刘彦琪关晓武黄献源黄槐武
- 关键词: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