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丙胜
- 作品数:31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族群的演进博弈:中国图瓦人研究
- 边界是族群赖以存立的基础,以地理边界为核心的族群边界的突破和营造是族群社会发展中时刻发生着的事实,无法泾渭分明的族群边界是造成族群边界缓冲区的前提,生存于其间的族群具有社会文化事像上的摇摆属性,无论是族源还是社会文化现相...
- 关丙胜
- 关键词:族群边界社会文化系统
- 河湟西纳地区一个多民族乡村的夏季民间信仰被引量:2
- 2008年
- 民间信仰作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广布于各民族中间。本文描述了河湟西纳地区一个多民族乡村——民联村挡雨和求雨、插箭、给山神献羊等三种民间信仰活动,并试图说明民间信仰的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现象对当地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 关丙胜
- 关键词:山神崇拜民间信仰
- 陷域与脱域:人类学研究中的“门环误区”及其规避
- 2017年
- 本文从一次田野调查的反思总结中提出了人类学研究中的"门环误区",发现此种误区普遍存在于人类学的研究之中。造成"门环误区"的直接原因是人类学者常陷域于一种理论、狭小的地域或具体的研究问题,而漠视与其相关的其他理论、地域和问题。规避"门环误区"的途径只能是对这种陷域的脱域:多元宽广的理论视野和扎实细致有效的田野。
- 关丙胜
- 关键词:人类学研究方法
- 对河湟民间曲艺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 弦、越弦等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民间曲艺是河湟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百多年来,传承方式单一,本土化过程明显.近几十年来,河湟民间曲艺经历了阵痛,也面临着如何发展和革新的问题。文章在对青海西宁、湟中、湟源、大通、互...
- 关丙胜
- 关键词:区域文化民间曲艺民间文化
- 拾回与传述:中国图瓦人射箭比赛记忆解读
- 2009年
- 历史记忆在拾回与传述的过程中充满了发挥、想象与建构,透过并不真实的历史记忆可以窥见隐藏在其中的族群历史文化片段。中国图瓦人的射箭比赛仪式记忆充满了矛盾表述,显示了历史记忆在拾回和传述过程中的"工具性"以及"超级精英"的影响。在现实"夸耀"的需要下,射箭比赛仪式已经成为中国图瓦人族群文化的展演载体,也自然成为划分与他族群界线的衡量尺度。
- 关丙胜
- 关键词:记忆
- 道路上的藏边、蒙边与汉边:河湟西部哈拉库图的变迁
- 2018年
- 通过对河湟西部交通要冲哈拉库图从军事性质的城堡到茶马互市点,再到集两者为一体的商贸交易与军事驻地,而后成为一个普通汉人村落的过程勾勒与其现代性面前的变迁之梳理发现:传统时代的交通要冲主要是基于自然地理的形貌与政权统治特质及需要所形构,看似是道路作用下的人类社会实乃是自然地理特质影响下人群关系的直接反映。长时期以来哈拉库图不仅是藏边、汉边,而且也曾一度是蒙边。
- 关丙胜
- 关键词:族群边界
- 对一个撒拉族移民乡村的民族学调查被引量:2
- 2005年
- 世居于青海省循化县的少部分撒拉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陆续迁居该省乌兰县希里沟地区,逐步形成柴达木盆地第一个撒拉族移民村落。文章在民族学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反映了该村人口迁移、婚姻家庭、教育、宗教及经济文化类型的变化等基本情况。
- 关丙胜
- 关键词:撒拉族田野调查
- 演进博弈:族群文化的基本特性被引量:5
- 2010年
- 演进博弈论因更接近对社会事实的解释被日益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作为族群承载体的文化,其发展存续的变迁过程是演进博弈的。正是族群谋求永续发展的本能导致了文化之间演进博弈的产生,也决定了演进博弈成为族群文化的基本特性。
- 关丙胜
- 关键词:族群文化
- 青海省香巴农业扶贫开发项目及其人口迁移被引量:3
- 2005年
- 香巴农业扶贫开发项目是青海省在20世纪末实施的集人口迁移和扶贫为一体的异地扶贫开发工程。文章介绍了其实施的背景、项目区基本状况以及项目中的人口迁移情况,并初步探讨了项目实施的意义。
- 关丙胜
- 关键词:农业开发人口迁移
- 移居后的调适——对青海省香巴项目的社会学考察被引量:3
- 2009年
- 文章立足青海香巴项目,以香盛村作为典型个案村庄,点面结合,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视角,叙述了项目区及实施的基本情况,并从社会网的变化、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政治变迁等方面考察了项目区内移民群体出现的各种变迁和调适。
- 关丙胜
- 关键词:移民社会变迁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