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霞萍
-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审视及其学理化路径被引量:5
- 2023年
- 正当性与规范性共同构成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内涵,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是课程思政概念存在的合法性依据。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问题的消解必须实现课程思政的学理化,从课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本体分析课程思政学理化。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学理化,需提高课程思政认识,促进课程思政从感觉经验到理性认知的转变;激发课程思政动力,促进课程思政从外部推动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促进课程思政从功利性到常态化实践的转变。
- 兰霞萍程样国
- 关键词:高校合法性学理化
-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人的主体性危机与消解路径——以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为视角
- 2023年
-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数字化科技的支持。在梳理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主体性危机,表现为人的不自由感增加、主观能动性受限、全面发展受阻,辩证性思维不足以及价值理性减少等问题。建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新生态,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目标指向、课程建设、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等多维度入手,可以有效消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体性缺失的危机,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 姜光铭兰霞萍
- 关键词:职业教育科技异化消解路径
-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被引量:2
- 2024年
- 课程思政是由课程与思政组合而成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在新时代高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须从实践本体论来理解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前提基础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形成课程思政理念与概念的普遍共识;保障举措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制度化,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实施制度体系;目标追求在于全面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培育并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以期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常态化。课程思政活动、高校、教师全面助力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的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实践、实施与建设,系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走深走实。
- 兰霞萍兰霞萍
- 关键词:学理化制度化常态化
- 基于人本主义视角的生命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耦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框架被引量:2
- 2023年
-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综合协调理念,人本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维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支撑,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和联结点,把生命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耦合,从政府政策引导、社会环境营造、企业自身改革、教师主体凸显、学生主体挖掘多维主体出发,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等方面搭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框架。
- 姜光铭兰霞萍
- 关键词:人本主义生命教育职业教育
- 实践本体论视域下的教育管理实践及其特性被引量:2
- 2018年
- 教育管理实践的异化是指教育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对教育管理实践本体范畴的偏离、对教育管理本质的遗忘和对教育管理实践目的的遮蔽。教育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促成了教育管理实践的异化。教育管理实践异化的消解必须回归到教育管理实践本体。实践本体论视域下的教育管理实践是以实现成"人"为最高目标,实践本体性是教育管理实践之根基,教育价值性是教育管理实践的最终追求。管理工具性不能凌驾于实践本体性和教育价值性之上,使其成为教育管理实践的一个代名词。
- 兰霞萍陈大超
- 关键词:教育管理实践教育管理理论实践本体论
- 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发展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经历了经验范式、实证范式和多元范式三个阶段。当前教育管理研究重点不在于多元范式之争,而在于将多元范式应用于教育管理研究实践。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路径可分为三种:教育管理实践者主导的行动研究、教育管理研究者主导的实地研究及教育管理实践者与教育管理研究者合作研究。
- 兰霞萍陈大超
- 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出路被引量:63
- 2017年
- 案例教学于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我国,因它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后又被迅速推广运用至其他领域。但案例教学在案例编写与选择、理论知识传授、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实际运用过程中阻碍了案例教学的发展。通过分析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案例教学出路的逻辑起点在于对杜威"经验"内涵的深刻把握,运用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系统优化,而案例教学的最终指向是教学评价的改造创新。
- 兰霞萍陈大超
- 关键词:案例教学
-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的解构与重构
- 2025年
-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进行解构,发现利益冲突与目标差异,协同不足与信息壁垒,环境制约与规则局限,文化差异与认知偏差是导致市域产教联合体联而不合的重要原因。为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深度共融,需要重构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即构建多元平等的决策协商机制、设计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搭建透明公正的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高效协同的提效保障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联而不合的问题,推动其向深度共融、共同治理的方向发展。
- 兰霞萍姜光铭
-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 死亡教育的概念辨析、内涵阐释与实施原则被引量:5
- 2020年
- 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概念含混与互用导致死亡教育实践受阻,区分并厘清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概念及其关系是死亡教育实践的首要任务;分析并确定死亡教育概念内涵是死亡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前提条件;对死亡教育分类,剖析死亡教育特性,确定死亡教育实施原则,为死亡教育实施与推广奠定基础。
- 兰霞萍
- 关键词:死亡教育生死教育
-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具有深刻的现实、理论和政策背景。本文对高校转型发展政策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政策分析,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加强高校转型发展政策解释与宣传,构建转型发展文化,形成转型发展合力;创新政策执行模式...
- 兰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