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留观
  • 2篇急诊
  • 2篇急诊留观
  • 2篇PDCA循环
  • 1篇待遇
  • 1篇对话语言
  • 1篇新医改
  • 1篇新医改政策
  • 1篇循环法
  • 1篇循环管理
  • 1篇药品
  • 1篇药品零差率
  • 1篇医保
  • 1篇医改
  • 1篇医改政策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对话
  • 1篇医院门诊
  • 1篇语言
  • 1篇早期预警评分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俞珍
  • 6篇邵立新
  • 3篇金志芳
  • 2篇凌琴
  • 1篇钱萍
  • 1篇徐建芳
  • 1篇黄朝君
  • 1篇卢婉
  • 1篇袁军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全国深化医院...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某乡镇新医改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浅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新医改政策在地方乡镇的具体落实及当地群众和医务人员的反映情况。方法:采取问卷式的调查方法,在岳西县来榜镇进行一次系统的抽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参与问卷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他们对新医改政策的认识、乡镇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结果:群众对新医改政策大多有所认识,过半居民认为药品的价格普遍较高,乡镇医务人员认为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结论: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参保率达到90%以上;药品零差率还未落实到位,应采取一些行政整顿措施来确保其落实;改革医疗机构,强化其社会公益性,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卢婉俞珍王伟黄朝君
关键词:新医改医保药品零差率工资待遇
危机管理理论在急诊留观患者管理中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理论在急诊留观患者管理中的运用,以降低急诊患者在留观期间的医疗风险。方法:应用危机管理的理论来提高管理水平,随机将留观患者分为危机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两组,对危机管理组的患者用修订后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方法进行评分和评估,恰当地评估出患者的病情,落实个体化的诊疗方法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同时多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重新评估,随时调整诊疗方案。传统管理组患者仍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采用危机管理理论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评分与传统的管理对患者在留观期间病情出现变化时处理的及时性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都有明显提高,同时医疗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降低了43%,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的效果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留观室的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的控制风险,提高了患者在留观期间的安全性。
邵立新金志芳俞珍凌琴
关键词:危机管理急诊留观患者
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法在急诊留观病人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MEWS方法在急诊留观病人管理中的运用,以降低病人在留观期间的医疗风险。方法:随机将160位病人为预警评分组,应用修订后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方法对病人进行评分,恰当地评估出病人的病情,针对不同的评分结果实施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传统管理组的病人仍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将2组病人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采用T检验),以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结果:显示采用MEWS方法对急诊留观病人进行评分与传统管理相较,病人在留观期间出现病情变化时处理的及时性和病人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医疗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显示2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效果上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应用MEWS方法对急诊留观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简便、快捷,具有较高的价值。
邵立新金志芳俞珍凌琴袁军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留观病人
医患对话语言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医患对话语言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和效果评判。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月间开展全院性医患对话语言规范化培训的具体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培训后在具体工作中的效果。结果通过医患对话语言规范化培训后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都能做到使用规范性的用语;根据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培训后因医护人员服务语言不规范而引发的投诉比培训前下降20%,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结论医患对话语言规范化培训是对医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邵立新金志芳俞珍
关键词:医患对话语言
PDCA循环管理法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9
2010年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在我院门诊质量管理中,以提高医院门诊的管理水平。方法:应用PDCA管理中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循环法方法对我院门诊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全面的质量控制,对在循环管理中出现的缺陷和问题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高,将过去传统的管理方法改变为现在科学而有序的管理。经过管理实践后将两种管理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结果:通过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管理效果和统计数据对比显示,经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在门诊就诊病人的人数较上一年度有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有效投诉有明显的下降(P<0.05),挂号收费和取药的等候时间和特殊检查预约时间都有明显的缩短,门诊病人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P<0.05),这一些都反映了门诊整体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结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PDCA管理法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使门诊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多方面都有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可以继续应用和推广。
邵立新俞珍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
品管圈活动在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6
2012年
目的:通过尝试在医院质量管理和改进中推广品管圈活动,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院在各部门和科室推广品管圈实践活动,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各部门和科室按照"十个步骤"的具体要求自行组织品管圈活动,6个月为一个活动周期,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成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中所取得的经验。结果: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显示,本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具有广泛性,发动各科室和部门的成员自由组圈,寻找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时间节点,通过2年多的实践证明对在品管圈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解决的比例达到100%,使医疗和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结论: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充分调动了员工寻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在设定的时间节点内切实的解决了问题,有效的推动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邵立新俞珍钱萍
关键词:品管圈
应用PDCA循环法实施门诊质量管理的探讨
@@PDCA循环管理法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并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管理体系,又称戴明循...
邵立新俞珍徐建芳
关键词:PDCA循环法医院门诊质量管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