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立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高压症
  • 4篇静脉
  • 3篇门静脉
  • 3篇门脉
  • 3篇门脉高压
  • 3篇门脉高压症
  • 2篇断流
  • 2篇断流术
  • 2篇外科
  • 2篇门静脉高压
  • 2篇门静脉高压症
  • 2篇静脉高压
  • 2篇静脉高压症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断流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离断
  • 1篇血管离断术
  • 1篇血栓

机构

  • 5篇沈阳市第六人...

作者

  • 5篇何立
  • 3篇王玉文
  • 1篇李志祥
  • 1篇马景峰
  • 1篇董宏

传媒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地位变化
2007年
何立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内窥镜介入疗法肝移植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脉压与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脉压与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3-2010年276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资料,分析断流术前、术后门脉压力,术后门脉压力下降梯度与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为20.17%,血栓组患者术后门脉压水平低于非血栓组,门静脉压力下降梯度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脉压水平及门静脉压力下降梯度可预测门脉血栓形成,对于术后门脉压力较低和门脉压力下降梯度较大的患者,应加强对血栓的预防。
何立王玉文
关键词:断流术门静脉血栓形成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和分、断流联合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2008年间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1例和同期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对术后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期分、断流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率及腹水消失率优于单纯断流组(P<0.05)。单纯断流组术后再出血率为14.8%,高于分、断流联合术组的4.2%(P<0.05)。单纯断流组5例发生肝性脑病,占2.84%;分、断流联合组5例,占7.04%。结论分、断流联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疗效优于单纯断流术,但术后仍有较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单纯断流术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何立王玉文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疗效比较
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33例分析
2011年
目的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自199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3例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急诊手术0例,择期手术33例。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造血管架桥术(MCS)21例,再次断流术12例。手术死亡0例。2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0.5~8年。结论对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采取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出血停止后再行择期手术。尽量避免急诊手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造血管架桥术和断流术是较理想的术式。
何立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再出血
肝豆状核变性致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所致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例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评价该手术疗效。结果:3例于术后3~5年因肝性脑病死亡,余2例坚持驱铜治疗,生命质量显著提高,无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肝功处于Child-pugh A或B级,合并有显著门静脉高压症表现和(或)上消化道出血,且无肝移植治疗条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有效的对症处理,是药物驱铜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王玉文何立董宏马景峰李志祥司永仁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