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家骥

作品数:22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出血
  • 4篇引流
  • 4篇颅脑
  • 4篇脑出血
  • 3篇手术
  • 3篇细胞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动脉
  • 2篇血浆
  • 2篇血肿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因子
  • 2篇引流术
  • 2篇硬膜
  • 2篇治疗高血压脑...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19篇兰州市第二人...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0篇何家骥
  • 18篇魏进旺
  • 13篇梁启龙
  • 12篇杨君
  • 12篇贾创创
  • 10篇刘凯
  • 4篇张弘
  • 2篇潘云曦
  • 2篇张建生
  • 2篇林毅兴
  • 1篇张冬生
  • 1篇王经韬
  • 1篇姜晓萍
  • 1篇冉茂胜
  • 1篇唐忠斌
  • 1篇刘建平
  • 1篇张莉

传媒

  • 3篇甘肃医药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甘肃科技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解读被引量:2
2008年
美国成人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通过Medline检索截止2006年8月的相关文献,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陈述了脑出血的诊断、动脉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处理、脑出血内科并发症的治疗以及复发性脑出血的预防,并提供了最新的综合性推荐意见,包括对重组Ⅶ因子延缓早期出血的近期试验的讨论、对脑出血患者的撤销治疗和临终问题的分析、对自发性脑出血的各种外科手术方法的推荐。
冉茂胜魏进旺何家骥
关键词:脑出血手术
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
2009年
探讨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回顾性分析78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并进行手术前后对照,结果78例中侧突58例、脱垂并游离7例、椎体疝13例、钙化49例、合并神经纤维瘤2例;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往往不典型,如不仔细阅片,容易出现遗漏或误诊的现象,仔细阅片并结合临床,必要时进行CTM或MR I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张莉何家骥刘建平梁启龙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CT诊断
人工钛网支架应用于颅骨粉碎凹陷骨折整复成形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钛网整复严重粉碎凹陷颅骨骨折的手术效果. 方法 对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严重颅骨粉碎凹陷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 及随访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X线、CT、ECT等检查,了解颅骨的塑形情况及微粒骨的成活情况. 结果 本组21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颅骨成形术后严重并发症,塑形满意,微粒骨成活,患者均能正常工作及生活. 结论 人工钛网支架微粒骨整复成形术是一种治疗严重颅骨粉碎凹陷骨折的理想方法 ,术后塑形良好,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可消除单纯人工修补材料所产生的并发症.
梁启龙魏进旺王经韬何家骥刘凯杨君张弘贾创创
关键词:颅骨骨折
小骨窗开颅与立体定向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对比采用不同外科术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总结210例年龄〈85岁、GCS评分5~10分且出血量在40—80ml的患者,按小骨窗开颅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两种手术方式分为2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前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和和出血量、手术方式等因素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患者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再出血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远期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立体定向血肿穿刺与血肿开颅清除手术两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x2=0.669,P=0.413)和术后迟发再出血率(x2=O.321,P=1.000)无差异,两种术式术后远期生活能力无差异(Z=0.469,P=0.639)。对于脑出血后意识障碍Ⅱ~Ⅲ级、深部小血肿和重要功能区血肿的患者,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偏瘫开始恢复小于骨窗开颅(t=11.245,P=0.000)。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针对不同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早期采取个体化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杨君魏进旺梁启龙刘凯何家骥贾创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小骨窗开颅并发症疗效
枕骨大孔区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报告
2011年
患者,女性,25岁,因"摔倒后头痛、头晕20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 d走路时突然摔倒,之后出现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吞咽呛咳、耳鸣等特殊不适。于入院前13 d就诊于外院,行颅脑CT检查提示:枕骨大孔区以高密度为主主等高密度混杂占位性病变。
梁启龙魏进旺何家骥林毅兴潘云曦刘凯杨君张弘贾创创
关键词:枕骨大孔区支气管源性囊肿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联合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均行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检查和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水平检测。以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MRI、炎性因子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分型(颈动脉斑块合并脑卒中、颈动脉斑块及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患者的MRI影像学参数(MTT、TTP、CBF、CBV)以及hs-CRP、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联合炎性因子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脑血管造影术共检出缺血性脑卒中阳性59例、阴性39例;高分辨率MRI联合hs-CRP、BNP检出缺血性脑卒中阳性60例(含真阳性58例)、阴性38例(含真阴性37例),其准确度(96.94%)、灵敏度(98.31%)均较单一指标高(P<0.05)。颈动脉斑块合并脑卒中患者的MTT、TTP、hs-CRP、BNP水平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患者,CBF、CBV均低于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患者(P<0.05);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斑块患者的MRI影像学参数、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预测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0.89,高分辨率MRI联合炎性因子水平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其AUC为0.931,预测价值最高。结论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联合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更为灵敏、准确地诊断出疾病分型情况,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贾茂林梁启龙魏进旺何家骥杨君贾创创张弘杨海承金鑫王慧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缺血性脑卒中
钻孔引流治疗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被引量:26
2010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起病隐袭的独立性疾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10%。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7例,通过术中、术后良好的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魏进旺何家骥贾创创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引流治疗中老年人颅内血肿
糖皮质激素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的影响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GC/)对脑外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1β/)的影响。以证明糖皮质激素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机体的不利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
何家骥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颅脑外伤
文献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综合研究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对比不同时间窗内采用不同外科术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10例年龄〈85岁、GCS评分5~10分且出血量在40-80ml的患者,按小骨窗开颅手术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两种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从手术时间上分为6h以内、6~24h、24h以上6个亚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术前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和和出血量、手术方式(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对比)、手术时机等因素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患者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再出血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远期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1)立体定向血肿穿刺与开颅血肿清除两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X2=o.669,P=0.413〉0.05)和术后迟发再出血率(X2=0.321,P=1.000〉0.05),两种术式术后远期生活能力无统计学差异(Z=0.469,P=0.639〉0.05)。(2)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能力与手术时机选择密切相关,发病后6~24h接受手术的患者再出血率(X2=32,186,P=0.000〈0.05)及术后病残率(X2=7.799,P=0.020〈0.05)较其他时间窗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此时间窗内手术患者术后效果最佳。(3)对于脑出血后意识障碍Ⅱ~Ⅲ级、深部小血肿和重要功能区血肿的患者,立体定向小血肿穿刺振荡碎吸术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平均为(12.0±3.2)d,小于骨窗开颅时间(t=11.245,P=0.000〈0.01)。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针对不同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在早期(6-24h)分别采取个体化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杨君魏进旺梁启龙刘凯何家骥贾创创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手术后并发症
ω-3鱼油脂肪乳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制备急性CO中毒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ω-3鱼油脂肪乳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空气。尾静脉采血,用双球直管式技术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荧光偏振法测定大鼠红细胞膜偏振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鱼油脂肪乳组大鼠1、7、14d大鼠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1)。鱼油脂肪乳大鼠红细胞比容(HCT)较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7、14天时较生理盐水组大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油脂肪乳大鼠红细胞变形指数(DI)及红细胞刚性指数(IR)较生理盐水组大鼠1、7、14天时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乳组大鼠红细胞膜偏振度(P)较生理盐水组大鼠显著减小(P<0.05)。结论:鱼油脂肪乳可提高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红细胞变形性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善微循环减轻组织缺氧状态。
何家骥梁小青梁启龙魏进旺
关键词:Ω-3鱼油脂肪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流变红细胞膜流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