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志剑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房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多节段
  • 1篇血清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隐静脉
  • 1篇应力性
  • 1篇应力性骨折
  • 1篇营养血管
  • 1篇置入
  • 1篇入路
  • 1篇三角骨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血管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入路
  • 1篇疼痛

机构

  • 6篇房县人民医院
  • 2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太和医院

作者

  • 6篇任志剑
  • 2篇刘彬
  • 2篇周凡
  • 1篇周常燕
  • 1篇黄道耕
  • 1篇王学军
  • 1篇张江
  • 1篇佐艳
  • 1篇唐红波
  • 1篇柯文
  • 1篇周乐红
  • 1篇边竞
  • 1篇刘莉莉
  • 1篇陈文
  • 1篇刘茹
  • 1篇罗平
  • 1篇赵琴
  • 1篇王双
  • 1篇陈华星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7例骨盆髋臼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等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任志剑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
髌骨软骨退变分级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髌骨软骨退变分级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Outerbridge分级分为I、II、III、IV级(四组)。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比较患者间术前,术后膝前痛情况、KSS评分、髌骨评分情况。结果四组患者膝前痛程度较术前均减轻,四组患者间膝前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四组患者术后K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四组患者间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四组患者髌骨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四组患者间髌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对保留髌骨型TKA患者膝前痛的发生及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任志剑刘彬周凡
关键词: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疗效
踝关节镜下切除疼痛性距后三角骨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切除疼痛性距后三角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踝关节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对15例患者疼痛性距后三角骨行踝关节镜下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有踝关节后方疼痛,主动及被动跖屈时加重;术后均获随访(5~37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主观症状和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患者后踝部疼痛基本消失,AOFAS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72.8±3.4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5.5±4.2分(P<0.05)。患者主观满意度提示,优良率为93%。结论踝关节镜下切除疼痛性距后三角骨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和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陈文任志剑王学军边竞张江唐红波罗平刘茹刘莉莉周常燕柯文
关键词:踝关节关节镜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改进法的临床应用
2008年
目的观察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改进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9月至2008年5月,对小腿下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均应用吻合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改进法修复,切取皮瓣范围6 cm×4 cm^16 cm×12 cm。结果术后1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32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改进法是修复小腿下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任志剑佐艳黄道耕刘彬周乐红陈华星
关键词: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缺损
多节段椎弓根钉置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病,属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病范畴,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0.17%,对患者的脊柱和骶髂关节造成严重损伤,严重者会发生脊柱骨折[1-2]。研究[3-4]表明,多节段椎弓根钉置入法可增加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减少脊髓神经损伤,降低断钉和后凸畸形的发生[4]。
任志剑周凡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应力性骨折椎弓根钉
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为A组,同期的80例未发生神经损伤的腰椎骨折患者为B组,80例健康人员为C组,检测及比较三组受试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ASIA分级患者上述检测指标的水平。结果 A组和B组血清细胞因子中的白介素(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降钙素原(PCT)高于C组,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中的神经特异性希醇化酶(NSE)、硫化氢(H2S)及神经生长因子(NGF)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ASIA分级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且不同ASIA分级患者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应加强监测及干预。
任志剑赵琴王双
关键词:腰椎骨折神经损伤血清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