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品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洗钱
  • 5篇反洗钱
  • 3篇反洗钱制度
  • 3篇腐败
  • 2篇空间滞后模型
  • 1篇预付
  • 1篇预付卡
  • 1篇商业预付卡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市场化
  • 1篇象征性
  • 1篇居民储蓄
  • 1篇可疑交易
  • 1篇可疑交易报告
  • 1篇可疑交易报告...
  • 1篇交易
  • 1篇倍差法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6篇任品
  • 4篇唐朱昌
  • 3篇霍明

传媒

  • 2篇世界经济情况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南方经济
  • 1篇上海金融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金融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腐败与居民储蓄的影响
2014年
反洗钱制度通过打击洗钱犯罪来进一步遏制获取非法收益的上游腐败犯罪。本文通过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上游犯罪腐败的影响考察反洗钱的效果,同时,也进一步验证银行在执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时对自身业务产生的影响。本文利用面板VAR的方法对我国2004—2010年17个省份的腐败、居民储蓄以及可疑交易报告量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打击上游腐败犯罪方面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此外,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银行的储蓄业务也没有显著影响,但居民储蓄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唐朱昌霍明任品
关键词:可疑交易报告腐败居民储蓄VAR
论商业预付卡的风险防范及制度对策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名目繁多、用途广泛的预付卡遍布于各行各业,对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预付卡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以联华ok卡、斯玛特卡为代表的可以在众多特约商户中使用的多用途...
任品
关键词:预付卡反洗钱
文献传递
反洗钱制度决策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转型国家的研究视角
2016年
为了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国际组织FATF通过黑名单措施迫使所有国家都采纳反洗钱制度,但本文提出非胁迫因素也能推动反洗钱制度的扩散。本文引入政策扩散机制理论,分析了竞争机制、模仿机制和学习机制在转型国家反洗钱制度决策中的推动作用,并以空间滞后模型的实证方法验证了该理论假说。
唐朱昌任品
关键词:反洗钱制度空间滞后模型
中国反洗钱制度效率评价——基于对腐败影响的视角
2016年
反洗钱制度的标准化有利于其在各国推广和实施,但很难评估它在打击犯罪方面的效果。本文以反洗钱制度对腐败行为的影响为例,利用倍差法对我国反洗钱制度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反洗钱制度对抑制腐败犯罪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效果弱于政府机构改革对腐败的影响。此外,通过研究腐败案例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本文认为反洗钱制度存在“木桶效应”。
任品霍明
关键词:反洗钱制度腐败倍差法
腐败会抑制市场化程度吗?——基于省际面板经验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研究了腐败对市场化的作用机制及影响程度,认为市场竞争机制在腐败的作用下扭曲了企业的行为,使企业之间产生了不公平竞争,最终导致市场竞争机制无法实现优化资源配置能力。此外,本文对全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腐败对市场化进程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腐败滞后期的系数绝对值比当期腐败系数的绝对值小0.001,这意味着腐败对市场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在腐败行为不被打击的情况下,腐败对市场化影响的衰退速度较慢。
唐朱昌霍明任品
关键词:腐败市场化
反洗钱制度“象征性采纳”现象的原因分析——基于转型国家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反洗钱制度在全球迅速扩散,但由于执行成本较高,转型国家可能采纳反洗钱制度而不执行。文章认为转型国家采纳反洗钱制度的动机会影响反洗钱制度的有效性,构建了政策扩散理论模型,提出假说:政策扩散动机中的胁迫机制、竞争机制、模仿机制都可能导致反洗钱制度的"象征性采纳"现象,而学习机制不会导致这种现象;文章应用了空间滞后模型的实证方法验证了该假说。
唐朱昌任品
关键词:反洗钱制度空间滞后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