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培章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激光
  • 1篇动态阈值
  • 1篇信号重构
  • 1篇亚像素
  • 1篇亚像素定位
  • 1篇应力集中
  • 1篇三角法
  • 1篇伺服
  • 1篇伺服阀
  • 1篇去噪
  • 1篇去噪算法
  • 1篇阈值
  • 1篇阈值函数
  • 1篇位移传感器
  • 1篇系统刚度
  • 1篇线程
  • 1篇线程优先级
  • 1篇像素
  • 1篇小波

机构

  • 5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春汽车工业...
  • 1篇长春航空液压...

作者

  • 5篇于培章
  • 2篇孙伟
  • 2篇李振辉
  • 2篇孟凡一
  • 1篇庄琰
  • 1篇王德民
  • 1篇陈洪印
  • 1篇赵忠兴
  • 1篇宋洪烈
  • 1篇刘杨

传媒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液压与气动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齿轮参数激光测量系统刚度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齿轮是现代工业及制造业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为适应齿轮大批量生产及质量控制与检测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齿轮参数测量系统,系统刚度是保证齿轮参数激光测量系统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Solidworks与ANSYS Workbench的集成研发平台下,分别对齿轮参数激光测量系统的两种极限工况作了有限元静态分析,认为应力集中是造成系统刚度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平衡配重的方法,改变系统的应力分布,从而提高系统刚度。仿真试验表明:改进后该测量系统的激光测头处的总变形量减小至1.92μm,与改进前相比降低了57%,满足设计指标(3μm)要求,同时系统刚度得到了有效改善。
苏成志庄琰刘杨于培章李振辉
关键词:系统刚度应力集中
新阈值二进小波去噪算法在齿轮信号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在齿轮的激光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噪声源的影响,原始信号会出现特征信息弱化的现象,影响了齿轮检测的准确性。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传统软、硬阈值函数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阈值函数和二进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在该方法中构建了一个可以调节的新阈值函数,该阈值随二进小波分解系数的变化以指数形式动态调整,克服了传统硬阈值函数不连续和传统软阈值函数存在偏差的问题。经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信噪比和适用性具有明显的改善。
苏成志陈洪印孟凡一王德民于培章
关键词:二进小波变换动态阈值信号重构
车轮冲击结果差异性分析及修正
2012年
本文针对车轮冲击试验结果不一致问题,分析了造成试验结果差异性的原因,提出了通过检测冲击重锤末速度来修正冲击高度,补偿损失冲击能量的方法解决测试结果不一致的问题。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能量损失降低了99.6%,提高了不同试验机冲击能量的一致性。
赵忠兴苏成志孟凡一于培章宋洪烈孙伟
伺服阀特性测试信号采集同步性研究
2013年
在伺服阀特性测试中,信号采集的同步性直接关系到测试精度,乃至测试的成败。为了提高测试过程中信号采集的同步精度,该文建立了信号同步采集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造成信号不同步采集的一般原因,提出了采用统一板卡触发信号的方法实现数据采集卡之间的触发同步,采用统一时钟源的方法实现数据采集卡之间采样频率的同步,采用设置线程优先级的方法来减少读取数据过程中产生的延时误差,定义了用同步相对误差来评价采集系统的同步精度。伺服阀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的同步相对误差由改进前的2.22%降为0.015%,说明了该改进方法在提高伺服阀特性测试信号采集同步精度方面是有效的。
苏成志孙伟綦明于培章李振辉
关键词:伺服阀线程优先级
激光三角法位移检测误差分析及改进
本课题针对应用激光三角法进行齿轮参数检测时出现的位移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应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齿轮参数进行非接触测量时,测量精度容易受到被测齿面倾斜和粗糙度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减小倾斜和粗糙度引起的误差是提...
于培章
关键词:激光位移传感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