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导期
  • 2篇针刺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去甲肾上腺
  • 2篇去甲肾上腺素
  • 2篇亮啡肽
  • 2篇麻醉
  • 2篇麻醉诱导
  • 2篇麻醉诱导期
  • 2篇内啡肽
  • 2篇甲肾上腺素
  • 1篇电针
  • 1篇血浆
  • 1篇血浆Β-内啡...
  • 1篇血清
  • 1篇粘膜
  • 1篇粘膜损伤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机构

  • 6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丁秀娟
  • 4篇奚桂芳
  • 2篇李丽卿
  • 2篇江澄川
  • 2篇睢久红
  • 1篇徐声汉
  • 1篇周刚
  • 1篇张良栋
  • 1篇汪司右
  • 1篇桂金水
  • 1篇陆明康
  • 1篇范黎
  • 1篇陈商群
  • 1篇赵粹英
  • 1篇雎久红
  • 1篇徐明海
  • 1篇严华
  • 1篇方军

传媒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云南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89
  • 1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麻醉诱导期血浆内阿片肽含量的变化被引量:6
1995年
观察 63例外科手术病人在不同麻醉诱导期间血浆 β-内啡肽、亮啡肽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 ,结果表明针刺麻醉诱导期血浆 β-内啡肽和亮啡肽含量增加 ,提示针刺可以增加机体内阿片肽释放 ,且在外周血液中也有所反映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期间血浆β-内啡肽和亮啡肽有下降趋势 ,提示它们对机体内阿片肽释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针刺麻醉诱导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变化不明显 ,与全麻和硬麻组无明显差别 ,说明针刺麻醉期间机体植物神经系统稳定 。
奚桂芳江澄川陈永荣丁秀娟李丽卿
关键词:针刺麻醉Β内啡肽亮啡肽去甲肾上腺素
中医素质分型——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根据《内经》中以阴阳为纲,按人的心理和体格特征划分的中医火、金、土、水、木五种素质分型,对100例正常人和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并对其中21例正常人和27例病人作了CAMP和CGMP的测定。发现中医素质分型的分布在正常人中以火型为最多(45%),水型最少(9%);而病人中则以水型为多(38%),土型较少(13%)。实验表明病人中水型较多符合现代医学中内向素质的人易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观点。血浆环核苷酸在各型的变化为CAMP与CA/CG在偏阳与火型中增高,而在偏阴与水型中降低,符合CAMP的增高提示人体机能的兴奋,而降低则提示抑制的阴阳学说。
张良栋徐声汉陆明康周刚金舒白奚桂芳丁秀娟雎久红方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针刺对类风关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1993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且好发于青少年。其发病率在国外高达1%~2%,估计我国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人数可达百万之多。根据名老中医奚永江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观察到针刺治疗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明显的疗效。本文为探讨血清皮质醇在针刺治疗期间的变化规律,对31例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针刺治疗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丁秀娟奚桂芳睢久红
关键词:针刺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同麻醉诱导期血浆β-内啡肽(β-EP)、亮啡肽(LEK)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分析针麻(AA)39例、全麻(GA)11例和硬膜外麻醉(PA)13例,AA诱导20分钟前后及GA和PA用药前同用药20分钟后血浆中β-EP、LEK和NE含量的变化。AA诱导期血浆声EP和LEK含量增加(变化值:-87±113和-7±8pg/ml)和PA组(变化值:44±46和-15±8pg/ml)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奚桂芳丁秀娟李丽卿睢久红陈永荣江澄川陈商群
关键词:麻醉诱导期血浆Β-内啡肽亮啡肽
化脓灸对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1989年
哮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治疗哮喘的新药时有推出,但阻断哮喘或减少发病的方法更是病家所期望。笔者根据中医理论“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的治则采用祖传的化脓灸方法,在哮喘患者缓解期进行治疗,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在免疫学方面,也显示出有意义的结果,现就往年工作综合介绍如下:
严华时培凤王秀娟居贤水赵粹英桂金水徐明海丁秀娟汪司右
关键词:哮喘免疫功能化脓灸
电针小白鼠对化学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用电针连续刺激小白鼠后肢“足三里”穴区,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共10次。然后用20%NaCl溶液0.5毫升,经口腔灌入胃内,造成对胃粘膜的急性损伤。观察到电针Ⅱ组小鼠的胃粘膜损伤指数平均值为26.62±3.57;非电针...
欧阳紫蓉丁秀娟范黎雕久红陈恩萱
关键词:胃粘膜损伤小白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