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平
- 作品数:124 被引量:7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内源输入时盆地特征参数对盆地地震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沉积盆地对于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基于二维盆地计算模型,考虑震源位于模型内部的情况,利用高精度谱元法,通过对比不同模型下观测点的速度时程、峰值及放大系数,探究了盆地倾角、盆地深度对盆地地震动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内部震源输入时的盆地响应特征与平面波入射的结果存在差异:(1)沉积盆地倾角改变会显著影响盆地边缘的地震动响应,但无一致规律,而盆地中心区域的地震动受此影响较小;(2)沉积盆地深度增加时,盆地中心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及放大系数减小,而盆地边缘区域的地震动放大效应逐渐增强。同时,盆地边缘产生的次生面波的幅值逐渐增大。
- 丁海平吕思东于彦彦
- 关键词:沉积盆地内源谱元法
- 圆弧形沉积谷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地震响应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详细介绍了求解复杂地形在地震波作用下无量纲频率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方法,并通过与解析解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采用本文的方法,计算了圆弧形沉积谷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的地震响应,分析了沉积谷地厚度、地震波入射角度和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谷地上方的放大系数明显比两侧的大,两侧的放大系数受沉积谷地的影响较小。(2)相对于半圆形沉积河谷,浅圆弧形沉积谷地在无量纲频率η较小时的放大系数较小,高频差别不大。(3)入射角度对放大系数β有影响,特别是当无量纲频率η较小时,随着频率的增大,β有增大,且峰值向入射波的异侧有少许偏移。(4)层状半空间沉积谷地的β比均匀半空间沉积谷地的大。
- 蔡曼琳丁海平于彦彦
- 关键词:数值模拟傅里叶变换
- 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EMFEM耦合模拟方法
- 2025年
- 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合理有效的地震动输入非常关键.基于分区计算思想,发展了一种谱元和有限元耦合的两步模拟方法.首先,采用谱元法(SEM)结合多次透射公式(MTF),模拟平面波入射下仅含局部场地模型内部缩减计算域边界区节点的位移时程.结合谱元法的特点此时可采用只需满足背景场地模型模拟精度要求的相对粗略的网格.其次,将上述位移时程直接施加于土-结构计算域的边界区节点完成地震动输入,采用有限元法(FEM)模拟土-结构系统的动力反应.此时可对结构域采用精细化网格建模,并基于MTF实现结构引起的外行散射波的吸收.相比传统域分解法(DRM),方法省去了地震动输入所需的人工边界处等效节点力的计算而直接实现位移时程输入,且对不同属性介质可采用相同的计算式而无需修改.基于均匀半空间模型、盆地场地模型和地表局部凹陷模型采用整体方法解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同时讨论了子区域选取形状及多次透射公式阶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考虑盆地效应与否时地铁车站模型和地上框架结构模型在时域和频域内地震动反应的对比,验证了进行结构地震反应模拟时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重要性.
- 于彦彦刘梦娇丁海平
- 关键词:结构地震反应谱元法有限元法
-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不同阻尼取值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5
- 2013年
- 由于时域、频域分析中阻尼的选取方法不同,其计算结果有时会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对不同厚度的单一均匀土层和多层土层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比较了目前常用的不同Rayleigh阻尼系数的时域结果和频域等效线性化结果,指出影响阻尼系数的不同目标频率的选取是时域计算结果异同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由频域分析中的滞回阻尼比确定时域分析中的Rayleigh阻尼系数的方法,从而为利用滞回阻尼在时域分析中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依据。为了减少时域与频域计算结果的误差,最好采用完整的Rayleigh阻尼公式,且目标频率选取土层的第1和第3阶自振频率。
- 马俊玲丁海平
- 关键词:滞回阻尼等效线性化土层地震反应
- 三维非均质土中粘弹性桩-土纵向耦合振动响应被引量:9
- 2011年
- 在考虑土体三维非均质性情况下,对变截面粘弹性桩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结合边界条件,利用复刚度传递平面应变土体模型求得纵向不同性质桩侧土层的复刚度,进而对各段变截面桩身从下往上逐段推导得到单桩桩顶受纵向激振力作用下的桩基振动的频域响应解析解;然后,利用卷积定理和Fourier逆变换得到桩顶的时域响应半解析解;最后,研究分析桩土参数对桩顶动力响应的影响,得到了桩顶频域和时域响应的规律性,为桩基础的抗震设计和桩的完整性检测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杨冬英王奎华丁海平
- 土-结构相互作用通用程序的改进被引量:14
- 1999年
- 本文提出了用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透射边界替换通用程序FLUSH中-致边界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二阶透射边界与一致边界具有相当的精度。改进后的程序WMNS-Fl比FLUSH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实用性。
- 丁海平廖振鹏周正华
-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透射边界
- P波斜入射陡坎地形对地面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针对陡坎地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陡坎地形在P波斜入射时,入射角度θ、坡角α和入射方向变化等参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陡坎底部到陡坎顶部,放大系数逐渐增大,而入射角度、坡角和入射方向没有影响。(2)入射角度θ一定时,无论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还是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陡坎上侧的放大系数大于陡坎下侧的放大系数。同时,放大系数随着坡角α的增大而增大。(3)坡角α不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z分量的放大系数则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4)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放大系数最大值基本在陡坎上侧边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放大系数最大值并没出现在陡坎上侧边缘,坡角越大,偏离越大。(5)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比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的大,z分量变化不大。
- 丁海平于彦彦郑志法
- SV波斜入射陡坎地形对地面运动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在SV波斜入射时,入射角度θ、入射方向和陡坎坡角α等参数变化对陡坎场地地表震动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影响。结果表明:1)对x分量,从陡坎底部到陡坎顶部,放大系数逐渐增大,入射角度、坡角和入射方向没有影响;对z分量,放大系数分布规律相对复杂。2)入射角度θ一定时,无论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还是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陡坎上侧的放大系数大于陡坎下侧的放大系数。同时,放大系数随着坡角α的增大而增大。3)坡角α不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z分量的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4)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x分量放大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与输入波有关,但最大值基本在陡坎上侧边缘。z分量放大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的位置无一致规律。5)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比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的小,z分量与之相反。
- 顾亮丁海平于彦彦
- 多维地震动输入下沉积盆地地震效应对比研究
- 2025年
- 对于盆地等局部不均匀场地在平面波入射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多假定地震动为单一波型(SV波、SH波或P波)输入,而实际入射的地震动一般为多向耦合的震动。文中基于谱元法模拟了三维半椭球形沉积盆地在平面波垂直入射下的地震动响应,通过分析地表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分布、地表点剖面时程以及特征频率处的反应谱比分布,对比研究了多维地震动输入下沉积盆地的地震动放大特征。结果表明:输入双向水平地震激励相比输入单向水平地震激励对盆地内地震动有明显放大作用,最大放大系数可达1.87。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同时输入的影响后,会显著改变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分布特征,双向输入时沿各向传播的波的叠加干涉使得加速度峰值呈不对称分布。双向地震动作用使得波传播特征变得更加复杂,最强烈地震动的位置发生改变。双向输入除对反应谱值有放大外,对其卓越周期的分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 熊甜慧于彦彦丁海平
- 关键词:谱元法平面波
- 桥梁-桩-土相互作用三维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被引量:8
- 2008年
- 利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LS-DYNA及其并行运算功能,提出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考虑SSI效应的三维整体时程反应分析方法,比较了考虑桥梁结构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情形的计算结果,并对其计算效率进行了探讨。
- 鲍宸民丁海平李纬张冬茵
- 关键词:ANSYS/LS-DYNA并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