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小芳

作品数:36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0篇儿童
  • 10篇呼吸道感染
  • 10篇病毒
  • 9篇急性
  • 8篇下呼吸道
  • 8篇下呼吸道感染
  • 7篇气管
  • 7篇住院
  • 7篇急性下呼吸道...
  • 6篇支气管
  • 6篇住院儿童
  • 5篇细胞
  • 4篇人博卡病毒
  • 4篇肺炎
  • 4篇病原学分析
  • 4篇博卡病毒
  • 3篇早产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患儿

机构

  • 36篇湖南省人民医...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36篇丁小芳
  • 35篇钟礼立
  • 24篇张兵
  • 20篇黄寒
  • 16篇林琳
  • 12篇肖霓光
  • 8篇谢志萍
  • 8篇陈敏
  • 7篇李嘉
  • 7篇段招军
  • 6篇高寒春
  • 5篇梁沫
  • 4篇侯云德
  • 4篇彭力
  • 4篇曾赛珍
  • 4篇林小娟
  • 4篇周琼华
  • 3篇谢乐云
  • 3篇宋靖荣
  • 3篇赵辛

传媒

  • 9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支原体脂质膜蛋白和脂多糖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SPLUNC1基因表达的差异
:比较不同浓度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MP-LAMPs)和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s)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1(SPLUNC1)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SPLUNC1在呼吸道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
肖丁良钟礼立黄寒李云谢乐云丁小芳
关键词:脂多糖基因表达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的价值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博卡病毒1-3(HBoV1-3)的方法 ,与普通PCR比较;运用该方法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住院儿童的鼻咽抽吸物(NPAs)标本进行HBoV检测及测序分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
张菲丁小芳林琳熊洁彭颖王娟段招军张兵钟礼立谢志萍高寒春肖霓光曾赛珍赵辛彭力
关键词:人博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率
10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的病毒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断为重症CAP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100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及冠状病毒HKU1(HCoV-HKU1),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巢式PCR方法检测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证实。结果 100份重症CAP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82例(82.0%),其中RSV检出率最高,为37.0%,其次为HBoV 25.0%和HRV 18.0%。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oV阳性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毒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6,P<0.01),尤以0~6月龄组检出率最高。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9,P=0.021),以秋冬季检出率最高。有2种及以上病毒协同感染率为32.0%,RSV的协同感染率最高,依次是HBoV、HRV、PIV-3。结论病毒感染是重症CAP患儿的重要病因,其中RSV是最常见病毒病原,其次为HBoV和HRV;病毒检出率以0~6月龄组最高;秋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且病毒协同感染率较高。
丁小芳张兵钟礼立肖霓光周琼华段招军谢志平高寒春
关键词:肺炎病毒儿童
人博卡病毒载量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人类博卡病毒(HBoV)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并探讨HBoV载量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抽吸物(NPAs)1 554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种RNA病毒和ADV、HBoV 2种DNA病毒,并同时检测HBoV阳性患儿的病毒载量。结果 1 554份标本中1 212份(77.99%)检出病毒,275份(17.70%)HBoV检出阳性。HBoV阳性病例中<3岁者占94.9%,男性多于女性。275例HBoV阳性病例中,单一感染45例(16.36%),混合感染230例(83.64%),两者病毒载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发热症状的HBoV阳性患儿病毒载量高于无发热者,有喘息症状的病毒载量高于无喘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V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病毒载量高的患儿,临床更易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但疾病严重程度及混合感染与病毒载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丁小芳张兵钟礼立谢乐云肖霓光
关键词:人博卡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载量儿童
利多卡因对高氧暴露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SPA、SPB、SPC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Lido)对高氧所致的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早产大鼠AECⅡ随机分为4组:空气(Air)组、高氧(HO)组、Air+Lido组、HO+Lido组。HO、HO+Lido组在更换培养液后按5 L/min通入95%O2-5%CO2的高纯混合气,10 min后密封。Air+Lido、HO+Lido组在更换培养液时加入20μg/ml的Lido,各组均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收集各组细胞,运用Real-Time PCR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A、SPB、SPC mRNA的表达。结果 HO组SPA、SPB、SPC mRNA表达低于Air组(P<0.01);Air+Lido组SPA、SPB、SPC mRNA表达高于Air组(P<0.01);HO+Lido组SPA、SPB、SPC mRNA高于HO组(P<0.01),但低于Air组(P<0.01)。结论高氧可导致早产大鼠AECⅡSPA、SPB、SPC mRNA表达下调,Lido能逆转上述改变。Lido对高氧所致早产鼠AECⅡ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丁小芳钟礼立张兵李嘉
关键词:利多卡因早产
囊性纤维化1例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分析
目的 报道1例通过基因诊断确诊的囊性纤维化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针对经CFTR基因突变分析明确诊断的1例囊性纤维化患儿,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男,11岁,汉,湖南永州人,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入...
钟礼立黄寒林琳张兵丁小芳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3例临床分析
丁小芳钟礼立张兵黄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多瘤病毒检测及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的感染现状及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长沙地区773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样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方法进行WUPyV和KIPyV基因检测,并将PCR阳性产物测序,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73例样本中,多瘤病毒阳性53例(6.8%),其中WUPyV 39例(5.0%),KIPyV14例(1.8%)。所测得的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中已知的WUPyV与KIPyV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3%~100%、95%~100%。结论 WUPyV和KIPyV可能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较重要病原之一,且与其他病毒引起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
肖霓光张兵段招军谢志萍钟礼立高寒春丁小芳李嘉宋靖荣侯云德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多瘤病毒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p38MAPK水平与Th1和Th2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 描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中住院治疗患儿临床特征及初步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水平与Th1和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进行鼻咽拭子检查的154例RSV感染患儿为RSV组,并进一步根据是否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相关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等将154例RSV感染患儿分为特应征组(74例)和非特应征组(80例)。提取整理入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报告等,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RSV组及RSV+SB202190(p38MAPK抑制剂)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38MAPK mRNA水平及ELISA法检测部分细胞因子表达。并通过ELISA法测定p38MAPK蛋白水平及采用流式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法测定Th1和Th2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RSV组P38MAPK mRNA水平及白细胞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的分泌明显增加(P<0.05)。而相对于RSV组,RSV+SB202190组P38MAPK mRNA的表达及IL-4、IL-5、IFN-γ的分泌量显著减少(P<0.05)。与非特应征组比较,特应征组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IL)-4、、IL-4/IFN-γ、p38MAPK水平及IgE升高比例明显增多(P<0.05)。而特应征组较非特应征组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提示p38MAPK与IL-4、IL-4/IFN-γ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8、0.68,P<0.05)。结论 p38MAPK可能通过调控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参与RSV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
彭力钟礼立李芳彩刘瑶丁小芳林小娟杨图宏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P38MAPK细胞因子
一个恶性石骨症家系的临床和遗传性分析及文献复习
刘丹钟礼立张兵丁小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