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湘玲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的Typodont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在Typodont模型上,模拟临床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的过程,研究不同部位支抗对上前牙压低效果的影响。方法制作上前牙槽骨垂直发育过度的标准Typodont模型42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4个。A组在中切牙间植入微种植体,B组在中切牙和侧切牙间植入微种植体,C组在侧切牙和尖牙间植入微种植体,应用镍钛螺簧施0.98N(100g)力压低上前牙。应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牙齿标记点的三维位置并获得点云数据,Imageware12软件测量牙齿的压低量及唇(颊)倾斜度,并同时拟合牙弓曲线,研究牙弓及[牙合]平面的变化。结果①三组中上前牙均有不同程度的压低(0.9220mm±0.3037mm~5.2354mm±0.9620mm),中切牙的压低量〉侧切牙〉尖牙,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前,压低效果越明显。②所有牙齿均向前移动,上前牙有不同程度的唇倾,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后,牙齿向前移动越少,唇倾越少。③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后,牙弓及[牙合]平面的变化越小。结论①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压低上前牙,上磨牙并未伸长。②微种植体的位置越靠后,上前牙的压低量越小,唇倾越少,牙弓变化及[牙合]平面角减少的趋势越小。反之亦然。
- 麦志辉艾虹卢红飞黄晓龙湘玲
-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
- 摇椅弓与上颌平面导板打开深覆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比较在相近的深覆病例中,使用摇椅弓与上颌平面导板打开深覆牙合机制的异同点。[方法]青少年安氏Ⅰ类错伴前牙深覆Ⅲ°不拔牙患者共32例,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摇椅弓打开深覆,对照组使用上颌平面导板打开深覆(?),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面导板组下切牙均唇倾较多,下磨牙升高较多,摇椅弓组的上、下切牙压入量较大,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常规使用摇椅弓打开深覆,操作相对简便,也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平面导板则在部分患者咬合过紧,影响托槽粘结或纠正锁颌的情况下使用,
- 卢红飞艾虹麦志辉李思萍龙湘玲
- 关键词:深覆[牙合]摇椅弓平面导板头影测量
- 前方牵引治疗后上颌骨及上颌窦变化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将新标志点应用于分析安氏Ⅲ类骨性错青少年病例上颌前牵引矫治前后硬组织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方法矫治的骨性Ⅲ类错青少年病例为实验组,选择12例骨性Ⅰ类个别前牙反颌未进行上颌前方牵引的青少年病例为对照组,加用上颌窦前后径、上颌窦前壁厚度以及上颌窦中点这三个新标志点对矫治前后的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其结果经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矫治前后上颌窦前后径平均增加2.25mm,上颌窦前壁厚度平均增加2mm(P<0.05),上颌窦中点在SN上的垂足及上颌窦前壁厚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传统的上颌骨测量项目,加上上颌窦中点、上颌窦前后径以及上颌窦前壁厚度这三个新标志点,能更为全面地综合分析上颌骨的变化。
- 卢红飞麦志辉艾虹龙湘玲
- 关键词:上颌前牵引头影测量上颌窦标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