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飚

作品数:19 被引量:509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政府
  • 4篇地方政府
  • 2篇地方政府创新
  • 2篇政府创新
  • 2篇知识
  • 2篇知识体系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治理
  • 2篇社会治理创新
  • 2篇识体
  • 2篇扩散
  • 2篇公共管理
  • 2篇公共政策
  • 2篇国公
  • 1篇当代中国社会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息技术革命
  • 1篇学术体系
  • 1篇议事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18篇黄飚
  • 9篇郁建兴
  • 2篇高翔
  • 2篇沈永东
  • 1篇谈婕
  • 1篇吴结兵
  • 1篇王诗宗
  • 1篇李琼

传媒

  • 4篇政治学研究
  • 3篇治理研究
  • 2篇管理世界
  • 1篇新华文摘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公共管理与政...
  • 1篇人民周刊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政府在社会抗争事件中的“摆平”策略被引量:61
2016年
抗争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解释概念。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公民及公民社会立场,较少关注抗争事件中另一个重要行动者——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内在策略。少数探讨抗争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则主要关注地方政府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注重对微观过程的分析与解释,而较少涉及具体有效的行为策略。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社会抗争事件时主要运用了"摆平"的行为策略,即地方政府较为被动、消极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根据对特定社会抗争事件是否超出管辖范围的可能性估计,选择性进行应对;在应对社会抗争事件时,运用拖延、收买、欺瞒、要挟、限制自由等方式,尽量实现属地社会表面上的暂时性稳定。这是因为,受到"上下分治"以及"经济发展主义"和"有限任期"、"一票否决"等体制机制的共同影响,地方政府运用制度框架内的方式应对社会抗争的动力较小,甚至无法使用。同时,刚性压制的方式受到了中央的严格控制,并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抗争。
郁建兴黄飚
关键词:抗争政治地方政府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基于浙江省11市《实施方案》的文本研究被引量:23
2022年
共同富裕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引和地方层面的差异化设计与执行。在中央战略框架之下,地方如何因地制宜细化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设计共同富裕的政策路径?本文基于浙江11个设区市的共同富裕建设《实施方案》的文本研究发现,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各地对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有先富引领、特色示范、后发跨越等三种类型,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创富、推进生态富民惠民、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融合发展共富、畅通内外循环聚富、数字化改革重塑社会治理、跨区域协作和实现精神富足等九大政策路径。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可以归纳为“省级整体示范下的地方差异竞争”模式,该模式对于全国各地推进共同富裕以及理解当代中国政府在复杂治理目标中的政策执行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郁建兴郁建兴黄飚
关键词:文本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2023)的分析
2025年
社会治理创新扩散是共享社会治理智慧的重要手段,对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已有关于社会治理创新扩散的研究主要聚焦区域层面的解释因素,缺乏对创新特征属性的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特征属性影响社会治理创新扩散的分析框架,依托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2023)数据库,实证检验社会治理创新的特征属性对其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由党委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创新更容易扩散,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相较于县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更易扩散;以完善体制机制为目标、以管理流程为对象的创新更易扩散;被写入政府文件、列入试点以及获得更多媒体关注的创新更易扩散。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扩散总体上遵循党委政府主导、学习采纳制度管理经验为主,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相互借鉴,县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各自探索的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扩散,应充分考虑创新扩散的适用性,构建“领跑-跟跑”并重的激励制度,用好制度化、试点和媒体等工具,通过建立创新工具包、打造平台型社会治理制度,构建社会治理创新扩散的良好生态。
郁建兴陈一萱李拓黄飚
关键词:社会治理扩散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可持续的过程机制——基于E市G区“红茶议事会”的案例分析
2025年
创新可持续是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创造公共价值和实现“善治”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何以可持续?已有研究或总结创新可持续的模式类型,或探索创新可持续的宏观影响因素,鲜有研究从时序视角剖析创新可持续的中微观影响因素与过程机制。本研究通过分析E市G区“红茶议事会”创新的持续过程,发现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可持续性受到创新绩效、使用者认同、自上而下政治关注、组织自身收益四个要素的影响。创新绩效是创新可持续的首要因素,良好的创新绩效进一步带来使用者认同和自上而下政治关注。组织延续创新的收益与搁置创新另谋新篇的成本维持了较为稳定的鲜明对比,推动完善既有创新的稳定预期收益,不断驱动组织持续开展这一创新。基于此,本文建构了一个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可持续的机制模型,尝试为解释创新可持续提供一个可供修正的基础性框架。
黄飚褚庆捷张彤
关键词:创新绩效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化——基于“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的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社会治理创新制度化是社会治理经验嵌入常态化治理的重要支撑,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在界定创新制度化内涵的基础上,依托“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数据库,探讨社会治理创新制度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由政府或社会组织作为主体发起,聚焦基层、县域或市域层面,以完善体制机制或提升治理能力为目标,推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法治保障或科技支撑之一并有公益资助的社会治理创新更可能得到纵向制度化;由市场主体发起,以完善体制机制或提升治理能力为目标,着重创新法治保障或科技支撑方式并有财政拨款、社会筹资或公益资助的社会治理创新更易实现横向制度化;社会治理创新经费来源渠道越多,越难实现制度化;创新点数量的增加,无益于制度化。未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化,应提高创新主体的经验提炼能力,优化创新点的层次性,鼓励政府以外资金支持的社会治理创新。
郁建兴郁建兴沈永东沈永东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制度化
试点:一种重要的中国公共政策机制被引量:7
2024年
试点是根植于中国的公共政策机制,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关键词之一。试点显著区别于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政策过程,它越过了大量有关议程设置与方案选择的政策讨论。政府通过试点在正式实施一项政策之前授意少部分地方先行实践,检验模糊政策目标的适切性或探索实现政策目标的工具与路径。试点降低了政策争论导致悬而未决的可能,减少了直接推行一项政策的调适成本和潜在风险,是中国公共政策适应性的重要来源。试点并非总能取得预期效果,但当代中国的结构条件和制度基础较好地支撑了试点在总体上的有效性。面向建构中国自主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目标,有关试点的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厘清试点概念,揭示试点背后的多重逻辑,抽象开展试点的原则。
黄飚
关键词:公共政策
数字时代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革命被引量:80
2023年
科技革命通过影响公共管理的实践场域与技术能力,而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互相表征。以往,科技革命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呈现弱连接状态。进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单元,推动数字革命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变革之间建立强连接。一方面,数据驱动的新模式系统地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行方式,重新定义公共管理需要回应的治理难题。另一方面,数据贯通了公共管理的实践场域、治理工具和分析方法,凸显基于数据和算法的研究工作流模式在公共治理工具选取和公共管理知识增长中的优先地位。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挑战了理论驱动在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当然这不意味着基础假设在公共管理新研究范式中居于次要或从属地位。公共管理研究者仍然需要通过确立数据和算法治理的基础规则,确保数据和算法驱动的实践合法性和研究可行性。数据及其治理构成了科技革命和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双向塑造的强连接纽带。
郁建兴郁建兴高翔王诗宗黄飚黄飚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范式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
客观绩效、线上服务供给与民众满意度:一项调查实验被引量:3
2023年
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正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民众为中心"转型,提高服务绩效成为提升民众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共管理理论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高的客观绩效是否带来高的民众满意度?已有研究形成了两种竞争性观点。结合当代中国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本研究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为语境,运用调查实验法探究客观绩效对民众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服务供给方式由线下转变为线上对绩效与满意度关系的型塑。研究发现,高客观绩效会带来高的民众满意度;而当政府服务供给由线下转为线上时,相同的高客观绩效并不会带来更高的民众满意度。这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供给的客观绩效来提升民众满意度,但服务供给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并不能自然带来满意度提升。政府需要进一步关注线上服务供给设计以真正降低使用者成本,以及线上服务供给可能加剧的满意度分布不平等问题。
黄飚张彤
关键词:民众满意度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适用性被引量:36
2015年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是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聚焦于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微观过程,但是,并不是有效的地方政府创新都适合扩散。根据创新的本质进行划分,目前的地方政府创新可以分为目标创新与工具创新。目标创新扩散的适用性标准在于特定创新是否满足其他地方政府治理需求,而工具创新扩散的适用性标准在于移植或借鉴特定创新所需要的调试成本是否小于地方政府自身创新的成本。
郁建兴黄飚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扩散
“整体智治”:公共治理创新与信息技术革命互动融合被引量:33
2020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一论断蕴含着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共治理有效性的目标指向。而提升公共治理有效性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足。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郁建兴黄飚
关键词:信息技术革命公共治理智慧化指挥中心信息不对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