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妹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可调节压力的充气式腹带
- 一种可调节压力的充气式腹带,包括弹性腹带,弹性腹带的两端各自设置有固定装置,弹性腹带上固定设置有气囊袋,气囊袋中设置有气囊,气囊的进气口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有一个三通接头的出气口,三通接头的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二气管连接有充气装...
- 黄妹吴民玮王可欣张海芹
- 文献传递
- 床上康复操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床上康复操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7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胃肠功能恢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床上康复操锻炼;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7 d内腹胀、恶心呕吐、术后吻合瘘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过程中6例失访,最终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床上康复操能够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降低腹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黄妹余跃天崔勤张晨程亚凤
- 关键词:直肠癌
- 新型中空硅橡胶睾丸假体移植术治疗睾丸缺失的临床体会(附13例报告)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新型中空硅橡胶睾丸假体阴囊移植术治疗男性睾丸缺失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临床选择13例睾丸缺失者行睾丸假体植入术,包括:前列腺癌睾丸去势术2例、睾丸癌根治术5例、1侧无睾症2例、双侧无睾症1例、睾丸扭转坏死1例、睾丸萎缩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1例。睾丸假体为国产中空硅橡胶假体,13例中有4例在睾丸切除同时进行假体植入,另9例植入时间在睾丸切除6个月后;假体均为硅橡胶材料,睾丸假体的大小根据患者阴囊可容纳的空间及对侧睾丸大小来选择。结果13例术后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6个月后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对植入睾丸假体后的阴囊外观及大小感到非常满意;对植入假体的重量:7例感到非常满意,5例感到较满意。全组无假体破裂及排异反应病例。结论新型中空硅橡胶睾丸假体阴囊移植术治疗男性睾丸缺失能满足患者外观及心理的需要,临床表明安全有效。但长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设计更舒适及有功能的缓释型睾丸假体还需进一步研究。
- 朱扬进宁晔陈慧兴平萍黄妹徐迪萍薄隽杰黄翼然李铮
- 关键词:睾丸切除
- 2018—2022年肝移植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肝移植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征,为有效防控肝移植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肝移植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发病率、发病趋势、感染部位、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监测3762例肝移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6例、133例次,发病率为2.82%,例次发病率为3.54%,各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感染主要发生在入住监护病房2周内,占85.85%;感染部位主要包括血液系统(26.32%)、呼吸系统(22.56%)和手术部位(19.55%);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插管和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分别为85.77%、70.58%、40.8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分别为0.54‰、0.33‰、1.84‰。共检出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38.17%,革兰阳性菌占29.77%,前三位病原体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5.27%)、屎肠球菌(11.45%)、鲍曼不动杆菌(9.16%)。结论应针对肝移植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特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遏制细菌耐药,减少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
- 杨亚丁佳燕黄妹陆峰沈瑞红秦娟秀周文琴傅小芳班海群邓羽霄郑军华
- 关键词: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病原体耐药性肝移植
-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PCNL)的护理体会
- 目的:通过观察和随访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探讨PCNL术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2005年9月~2006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病区收治行PCNL术患者128例(男72例,女56例,年龄26...
- 黄妹
- 关键词:护理体会
- 文献传递
- 2018-2022年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器械相关感染和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ICU患者9422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77%,例次发病率为3.77%,医院感染发病率在2018-202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间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主要分布在呼吸系统(28.22%)、血液系统(23.93%)和泌尿系统(17.48%).中央静脉插管、尿道插管、呼吸机插管使用率分别为62.44%、68.41%、57.09%,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分别为0.39‰、1.65‰、1.45‰;2018-2021年VAP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共分离344株病原菌,居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真菌(22.09%)、鲍氏不动杆菌(21.22%)和肺炎克雷伯菌(10.17%).结论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VAP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监测和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 杨亚孙艺文黄妹陆峰蔡冰超沈瑞红袁雅赟张志贇秦娟秀厉燕周文琴傅小芳班海群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
- 2014—2022年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24年
- 目的 观察多模式手卫生干预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以及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2022年,某三甲医院感染控制团队对全院医务人员实施多模式手卫生干预,回顾性分析手卫生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 病房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呈稳定上升趋势;手卫生依从率从2014年64.98%提高到2022年85.01%(P<0.00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从1.21%下降至0.83%(P<0.05),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369,P=0.027)。各季度不同区域及不同岗位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有所提高(P<0.001)。各季度5个时刻手卫生依从率中,无菌操作前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小幅波动;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呈上升趋势;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体液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在2020年之后有所下降(P<0.001)。结论 多模式手卫生干预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丁佳燕沈瑞红周文琴袁雅赟黄妹杨亚蔡冰超班海群傅小芳
-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病率
-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不同通风消毒模式下空气气溶胶净化效果
- 2025年
- 目的调查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真实工作状态下空气气溶胶变化以及不同通风消毒模式下气溶胶净化效果。方法2023年5-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镜清洗消毒室真实工作状态(空调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均开启)下,于8~16时每间隔1 h采集空气,检测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含量。在清洗消毒室最繁忙时刻,分别在空调系统、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或自然通风条件下,在开启前、工作0.5、1和2 h后采集清洗消毒室空气,检测其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含量。结果真实工作状态下,各时段PM_(0.5)含量均符合ISO9级洁净室标准(≤35200颗/L),浮游菌含量也符合Ⅲ类环境要求(≤500 CFU/m^(3))。通风2 h后,这3种通风消毒方法对PM_(0.5)和微生物的含量都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其中空气消毒机组颗粒物和微生物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空调组,自然通风组下降最少。不同时刻三组间颗粒物浓度和微生物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仅空气消毒机组通风2 h与0、0.5和1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启空调系统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颗粒物和微生物含量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但具体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今后可借助智能化手段,实施多中心动态监测研究,为清洗消毒室的通风消毒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 阎思瑾宋燕陆峰黄诗雯丁佳燕黄妹傅小芳赵丽娜张艳班海群
- 关键词:空调系统
- 集束化干预措施对神经外科ICU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评估集束化干预措施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NICU医院感染、导管使用及相关感染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ITS)方法分析集束化干预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的效果。结果研究期间,感染发病率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91.978,P<0.001)。ITS分析显示,尿道插管使用率干预后仅存在下降趋势(β_(2)=-0.667,P=0.042);呼吸机插管使用率干预后仅有水平下降(β_(3)=-26.375,P<0.001);中央静脉插管使用率干预前呈下降趋势(β_(1)=-2.525,P<0.001),干预后没有明显变化。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水平下降(RR=0.268,95%CI:0.124~0.581),但斜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R=0.912,95%CI:0.730~1.14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呈下降趋势(RR=0.796,95%CI:0.647~0.975),但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R=1.543,95%CI:0.816~3.005)。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呈下降趋势(RR=0.829,95%CI:0.767~0.895),但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R=0.817,95%CI:0.595~1.114)。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且不同导管感染发病率在干预后的变化趋势不同,提示在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导管相关感染的特点,持续优化感染控制策略。
- 杨亚黄妹丁佳燕傅小芳郑宇班海群
-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感染
- 一起疑似聚集性艰难梭菌感染的调查与干预
- 2025年
- 目的 调查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方法 调查2023年2月6日—3月8日某医院感染科检出艰难梭菌阳性的患者,通过查阅病历,分析患者入院时间、疾病诊断、转科情况、腹泻发生时间和检测阳性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描述流行病学特征,并对现场环境和相关人员手进行艰难梭菌采样,查找原因并制订干预措施。结果 2023年2月6日—3月8日共发生6例艰难梭菌阳性腹泻患者,均具有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例为社区感染,5例为医院感染;6例患者发病时间相距较远,且病区之间也无交叉,未表现出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采集51份环境卫生学样本,均未检出艰难梭菌。6例患者经过治疗均无腹泻症状,该病区之后也未再出现新发病例。结论 重点科室应加强监测,一旦出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尤其是聚集性发病时,及时向感染控制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及消毒措施,避免引起扩散。
- 阎思瑾陆峰杨亚黄妹傅小芳赵丽娜项文彦陈小松张灏旻秦娟秀班海群
- 关键词:艰难梭菌流行病学调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