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鑫燕
-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旋流氧枪在提钒转炉上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水模拟试验,研究了旋流氧枪对熔池的搅拌效果,发现采用10°旋流氧枪喷吹时混匀时间最短,仅为47.6s,因此,对熔池搅拌的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采用10°旋流氧枪在现场150t提钒转炉上进行吹炼提钒。研究发现:采用旋流氧枪可保证提钒转炉冶炼过程的正常进行,半钢钒的质量分数比常规氧枪冶炼时降低17.8%,转炉提钒率提高5.1%,钒渣V2O5品位提高0.93%,减少了铁损,为提高提钒转炉钒资源回收率提供了新技术。
- 吕明魏鑫燕朱荣张兴利鲍翔王磊
- 关键词:转炉提钒水模半钢钒渣
- 高中压转子用12%Cr钢的研究综述
- 通过研究高中压转子材料的发展及国内外对12%Cr 钢的研究现状,本文对高中压转子用钢12%Cr的发展、状况、性能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初步探讨了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为12%Cr 钢的工艺开发奠定了基础。
- 段飞虎林腾昌王磊魏鑫燕毕秀荣
- 关键词:12高温性能化学成分
- 旋流氧枪在提钒转炉上的应用研究
- 魏鑫燕
- 关键词:转炉提钒数值模拟
- 一种利用CO<Sub>2</Sub>实现转炉高效提钒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CO<Sub>2</Sub>解决提钒转炉冶炼过程控温难、搅拌能力弱导致钒的氧化转化率低等技术问题,实现转炉高效提钒的方法,本发明在提钒过程中向转炉内采用分时段控制CO<Sub>2</S...
- 朱荣吕明毕秀荣王磊魏鑫燕林腾昌
- 文献传递
- 氧气顶吹转炉的三相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4
- 2011年
- 对超音速氧气射流作用下85t转炉熔池中的渣液和钢液进行了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熔池内钢液的速度场.结果表明,随喷吹枪位升高,射流冲击形成的渣坑和钢液凹坑的直径变大,而渣坑与钢液凹坑的深度变小.当枪位从1.2m提高到1.8m时,射流冲击形成的钢液凹坑的直径从1.359m提高到1.566m,凹坑深度从0.187m降低到0.157m.同时钢液面下0.2m处钢液的最大速度从0.48m/s降低到0.27m/s;而在熔池液面下0.8m处,最大速度由0.06m/s增加到0.09m/s.高枪位下熔池钢液速度分布更均匀.
- 董凯朱荣何春来魏鑫燕刘福海
- 关键词:三相流转炉数值模拟
- 一种检测高温材料抗氧化烧蚀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检测高温材料抗氧化烧蚀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由O<Sub>2</Sub>、N<Sub>2</Sub>、空气和燃气组成气源,增压到1~5MPa,形成高压气源;其中,燃气包括CH<Sub>4...
- 朱荣孙冬柏仇永全张延玲魏鑫燕赵飞冯强阳建宏
- 文献传递
- 100t转炉氧枪喷头的设计与优化被引量:5
- 2012年
- 结合水钢二炼钢厂100t转炉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对氧枪喷头进行了重新设计与优化,满足了生产实际和工艺要求,在钢铁料耗、供氧时间、化渣效果、脱磷率等方面均有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
- 王磊朱荣刘福海魏鑫燕刘刚刘立德杨昌涛
- 关键词:转炉氧枪
- VOD精炼水轮机用不锈钢的洁净度研究
- 2011年
- 运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大样电解等方法研究了VOD精炼前后不锈钢的洁净度变化。结果表明:VOD吹氧终点控制滞后是VOD精炼后钢中氧质量分数高达250×10^-6的主要原因;钢中W(O)偏高而精炼渣的碱度低等造成钢中夹杂物含量高,大于10μm的夹杂物含量为0.56~0.58个/mm^2,其中每10kg试样中大型夹杂物含量在1.71~2.41mg。针对钢液洁净度偏低的情况,提出了延长真空保持时间10~12min,选用优质精炼渣并保证炉渣碱度R≥3和延长软吹时间15~20min的工艺改进措施,改进后W(T.O)降至(60-77)×10^-6。
- 林腾昌朱荣魏鑫燕闵兴海曲素君
- 关键词:VOD精炼洁净度
- 100t转炉氧枪射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以首钢水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100 t转炉氧枪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氧枪射流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氧枪喉口直径、出口直径和氧流量对氧气射流的影响。通过对氧气射流的研究来提高转炉冶炼的供氧强度,缩短供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研究认为:喉口直径36.8 mm,出口直径47.6 mm,氧流量为20 000 m3/h为最佳生产参数。
- 魏鑫燕朱荣刘立德张东升杨昌涛
- 关键词:氧枪数值模拟氧流量
- 一种利用CO<Sub>2</Sub>实现转炉高效提钒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CO<Sub>2</Sub>解决提钒转炉冶炼过程控温难、搅拌能力弱导致钒的氧化转化率低等技术问题,实现转炉高效提钒的方法,本发明在提钒过程中向转炉内采用分时段控制CO<Sub>2</S...
- 朱荣吕明毕秀荣王磊魏鑫燕林腾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