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不等间距GM(1,1)模型在滑坡监测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滑坡监测一般存在时间间隔不等情况,因此基于某滑坡监测资料,应用不等间距GM(1,1)模型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模型完全适用于滑坡变形预测,可作为今后滑坡变形预测模型.
- 魏玉明党星海赵建贇杨育丽
- 关键词:滑坡
-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法的优化GM(1,1)预测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精度低、模型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理论的GM(1,1)预测优化模型,首先通过使得生成序列新预测值的误差在最小二乘意义下最小,选取GM(1,1)模型的最优初值,利用指数函数法构造新的背景值;然后将优化的GM(1,1)模型和最小二乘配置理论有机结合,进一步对优化的GM(1,1)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优化的灰色最小二乘配置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预报,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 魏玉明张永志
- 抗差拟稳平差及其在变形网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拟稳平差作为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之一,在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是,当变形监测基准网监测数据受到污染时,应该依据观测数据的结构,选择不同的权函数,构造合理抗差拟稳平差模型,为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通过一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实例说明抗差拟稳平差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方法的合理运用会更加符合高层建筑建设实际,为工程建设提供更为切合实际的服务;也可以作为今后相关工程建设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参考。
- 魏玉明张永志
- 关键词:拟稳平差抗差数据处理
- 工程测量学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针对工程测量学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从课程实习与设计任务书内容的设计,指导书的编写,到跟踪指导学生的实习与设计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方法等知识、对学科的兴趣。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改革方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对培养复合型测绘人才有很大的帮助。
- 魏玉明孔令杰张秀霞凌晴
- 关键词: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
- 基于改进DeepLabV3+算法的遥感影像滑坡识别
- 2025年
- 【目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地物识别中可以通过自动提取复杂地形特征从而显著提升效率,其中DeepLabV3+算法能够有效捕获多像素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感影像的分割和识别。但其在滑坡识别中细节处理能力受限,容易导致目标边界的模糊和识别错误,此外,该模型依靠卷积运算捕获的是局部信息,难以有效地建立长距离依赖关系。【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epLabV3+的改进模型,首先,引入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CA)机制,增强特征表达能力。其次,使用密集空间空洞金字塔池化(Dense 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DenseASPP)模块替换原有的空间空洞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提升多尺度特征提取效果并有效地解决了空洞卷积低效或失效的问题;同时,通过并联加入条形池化(Strip Pooling,SP)分支模块,提升主干网络对长距离依赖关系的建模能力。最后,引入级联特征融合(Cascade Feature Fusion,CFF)模块,用于整合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进一步优化分割性能。【结果】使用毕节滑坡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相较原模型的MIoU提高了2.2%,F1分数提高了1.2%;与其他主流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该模型在提取精度方面均表现出一定优势。在分割效果上,该模型在识别滑坡区域的整体准确性上有显著提高,分割结果与原始滑坡形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减少了错分和漏分现象,在滑坡边界的分割上更加精确。【结论】通过验证数据集测试及实际应用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不同场景、不同复杂程度下的滑坡影像均表现出较强的识别能力,尤其在植被覆盖区、河流邻近区域等复杂背景环境中表现更加稳定,展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和普适性。
- 李旺平尉文博刘晓杰柴成富张雪莹周兆叶张秀霞张秀霞魏玉明
- 关键词:遥感影像
- “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实施途径探讨被引量:10
- 2022年
- 通过分析"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特点及内涵,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分析了各章节专业知识目标和育人目标,提出了"知识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演示;突出重点,启发育人;升华认知,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将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以期为"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张秀霞马恩和魏玉明周兆叶李旺平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基于CQG2000的移去恢复法求解高程异常
- 2007年
- 充分利用CQG2000的研究成果,结合GPS水准数据,采用移去恢复(RCR)法求解未知点高程异常比用单纯的GPS水准拟合法,精度有明显改善。给出了具体计算步骤,并将拟合模型分为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进行说明,最后结合算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 李冲魏玉明刘站科季灵运
- 关键词:高程异常移去恢复函数模型统计模型
- 基于CRUST1.0的中国大陆及邻域岩石圈结构计算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最新发布的CRUST1.0地壳模型,基于1D岩石圈均衡理论,推导了一种快速求算地热岩石圈结构的方法,并计算了中国大陆及邻域岩石圈结构。中国大陆及周边区域的岩石圈厚度存在巨大的横向差异性,但从整体上看,在中西部,岩石圈厚度走向大致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走向一致;在中东部,其走向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亚欧板块的俯冲带走向大致相同。结合其他学者对该区岩石圈结构的研究可知,中国大陆及邻域的岩石圈结构特征不仅与地块的地质年龄有关,可能更多的是受区域构造环境和岩石圈减薄机制的影响。
- 姜永涛张永志王帅魏玉明
- 关键词:地质年龄
- 加权GM(1,1)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新信息对认知的作用大于老信息的作用,而传统的累加生成没有体现原始数据中新信息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利用新信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将加权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应用于滑坡工程进行变形预测,而且对权的选取做了初步讨论,从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加权累加生成的GM(1,1)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比传统的GM(1,1)模型模拟和预测精度高,从而说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魏玉明党星海杨鹏源杨育丽
- 关键词:灰色系统GM(1,1)模型
- 抗差最小二乘配置在重复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本文分别描述了最小二乘配置和抗差估计的基本原理,详细探讨了经验协方差函数的确定方法,以及抗差估计结合最小二乘配置在重复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在研究如何应用最小二乘配置时,本文在某一地区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与物理大地测量...
- 魏玉明
- 关键词:物理大地测量抗差估计最小二乘配置协方差函数测量数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