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岚
- 作品数:54 被引量:268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贵阳市15起一犬伤多人事件调查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索一犬伤多人事件的危险性及危害,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制定调查表,对事件发生经过、暴露人员的追踪、伤人犬的处理等进行现场调查,采用EpiInfo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统计。[结果]2004~2007年共报告15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其中7起发生狂犬病死亡病例,发病事件率达46.67%。采集的3份犬脑,其中2份狂犬病抗原检测为阳性;对9起(发生了狂犬病死亡病例的事件和犬脑抗原阳性事件)事件的暴露者处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伤口处理占80.26%、注射狂犬疫苗占90.79%、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57.87%。[结论]一犬伤多人事件的危险性及危害大,加强犬只管理,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处理事件,是降低其危害的关键。
- 陆朝国杨金芝李学高岚李小英
- 关键词:狂犬病
- 贵阳市2014—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对贵阳市2014—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Mumps,流腮)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χ^2检验,对贵阳市2014—2018年流腮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贵阳市2014—2018年流腮总体发病率为27.40/10万,10个区(市)县均有流腮病例报告,全年均有发病,男性发病是女性发病的1.46倍,各年龄段均有病例报告,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结论贵阳市2014—2018年流腮总体发病水平较高,发病主要集中于人口密集的主城区,好发于冬春季,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该病极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造成暴发流行,甚至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并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 梅君张锐高岚陈容容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
- 不同免疫策略对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影响的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 评价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不同免疫策略对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贵阳市2004-2022年流腮月报告发病率数据,构建中断时间序列回归模型,评价1剂次MMR纳入EPI前期、1剂次MMR纳入EPI时期和2剂次MMR纳入EPI时期流腮月发病率变化。结果 三个时期流腮月均发病率分别为2.25/10万、2.12/10万和1.18/10万。中断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长期趋势上三个时期流腮发病率分别月均降低0.02/10万(t=-1.57,P=0.116)、上升0.01/10万(t=0.86,P=0.392)和降低0.04/10万(t=-4.46,P<0.001)。结论 2剂次MMR纳入EPI显著降低了贵阳市流腮发病率。
- 汪聪智杨敬源高岚高岚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免疫规划
- 遵义市某学院社区甲型副伤寒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遵义市某学院社区2003年甲型副伤寒的流行因素。方法在一般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成组资料的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引起流行的病因。结果病人在外就餐是可能的传染来源,食用被污染的凉菜、未洗净的瓜果和凉粉凉面的佐料是本组病例的危险因素,餐具消毒不严或不消毒也是可能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加强甲型副伤寒传染源的管理和流行区饮食卫生监督是控制常年流行的重要措施。
- 李昭毅高岚邓军
-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
- 贵阳市郊县地区猪乙脑病毒抗体监测被引量:3
- 2009年
- 陆朝国高岚李小英杨金芝李学龙凤霞白敏邓桂花
- 关键词:乙脑病毒幼猪抗体监测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感染急性病毒性
- 贵阳市1993-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与防控策略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引起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卫生状况的改善和预防接种的推广,我市甲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小规模的流行和局部暴发,为了解甲肝流行特征变化,为下一步甲肝的防控提供依据,现对贵阳市1993-2012年的甲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 杨汶桢宋沈超石作宏陆朝国高岚
-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防控策略
- 贵阳市4例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对贵阳市2009-2013年确诊报告的4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科学防控人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按卫生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个案调查,采用RT-PCR或Real Time-PCR法对病例呼吸道标本及外环境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4例病例首发症状均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1例治愈,3例死亡。在发病后6 d发现并报告,在发病后8.5 d确诊。4例病例发病前均无外出及病死禽接触史。3例近距离接触过活禽,1例接触速冻生禽。可疑暴露外环境中检测出H5阳性。结论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及早发现人禽流感病例,早期开展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人禽流感病例的病死率。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农贸市场外环境及速冻生禽是可能的传染源。
- 李学石作宏陆朝国高岚陈梅蒋智喻仙杨鋆
- 关键词:人禽流感流行病学
- 贵州省玉屏、镇远、岑巩县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为了解玉屏、镇远、岑巩的洞坪、沙水坪、洪家湾、异溪、响水等5个村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每村随机抽取各年龄组人群150人,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6.49%、31.35%、3.92%、2.57%、18.11%和42.16%。HBV感染模式以模式13(5项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模式8(仅抗-HBs阳性)和模式12(仅抗-HBc阳性)最多(占检测总数84.87%)。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增高,HBsAg和HBeAg阳性率在20-29岁最高(分别为10.94%和9.38%),以后HBsAg阳性率逐渐下降,而HBeAg阳性率下降后,在50-59岁又有一个小高峰(7.14%),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在30-39岁形成成人峰(分别为50.57%、31.03%和61.67%),以后维持在较平稳的水平。结论:为了阻断HBV传播,首先,对易感人群尤其是新生儿和20岁以下青少年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其二,强化对卫生医疗机构和饮食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其三,加强健康教育。
- 周峻田兴国吉光辉高岚唐光鹏邓军吴国刚高前荣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 采用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检测麻疹抗体结果对比分析
- 2016年
- 目的:采用末梢全血替代静脉血开展麻疹Ig G抗体监测。方法:同一人同时采集末梢全血和静脉血使用不同试剂开展ELISA进行麻疹抗体检测。结果:分别采集178对、149对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末梢全血检测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为94.5%,静脉血为86.54%,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种检测方法检出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梢全血检测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高于静脉血。结论:末梢全血可替代静脉血开展健康人群麻疹Ig G抗体监测,注意采样的质量监控。
- 高岚
- 关键词:末梢全血静脉血麻疹IGG抗体
- 贵州农村老年人可逆认知衰弱与日常生活功能受损、住院、跌倒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可逆认知衰弱与日常生活功能受损、住院、跌倒的关联,为预防老年人发生功能残疾、住院等不良结局及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设计,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2个县(区)内12个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分析可逆认知衰弱与ADL受损、住院、跌倒之间关联。结果 此次纳入老年人1 279人,可逆认知衰弱的检出率为37.8%,ADL受损率为4.3%,住院率为19.0%,半年内跌倒率为10.7%。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无可逆认知衰弱的老年人相比,有可逆认知衰弱的老年人ADL受损风险较高(OR=4.492,95%CI:2.405~8.389),与住院风险存在关联(OR=1.371,95%CI:1.020~1.841),但与跌倒风险没有关联(OR=0.897,95%CI:0.612~1.313)。进一步对慢性病分层分析发现,可逆认知衰弱与ADL受损的关联依然存在(P<0.05),可逆认知衰弱与住院风险的关联仅存在于慢性病患者中(OR=1.466,95%CI:1.044~2.059)。结论 老年人可逆认知衰弱与ADL受损、住院之间存在关联,尽早识别可逆认知衰弱的高危人群并及时干预可能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的有效措施。
- 黄慧杨敬源杨星周全湘高岚高岚赵奕朱宇杰
- 关键词:住院跌倒农村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