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静

作品数:39 被引量:98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疾病预防
  • 12篇疾病预防控制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8篇流行病学特征
  • 8篇麻疹
  • 5篇医学教育
  • 5篇继续医学教育
  • 5篇公共卫生
  • 4篇教育
  • 3篇医师
  • 3篇预防控制机构
  • 3篇消除麻疹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麻疹监测
  • 3篇控制机构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 3篇继续教育
  • 3篇风疹
  • 2篇新职工

机构

  • 39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作者

  • 39篇马静
  • 28篇罗会明
  • 19篇戴政
  • 15篇郝利新
  • 14篇马超
  • 9篇梁晓峰
  • 8篇陈慕磊
  • 8篇邵晓颖
  • 7篇温宁
  • 6篇刘学通
  • 5篇樊春祥
  • 4篇屈水令
  • 4篇张燕
  • 4篇邓晋琦
  • 3篇王彤
  • 3篇安志杰
  • 3篇张文平
  • 3篇苏琪茹
  • 2篇尹锡玲
  • 2篇汪海波

传媒

  • 16篇中国疫苗和免...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至2020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2013至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为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网上申报与信息反馈系统中报告的2013至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统计和分析项目举办天数、地点、师资、培训学员、项目负责人及培训效果等。采用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13至2020年获批项目448项,实际开展381项,执行率为85.0%(381/448);培训天数以1~3天为主[64.0%(244/381)];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学员群体所占比例为67.1%(33505/49951)。授课教师中,本单位教师所占比例较高[68.8%(1997/2901)];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64.8%(1881/2901),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23.9%(693/2901)。项目负责人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76.6%(288/376);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44.7%(168/376)、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38.0%(143/376)。项目数量排名前3的培训内容为实验室技术、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员对授课内容满意度高。结论2013至2020年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未来应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上推陈出新,并根据项目举办特点,加强项目监督和评价,提高项目质量。
刘梦冉马会来崔少颖马静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疾病预防控制
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培训管理现状及新职工培训需求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全国省级CDC2012-2014年教育培训管理现状及新职工培训需求,为今后做好疾控领域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我国32个省级和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级CDC,收集、分析其教育培训管理情况、新职工岗前培训开展情况及新职工培训需求等。结果36个CDC共有156名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中级及以上职称所占比例最高(70%);培训硬件配备各地问差别较大;2014年共有各类教育培训师资1214人,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师资占66%;2012—2014年,全国36个CDC共对5084人次新职工开展了岗前培训,投入约75万元;新职工培训需求率为99.5%,74%的调查对象认为2~5d是最合适的培训时间,79%的新职工认为实践操作是最适合的培训方法。结论全国各省级CDC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有待明确,管理人员队伍需要补充,应不断增加培训经费投入、完善培训配套的场地、食宿、师资等相关软、硬件配备,重视疾控机构人员尤其是新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马静孟晓丹罗会明周海城屈水令刘学通戴政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教育培训
疾病控制管理者对新入职公共卫生人员岗前培训评价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者对新入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现状的评价,分析岗前培训开展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疾控工作岗前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74名目标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定期开展岗前培训的占55.4%,认为培训效果一般或没有效果的占73.8%,原因主要有缺乏培训教材、缺乏能够胜任的师资、培训设计不足、培训时间与工作冲突等。结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岗前培训开展情况及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新入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需求调查,不断完善教材、师资等,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岗前培训制度设计。
邵晓颖罗会明戴政屈水令刘梦冉马静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岗前培训
中国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0
2010年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8、2009年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52/10万和22.54/10万,报告发病数分别为310826例和299329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组构成以<15岁发病最多,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84.81%、85.05%;2008年8~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36.66/10万),2009年5~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184.83/10万);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7月和11月~翌年1月。结论 2009年腮腺炎报告发病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发病水平仍很高,主要以学龄儿童发病为主。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预防控制腮腺炎策略。
马静郝利新罗会明温宁马超樊春祥梁晓峰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问题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我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中的问题,为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选取35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人员,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逐字转录后导入MAXQDA 2020软件,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我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可归为3类:政策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临床培训定位不准确、培训内容/教材不统一)、支持资源缺乏(经费支持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硬件条件不足)和招生困难(工学矛盾凸出、驱动力不足)。结论我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建议加强体系建设、加大经费支持、加强校地协同、完善激励机制,为我国全面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打牢基础。
惠沼沼吴谦马静李照青王丽荣李燕琴刘梦冉张悦戴政庄贵华
中国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被引量:132
2012年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的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标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1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74/10万,较2010年下降74.12%,降至历史新低。西藏、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省(自治区,下同)报告发病率居全国前5位,新疆、四川、浙江、陕西、甘肃省麻疹病例数居全国前5位,5个省的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57.61%。年龄别发病率以<5岁儿童最高(8.21/10万),其中尤以<1岁儿童(23.52/10万)和1岁儿童(8.87/10万)最高。≤1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53.90%,≥15岁病例占27.58%。全国2011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34642例,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4/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93.30%,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90.37%,血清学检测结果7d内报告率93.85%,62起麻疹爆发中血清学确诊比例为98.39%,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75.81%。全国共报告223例麻疹病例的病原学标本基因亚型鉴定结果,221例为H1a基因亚型,2例为d11基因型。结论中国预防控制麻疹成效显著,麻疹发病水平降至历史新低,MSS运转质量进一步提高。但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仍需更大努力,应将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及时、全程接种率作为核心的免疫措施,继续做好重点地区MCV的集中查漏补种和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杜绝二代病例的发生,从而阻断麻疹病毒持续传播,最终实现消除麻疹。
马超郝利新苏琪茹马静张燕曹雷罗会明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卫生科研机构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实施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8—2023年北京市某卫生科研机构实施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的效果,为提高学位论文评阅的组织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8—2023年北京市某卫生科研机构1045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结果,采用Excel、SPSS等软件,统计、分析匿名评阅首次送审通过的情况,以及组织过程中专家的遴选、评阅的指标、以及评阅的组织等可能对匿名评阅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2018—2023年北京市某卫生科研机构匿名评阅首次通过率在88%以上;经统计学分析显示,评阅专家对于论文领域的熟悉程度,与专家给出的评阅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1.164,P>0.05);两位评阅专家给出的评阅结果趋于一致,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988,P>0.05);学位论文评阅周期平均是10.61±6.15天,中位数是9天。97.5%(1019/1045)的论文在25天(含)内完成评阅;学位论文的总体评价与4项分指标(选题、创新性及论文价值、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论文规范性)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614、0.700、0.735、0.670;4项分指标共同解释总体评价的74.1%的变化,其中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对总体评价的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创新性及论文价值、论文规范性、选题;学位论文总体评价与评阅结果(是否同意论文答辩)的相关系数为0.584。结论2018—2023年北京市某卫生科研机构实施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可以较好地保证评阅的准确、科学、时效。可以通过优化评价指标,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论文的分类评价,保证专家关键信息的更新及时和准确度,提高专家关键信息与学位论文的匹配度,建立学位论文的回避和申诉机制,进一步健全学位论文的评价体系,更好地保证学位评论评阅的客观有效、公平公正。
马静刘明明刘梦冉邓晋琦郑裕雪陈慕磊
关键词:学位论文
疫苗可预防疾病2007~201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开展情况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疫苗可预防疾病(Vaccine Preventable Diseases,VPD)2007~201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开展情况,为做好VPD培训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系统中报告的2007—2012年VPD相关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应用微软电子表格(MicrosoftExcel)、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13.0等软件,统计、分析项目举办数量、天数、师资、培训学员及培训效果等。结果2007—2012年,共开展VPD继续教育项目61项,项目执行率61%;培训4—6d的占72.13%;项目负责人均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本单位的授课教师占70.23%;培训学员83.41%为中级及以下技术职称;学员总体满意度最高的是授课教师,不同类别的VPD培训班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有一定差异。结论VPD继续教育项目近年来总体开展情况良好,应继续扩大培训规模,做好培训监督管理和评价,以更好发挥继续教育在VPD控制中的作用。
马静陈慕磊马素香屈水令刘开泰戴政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评价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对2010年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AFP病例个案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中国201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5689例,其中AFP病例5285例,3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91/10万。结论 201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质量,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汪海波温宁樊春祥郝利新马超马静罗会明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中国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被引量:148
2011年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86/10万,较2009年下降27.59%,为历史最低水平。河北、黑龙江、北京、河南、天津五个省(直辖市)麻疹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72%。年龄别发病率以<5岁儿童最高,其次为25~29岁、30~34岁、5~9岁。全国2010年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39/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88.87%,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76.63%,血清学检测结果7d内报告率84.54%,麻疹爆发316起,其血清学确诊比例94.94%,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40.19%。结论全国消除麻疹取得显著进展,应继续做好麻疹减毒活疫苗常规免疫和重点地区集中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马超郝利新马静张燕曹雷梁晓峰罗会明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