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续波

作品数:79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电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核科学技术
  • 7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快堆
  • 12篇压水堆
  • 12篇水堆
  • 9篇蒙特卡罗
  • 8篇中子学
  • 8篇反应堆
  • 7篇燃耗
  • 7篇聚变
  • 6篇燃料循环
  • 6篇蒙特卡罗方法
  • 5篇中子
  • 5篇协方差
  • 5篇截面
  • 5篇核燃料
  • 5篇核燃料循环
  • 5篇MOX燃料
  • 4篇数据库
  • 4篇衰变
  • 4篇群截面
  • 4篇燃耗计算

机构

  • 76篇华北电力大学
  • 7篇中国核动力研...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核技术研...
  • 2篇中国高等科学...
  • 2篇技术公司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9篇马续波
  • 50篇陈义学
  • 15篇张斌
  • 11篇曹博
  • 8篇陆道纲
  • 8篇韩静茹
  • 7篇袁龙军
  • 6篇王继亮
  • 5篇石生春
  • 5篇王连杰
  • 5篇吴军
  • 5篇杨寿海
  • 4篇臧启勇
  • 4篇王悦
  • 4篇鲁公儒
  • 4篇张普忠
  • 3篇李璐
  • 3篇全国萍
  • 3篇姚远
  • 3篇鲁凡

传媒

  • 24篇原子能科学技...
  • 12篇核动力工程
  • 4篇核科学与工程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核技术
  • 2篇核科学与技术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辐射防护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电子世界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核安全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8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的快堆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传统统计学抽样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由于算法简单、程序容易实现及同时考虑高阶效应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上述方法通常需要大量样本才能保证响应量计算精度。研究发现,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抽样样本质量不高。通过改进抽样方法,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时小样本量可以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文中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方法的可行性,用简单测试题对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使用自主开发的快能谱反应堆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程序SUFR,选取国际快堆基准装置ZPR-6/7,计算多个核素不同反应类型的核截面引起的有效增殖因子(keff)的不确定度,并与使用确定论方法计算的不确定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的情况下,样本量为50时,2种方法计算的不确定度偏差均低于1.3%。由此说明,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抽样方法计算不确定度时存在的问题,且SUFR程序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功能的开发是正确的,该方法是对传统抽样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朱润泽马续波王冬勇张斌彭星杰王连杰
关键词:钠冷快堆
快堆多群截面处理程序MGGC2.0的验证与确认
2025年
基于多群截面的确定论计算方法一直都是反应堆工程设计的重要方法,多群截面精度直接影响着反应堆物理计算的精度。为了产生快堆高精度的截面数据,华北电力大学开发了高精度截面处理程序MGGC2.0,对该程序进行了基准验证和确认。基于ENDF/B-Ⅶ.1库计算无限大均匀混合介质UO_(2)、MOX、U-TRUZr燃料,将MGGC2.0与MCNP产生的宏观截面对比验证,验证了程序产生多群截面的精度,超细群宏观多群总截面与MCNP的参考解的相对偏差基本在5%以内。然后对俄罗斯快堆实验BFS97-1进行了计算,提出了针对多种燃料排布形式的燃料少群截面均匀化方法,利用MGGC2.0的碰撞概率法计算了燃料的少群截面数据,利用DIF3D程序进行堆芯计算,同时还对比了不同截面均匀化方法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BFS97-1,如果直接采用临界搜索产生的截面,DIF3D计算的有效增殖因数(k_(eff))结果与MCNP计算的k_(eff)的绝对偏差为2.541×10^(−2),通过改进燃料轴向不均匀计算方法,使得偏差降到了5.0×10^(−4)以下。针对BFS97-1、BFS97-2、BFS97-5和BFS97-6的计算结果与MCNP结果的偏差都在3.0×10^(−3)以内,验证了程序产生多群和少群截面具有较高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马续波马隆霄马旭东张腾陈相
关键词:快堆
蒙特卡罗输运模拟软件JMCT的深穿透屏蔽计算被引量:7
2018年
核设施辐射屏蔽计算,由于其大规模计算及深穿透等特性,一直是蒙特卡罗方法工程应用的难点之一。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三维中子-光子蒙特卡罗粒子输运模拟软件JMCT,结合可视化建模工具JLAMT,对OECD国际基准例题Winfrith Iron/Water Benchmark Experiment(ASPIS)两例实验装置进行建模与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及MCNP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JMCT计算值与MCNP计算值符合较好,其中Winfrith Iron Benchmark Experiment(ASPIS)最大偏差不超过7%,平均偏差1.3%;Winfrith Water Benchmark Experiment(ASPIS)最大偏差小于20%,平均偏差小于10%,证明了JMCT在屏蔽计算以及深穿透问题的可靠性与工程应用性。
申靖文胡也郑俞马续波
关键词:蒙特卡罗深穿透
BES Ⅲ上奇特态的寻找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对奇特态质量及其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对奇特态候选者的实验研究现状也做了详细讨论,并分析了理论预言和实验观测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从实验的角度上,对在BESⅢ上通过J/ψ衰变寻找奇特态的几个过程做了讨论.
马续波房双世祝玉灿鲁公儒杨洪勋
关键词:奇特态J/Ψ衰变衰变性质一致性
三维中子-光子离散纵标输运程序CTDOS开发与验证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离散纵标方法开发了三维输运屏蔽程序CTDOS测试版。该程序可实现三维几何系统内中子-光子输运过程keff和固定源计算问题的求解。采用CTDOS程序对Takeda基准题第一模型、Kobayashi基准题第一模型进行了计算,keff计算结果与基准题及TORT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0.04%,群通量密度计算结果与基准题及TORT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约为3%。结果初步证明:CTDOS开发过程及功能是正确的,计算精度较高。
臧启勇陈义学王伟金胡也袁龙军张斌马续波
关键词:固定源
基于VENUS-2临界基准的CosMC程序验证被引量:5
2014年
堆芯中含有大量经过多个循环、燃耗较高的钚燃料时,堆芯中子学特性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目前核数据库及现有程序对这种情况的计算精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提出了VENUS-2基准实验。Cos MC程序是专门用来进行反应堆计算的蒙特卡罗程序,可以处理复杂几何模型。本文采用最新核数据库及Cos MC程序对VENUS-2基准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其他程序做了对比,结果表明:Cos MC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以及其他程序计算的部分结果符合的较好,说明用Cos MC程序计算含混合氧化物(MOX)燃料堆芯的临界问题是可行的。
胡家驹马续波陈义学余慧全国萍
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
J/Ψ衰变到重子对的研究
2006年
进一步考虑到本底形状对拟和结果的影响后,给出J/Ψ→Ξ--Ξ+的角分布α=0.52±0.26;利用BE-SII上已有的角分布结果对J/Ψ→Ξ--Ξ+,p-p,Λ-Λ,0Σ-Σ0的电形状因子GBE和磁形状因子GBM的比进行了研究,并与DM2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鲁公儒马续波苏方
关键词:角分布J/Ψ衰变
基于统计抽样的敏感性系数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分析核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对于减小核设计的设计余量、提高核系统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抽样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由于算法简单、可考虑高阶效应且对响应量没有特殊要求等,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之前认为基于统计抽样法很难进行敏感性系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响应量的变化是由多变量同时变化引起,很难把单独一个变量的变化导致的响应量的变化确定出来。本文首先推导了利用统计抽样法进行敏感性系数分析的理论公式,然后利用裸堆双群近似的临界公式和复杂的压水堆单栅元问题进行了验证,验证了统计抽样法的可行性。针对实际问题协方差矩阵求逆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替代解决方法,即采用简化协方差矩阵或统一微扰量的方法,利用235 U裂变截面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分析了不同敏感性系数对不确定度计算的影响。
马续波唐辉杨乐朱帅涛陈义学
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核工程
D介子稀有衰变研究(英文)
2006年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 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 ρ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式(K-e+e-,K+e+e-,π-e+e+,π+e+e-,K*-e+e+和K*+e+e-).没有发现信号,给出90%置信水平的上限.其中,D+介子的两个衰变模式D+→K*-e+e+和D+→K*+e+e-的上限是首次测量.
阿布里克木.麦迪娜白景芝班勇卞建国蔡啸陈海璇陈和生陈宏芳陈江川陈进陈元柏迟少鹏初元萍崔象宗戴又善邓子艳董燎原董清风杜书先杜志珍方建房双世傅成栋高翠山高原宁顾树棣顾运厅过雅南郭义庆何康林何瑁衡月昆胡海明胡涛
关键词:稀有衰变D介子
反应堆组件参数计算程序中燃耗方程数值解法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介绍了组件参数计算程序中燃耗计算理论模型,给出了求解燃耗方程的两种数值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两种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对两种数值方法的计算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数值方法均能取得较高的计算精度,但在计算速度及对初始时间步长取值的限制方面,Rosenbrock方法明显优于龙格库塔方法。
仇春华张斌马续波沈峰陈义学
关键词:数值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