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 作品数:33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俄罗斯“不朽的军团”:纪念仪式的发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被引量:1
- 2017年
- 在俄罗斯,5月9日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胜利日”,这是苏联红军和苏维埃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日子。苏联解体后,与其他苏维埃节日的命运不同,“胜利日”住俄罗斯被保留了下来,仍为法定假日。每逢胜利日,俄罗斯的各英雄城市和战争光荣城市都会举行阅兵,展示武装力量;参战老兵身着戎装在这一天聚会、游行;
- 马强
-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纪念日传承军团卫国战争
- 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的社会韧性被引量:3
- 2023年
- “社会韧性”中的“韧性”这一概念,来自物理学,后被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借用,用来分析社会-生态系统。“社会韧性”是指社会结构中具有的在遭遇破坏性力量时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特质。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有余,军事冲突、西方制裁和部分动员令引起了社会波动,造成了社会风险,但俄罗斯社会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局面,这说明俄罗斯具有较强的社会韧性。政权稳定、经济韧性、统一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社会韧性生成的宏观外部环境和保障条件。同时,从社会网络的互惠互助、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和社会心理的形成等微观视角,可以呈现俄罗斯社会韧性的生成机制。这些社会基础设施和积极的社会行动构成了具有韧性的社会之网,用以应对、阻隔、回应俄乌冲突带来的各种冲击。在这个意义上,透过俄乌冲突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社会结构、社会运作机制、国家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值得持续观察与深入研究。
- 马强
- 阶层变迁:被乌克兰危机重塑的俄罗斯社会
- 2025年
- 乌克兰危机已延宕三年多,深刻改变了俄罗斯社会的方方面面。近期俄罗斯一项民调显示,该国民众对乌克兰危机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大部分俄罗斯人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下的生活。与此同时,俄实施的“战时经济”政策保证了经济增长,较为有效地抵御了西方国家对俄施加全方位制裁造成的负面影响。
- 马强
- 关键词:阶层变迁俄罗斯社会
- 教堂重建:俄罗斯乡村社会转型中公共空间的重塑
- 2014年
- 本文以民族志的方式,记述了一座俄罗斯乡村教堂在社会主义时代和当代社会转型中作为乡村公共空间被重塑的历程。教堂建筑本身被捣毁或重建是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社会秩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重新确立的表征,其背后是国家权力、民间力量博弈或共谋关系的体现,是社会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本文以此来展现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和百年以来俄罗斯社会变迁的过程、动力与特点。
- 马强
- 关键词:社会转型东正教堂公共空间
- 俄罗斯大众舆论中的中国形象被引量:2
- 2012年
- 中国和俄罗斯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现代化进程有着相似的命运,特别是近20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均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使得两国成为最具对比性的国家。中俄两国彼此关注、互为借鉴,随着交往的深人,两国都在本文化的镜像里形成了对方国家形象,被多方行为主体(包括国家权力、知识分子、大众舆论等)不断建构,这对于了解他者,认识自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俄罗斯历史上的中国形象、
- 马强
- 关键词:俄罗斯历史大众舆论政治经济体制国家形象中俄两国国家权力
- 苏联教师群体的深描画像——《教师的日常生活》导读
- 2021年
- 《教师的日常生活》是当代教育人类学和微观史学的代表作,通过丰富的档案材料和访谈资料立体地呈现了苏联时期教师群体的日常生活和教师群体在苏联社会生态中的地位和命运,以此展现苏联意识形态工作和苏联社会的运作逻辑。
- 白娜马强
- 关键词:教师社会工作
- 俄罗斯社会对改革有着怎样的期盼
- 2020年
- 自2012年普京第三次入主克里姆林宫开始算,俄罗斯的"普京新时期"已延续八年。2018年,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意味着这个"新时期"将持续到2024年。虽然经历了克里米亚事件、西方对俄制裁、退休金改革引发抗议潮等波澜,"普京新时期"的俄罗斯内政总体态势仍可以用"稳定"一词来概括。这种稳定得益于国家对社会的有效管控,也与普京在对外政策中的卓越表现所赢得的超高支持率和"危机来自国外"这一"共识"形成的社会情绪有关。这些维系稳定的"治理术"被一些政论家总结为"普京主义"。
- 马强
- 关键词:退休金有效管控
- 俄罗斯纪念胜利的“记忆之场”
- 2025年
- 1941年至1945年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为当代俄罗斯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包括国际秩序和地位、政权合法性、社会凝聚力、爱国主义社会情绪等。正因如此,俄罗斯十分重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纪念。2025年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卫国战争相关纪念仪式和活动更为隆重和热烈。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二战史观成为俄罗斯与某些西方国家争论的焦点,俄罗斯通过提供法律保障、修建和维护纪念物、举行仪式等方式构建了“记忆之场”。这种纪念胜利的“记忆之场”具有社会整合、空间生产和集体情感三方面内涵与功能。俄罗斯构建纪念胜利的“记忆之场”的主体,包括官方机构及其主导的社会组织,也包括自发行动的团体和个人。多元主体在仪式和活动中通过协同实践,将个体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增强了社会团结和国家认同。本文以“记忆之场”为视角,呈现俄罗斯纪念胜利的实践,从中也可以观察到俄罗斯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组织方式和运作逻辑。
- 马强
- 关键词:社会治理
- 俄罗斯文化遗产与软实力生成被引量:3
- 2017年
- 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载体。俄罗斯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从遗留物、遗迹再到遗产,文化遗产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在世界遗产保护运动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并成为俄罗斯增强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作为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外兼备"的特质,对外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对内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软实力需要进行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纵向的文化传承让文化遗产成为维系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横向的文化传播让文化遗产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 马强
- 关键词:文化遗产软实力
- 俄罗斯《外国代理人法》及其法律和政治实践被引量:10
- 2021年
- 《外国代理人法》是俄罗斯于2010年代正式出台的联邦法,在法律、政治和社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俄罗斯《外国代理人法》为文本,分析其出台背景及内容,并关注其在执行过程中的法律和政治实践。在俄罗斯国家和社会治理意义上,《外国代理人法》成为一种限制外国势力干预俄内政和外国资本资助俄反对派的政治工具。该法的出台与实施,在社会舆论中也形成了对"外国代理人"负面形象的认知,使得被贴上"外国代理人"标签的非营利组织及个人难以在俄开展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外国代理人法》及其法律和政治实践,是我们观察俄罗斯政治运作逻辑、治理方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俄罗斯对西方认知的典型案例。
- 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