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雯

作品数:58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细胞
  • 18篇毒性
  • 12篇细胞毒
  • 12篇细胞毒性
  • 11篇纳米
  • 8篇氧化铜
  • 8篇纳米氧化铜
  • 6篇体外
  • 5篇ALAMAR...
  • 4篇质谱
  • 4篇CHO细胞
  • 3篇代谢
  • 3篇电场
  • 3篇毒性效应
  • 3篇多环芳烃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 3篇色谱
  • 3篇神经元

机构

  • 58篇中国疾病预防...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8篇顾雯
  • 28篇段链
  • 24篇张宏伟
  • 19篇王翀
  • 17篇王超
  • 14篇石莹
  • 11篇赵康峰
  • 9篇李毅民
  • 8篇白雪涛
  • 6篇徐永俊
  • 5篇陆一夫
  • 5篇张少平
  • 4篇治洪
  • 4篇董力
  • 3篇孔建
  • 3篇戴洪兴
  • 3篇张明
  • 2篇施小明
  • 2篇王秦
  • 2篇万祎

传媒

  • 14篇环境卫生学杂...
  • 8篇环境与健康杂...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卫生研究
  • 3篇癌变.畸变....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色谱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环境与健康—...

年份

  • 7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石油化工企业周边居民暴露参数调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通过开展某石油化工企业周边人群身体特征参数、摄入量参数以及时间—活动模式参数的调查,为区域性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1年4—5月,在湖北省某石油化工企业周边5 km范围内,选取直线距离最近的一所小学及中学,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每年级各抽取2~3个班级学生及家属(家庭住址在企业周边5 km范围内且是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填写24 h活动日志的方法获得暴露参数。结果 实际调查763人(男性353人,女性410人),包括6~17岁未成年人207人、18~59岁成年人392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164人。未成年人平均身高、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总饮水量分别为(152.8±14.2)cm、(45.0±12.9)kg、(1.4±0.2)m^(2)、13.5(12.0,15.4) m^(3)/d、679 (475, 900) mL/d,春、夏、秋和冬季洗澡时间分别为15(10,30)、20(10,30)、15(10,25)、15(10,30)min/d,游泳时间(仅游泳人员)为75(30,150) min/月,土壤接触时间(仅接触人员)为20(10,30)min/d。成年人平均身高、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总饮水量分别为(165.8±8.3) cm、(62.5±11.6) kg、(1.7±0.2) m^(2)、15.2(13.8,18.0)m^(3)/d、900(650, 1 250) mL/d,春、夏、秋和冬季洗澡时间分别为15(10,20)、15(10,20)、15(10,20)、15(8,20)min/d,游泳时间(仅游泳人员)为30(15,63) min/月,土壤接触时间(仅接触人员)为120(50,225) min/d。老年人平均身高、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总饮水量分别为(163.8±8.2) cm、(61.0±9.0) kg、(1.5±0.1) m^(2)、13.0(12.3,13.9) m^(3)/d、725(500, 1 000) mL/d,春、夏、秋和冬季洗澡时间分别为14(10,20)、15(10,25)、13(10,20)、8(15,20) min/d,游泳时间(仅游泳人员)为30(14,75) min/月,土壤接触时间(仅接触人员)为180(60,360) min/d。成年人、老年人在工作日、休息日室外活动时间呈“双峰分布”;未成年人仅在休息日室外活动时间呈“双峰分布”。不同年�
段链郭庶郭昌胜石莹鲍梦莹王翀王超顾雯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估
2种方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TCA)和刃天青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CuO-NPs)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细胞毒性的异同。方法:采用RTCA法确定BMECs细胞毒性实验的最佳细胞接种数量及染毒时间。分别用1.5、0.75、0.38、0.19、0.09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以无细胞的培养液为对照组(0 mg/mL),分别以RTCA法及刃天青法比较其细胞毒性。通过比较2种方法所获得的IC_(50)值判断2种毒性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每孔2.5×10~3个细胞为BMECs最佳接种浓度,接种后40h为最佳染毒时间。RTCA检测结果表明1.5、0.75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后约2 h开始细胞活性降低,并在染毒4 h内全部死亡。通过刃天青法分别在染毒3、12、24、36、48 h进行测定,得到与RTCA相似的结果,即1.5和0.75 mg/mL组的细胞毒性最大,且CuO-NPs对BMECs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所获得IC_(50)值相关系数为0.999,P=0.000,具相关性。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P=0.323)。从计算IC_(50)的R^2值来看,RTCA拟合曲线法R^2值高于刃天青法R^2值。结论:CuO-NPs体外作用于BMECs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性,RTCA方法与刃天青法测定BMECs细胞毒性结果具有相关性,RTCA方法所得结果可能更为准确,更适合于CuO-NPs的细胞毒性研究。
张丽霞顾雯张宏伟段链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毒性
基于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化学物通透性毒性筛检平台的建立
目的 建立基于血脑屏障(BBB)模型的化学物通透性毒性筛检平台.方法 分离Wistar大鼠乳鼠脑毛细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用于构建BBB模型.评估模型用于毒性筛检的适宜性.利用适宜模型对15种化学物的通透性毒性进行筛检...
赵康峰董力顾雯魏岚王翀李毅民张宏伟白雪涛
关键词:化学物通透性
PPARγ介导大气细颗粒物中环境肥胖激素致肥胖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环境肥胖激素是一类可与代谢相关核受体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发育过程、干扰能量平衡关键途径而引发或加剧肥胖的环境化学污染物。近年来,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形势依旧严峻,研究表明其携带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多环芳烃类、有机磷酸酯类、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和双酚类化合物等多种污染物能够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进而调控脂肪形成和代谢相关基因,引起脂质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肥胖。本文总结了大气细颗粒物中一些环境肥胖激素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致肥胖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评估环境肥胖激素的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龙玥含(综述)段链顾雯陈圆圆(审校)
关键词:细颗粒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脂代谢
乙酸铅和硫酸铝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皮层神经元细胞毒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和皮层神经元对神经毒物乙酸铅和硫酸铝敏感性的差异,为神经元体外替代方法及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及培养细胞系SH-SY5Y,乙酸铅和硫酸铝染毒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800、1600、3200μmol/L,作用时间分别为3和24h,测定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半数致死浓度(IC50)值。结果除硫酸铝作用24h外,皮层神经元的IC50值均低于SH-SY5Y;SH-SY5Y对乙酸铅IC50值均高于硫酸铝;皮层神经元对乙酸铅的IC50值低于硫酸铝。结论皮层神经元对乙酸铅和硫酸铝的毒性较SH-SY5Y敏感。若以皮层神经元为靶细胞,则乙酸铅相对敏感,若以SH-SY5Y作为靶细胞,则硫酸铝则更为敏感。
王翀顾雯张宏伟白雪涛
关键词:硫酸铝皮层神经元细胞存活率
应用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DA方法评价化妆品原料的致敏作用
目的应用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DA)通过盲样法对11个已知致敏信息的化妆品原料进行检测,将试验结果与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ECVAM)等数据库比较来评价该方法。方法选择11个化妆品原料,分别用AOO,ACE和DM...
王翀段链顾雯石莹
关键词:致敏性化妆品原料
文献传递
四种硝基多环芳烃对HepaRG肝细胞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1-硝基芘、3-硝基荧蒽、1-硝基萘和9-硝基蒽4种硝基多环芳烃(nitr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NPAHs)对HepaRG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GlutaMAXTM添加剂和HepaRGTM无血清诱导培养基补充剂诱导细胞分化3 d,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细胞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CYP2B6、CYP3A4、GSTA1/2和UGT1A1)和吸光度法检测细胞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验证HepaRG肝细胞分化模型构建情况。基于上述细胞分化模型,以不同剂量1-硝基芘、3-硝基荧蒽、1-硝基萘和9-硝基蒽作为受试物暴露染毒48 h,通过吸光度法检测染毒后分化HepaRG细胞存活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相对表达倍数;qRT-PCR方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FABP4、LPL和PPARG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未分化HepaRG细胞相比,诱导3 d后HepaRG细胞药物代谢相关基因CYP2B6、CYP3A4、GSTA1/2和UGT1A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ALB水平明显上升,成功构建具有代谢功能的肝细胞模型。以含有0.1%DMSO暴露染毒的实验组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4种NPAHs不同剂量范围暴露48 h后均导致细胞活性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性,AST、ALP、TC和TG相对表达倍数增加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FABP4、LPL和PPARG显著上调。结论硝基多环芳烃能够导致肝细胞损伤,可能通过干扰脂质代谢稳态而引起脂质蓄积。
龙玥含何颖阳顾雯石莹詹星宇王开宜陈圆圆段链
关键词:硝基多环芳烃肝损伤脂质代谢紊乱
市售染发剂的体外微核实验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检测市售的3件染发剂的遗传毒性。方法使用以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为细胞系的体外微核实验方法检测3件市售染发剂作用于细胞后的产生的微核率。经过细胞制片、染色、显微镜计算双核细胞的微核率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3件染发剂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确定体外微核试验为阳性。结论此次检测的3件市售染发剂体外微核实验结果均为阳性。
王翀顾雯李立张宏伟
关键词:微核率
污水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研究进展及启示被引量:11
2022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频繁在污水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开展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污水新型冠状病毒监测,可作为人群新冠肺炎监测的重要补充,获得的核酸浓度数据和序列突变分析结果,可为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预警、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评估感染规模、监测人群流行趋势、开展病毒溯源调查、制定防控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及影响病毒存活的主要因素,归纳了常用的污水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概括了全球已开展的监测项目、进展及现存科学问题,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缺乏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布特征及感染性研究、预测预警模型开发与应用不足等.为我国下一阶段新冠肺炎疫情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重大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提升我国应对传染病及非传染病的预测预警、流行规模评估及精准施策的能力.
侯敏谢玉为毛怡心张晓张良王园媛郑和辉顾雯雒月云周海健姚孝元张岚唐宋
关键词:病毒变异
体外致突变性试验中增/溶剂应用浓度的选择
目的:试验判断甲醇、95%乙醇、丙酮、吐温-20、吐温-60、DMSO和乙酸乙酯7种增溶剂/溶剂在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的适用浓度。&lt;br&gt;  方法:依照《化妆品卫生规范》(...
赵康峰刘景兰董力治洪孔建张少平顾雯张明李毅民张宏伟
关键词:增溶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