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娟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螺旋CT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肌灌注显像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训练
  • 1篇摄影体位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韩娟
  • 2篇颜立群
  • 2篇康建丽
  • 2篇穆晓丹
  • 1篇宋鹏
  • 1篇周宏斌
  • 1篇孙伟力
  • 1篇宋登浩
  • 1篇张鑫
  • 1篇王文燕
  • 1篇乔桂荣
  • 1篇王亚利
  • 1篇王璞
  • 1篇汪国石
  • 1篇倪广晓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47
2020年
目的:研究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及治疗组(49例)。2组均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及其相应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和血生络方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相对数量。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再次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FMA、BBS、MBI评分均出现显著升高;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安全性评价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VEGF、BDNF、SDF-1α、EPCs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和血生络方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外周血VEGF、BDNF、SDF-1α、EPCs表达有关。
倪广晓韩娟王亚利孙伟力周宏斌王璞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痿痹偏瘫瘀血阻络康复训练
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联合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联合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21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70%为严重狭窄组(n=121)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50%的轻度狭窄组(n=90)。所有患者均进行CCO差值、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参数(静息BW和SD、负荷BW和SD)检测,观察分析对应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与冠心病密切关联的指标,与CCO差值进行联合检测。采用ROC曲线分析具有差异的指标来预测冠心病预后的效能。结果:严重狭窄组患者的CCO差值、BW(静息)、SD(静息)、BW(负荷)、SD(负荷)均高于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CO差值、BW(静息)、BW(负荷)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率≥70%的危险因素。单独进行CCO差值的检测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率的灵敏度80.17%,特异度78.89%;CCO差值联合心肌灌注显像BW(静息)及BW(负荷)检测的灵敏度为92.56%,高于单独检测值,特异度为65.56%,低于单独检测值。分析CCO差值、BW(静息)、BW(负荷)在预测冠心病预后的AUC面积为:CCO差值(0.675)、BW(静息)(0.868)、BW(负荷)(0.850),并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出CCO差值、BW(静息)、BW(负荷)最大AUC面积相应参数截止值,其中CCO差值截止值为0.190(敏感度=72.30%,特异性=69.80%);BW(静息)截止值为0.534(敏感度=82.20%,特异性=88.90%);BW(负荷)截止值为0.473(敏感度=83.40%,特异性=86.20%)。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联合心肌灌注显像检测能够提高灵敏度,降低特异度,从而显著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对预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颜立群康建丽穆晓丹韩娟董倩波田哲星
关键词:螺旋CT心肌灌注显像冠心病预后
三种副鼻窦摄影体位的比较
2005年
乔桂荣宋鹏张鑫韩娟宋登浩
关键词:副鼻窦摄影体位鼻中隔
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差值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corrected coronary opacification,CCO)差值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左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99例,以血管狭窄率≥70%为界分为狭窄率<70%组40例和狭窄率≥70%组59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经过CT图像工作站的后处理,测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段前后的CCO值,并计算CCO差值;分析CCO差值与血管狭窄率及心肌梗死溶栓(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危险评分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CCO差值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最佳截断点;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计算CCO差值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狭窄率≥70%组TIMI危险评分高于狭窄率<70%组,CCO差值低于狭窄率<7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124,P<0.001;Z=6.318,P<0.001);CCO差值与血管狭窄率及TIMI危险评分均呈正相关(r=0.807,P<0.001;r=0.84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最佳截断点为0.1947;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以0.1947为CCO差值截断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率≥7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8.0%。结论 CCO差值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望成为筛查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颜立群张景坤汪国石王文燕康建丽穆晓丹韩娟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